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成本分析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实施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西部生态建设和强化西部生态功能专业化服务的必由之路。生态系统服务补偿理论和自然资本理论为我们分析西部生态补偿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西部生态补偿包括国家补偿、区域和流域补偿、自力补偿三个层次。其内部的成本关系包括生态服务利用成本关系、跨区域资源调配成本关系、生态工程实施成本关系、内部补偿成本关系等,基于成本分析基础上的三层次补偿关系协同发展是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政府补偿模式和市场补偿模式本身都存在弊端,而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出现,正是对传统市场的突破和创新,其实质是在政府配额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将生态补偿市场化的过程。实现生态补偿市场化,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市场化的法律制度,离不开对相关法律原则的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法律原则的确立,是建立与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的逻辑起点,因此,结合我国生态补偿模式的基本情况和美国缓解银行制度的成功经验对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应确立的整体性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受益者付费原则等五大法律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明晰生态补偿的价值目标,既是健全我国生态补偿政策体系、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的关键,也是调动各方生态保护积极性、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现实需要。本文首先评述了关于生态补偿价值目标的研究进展,认为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比较欠缺,亟须补充;其次对于国际上生态补偿的价值目标选择,从维护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农民减贫脱贫、推动城乡生态公正以及提高农民生态参与意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反思国内生态补偿价值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与价值目标导向:①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面向多元价值目标构建生态补偿机制;②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④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城乡生态公正;⑤加强生态补偿政策宣传激发公民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是生态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都将生态补偿视为应对生态系统退化的有效政策工具。围绕生态补偿的定义、补偿客体、生态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方式,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市场交易、生态经济、税收补贴和社会制度等多种生态补偿理论框架。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实践中难以避免挤出效应、外溢效应、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不利于协调效率、效益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理论框架,需要研究如何将生态服务纳入经济学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模型,提出简便易行的生态服务价值综合评估方法,统一生态服务价值与经济领域价值计量的基础,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维度研究针对不同生态服务补偿机制的有效尺度。  相似文献   

5.
王学恭  白洁  赵世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2):1093-1095,1077
生态补偿标准是建立有效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例,从禁牧补偿额度、草畜均衡补偿额度、生态补偿的均衡性等方面分析了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空间尺度差异。结果表明,虽然当前草地生态补偿的标准空间差异明显,但并没有反映出不同空间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异。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它只有小部分能进入市场被买卖。生态补偿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管理领域新发展起来的方向和热点,但其实际应用引起了一些环境伦理问题。在介绍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发展历史之后,分析了生态补偿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讨了环境伦理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人类从自然资源和生态补偿中受益的权利,对环境伦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未来提出了一些看法,得出支撑任何生态系统的支付方案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解决环境伦理问题,有助于传统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兼容。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是最近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它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在参考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定义以及发展历程,同时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通过上述的讨论和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研究的投入,尤其要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促进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在生态补偿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境。本研究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三元价值理论,通过能值方法剥离纯自然贡献带来的服务价值、自然贡献和人类投入共同作用形成的服务价值及基于人类偏好的存在价值这三类价值,通过自然贡献可以确定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线,而人工投入(基于人类投入绩效的支付)和存在价值(基于偏好的支付)可对基线进行二级修正,进一步提出了利用三元价值理论系统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区—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受偿主体"问题的生态补偿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应该遵守客观性和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兼顾生态服务价值和机会成本,对草地、森林、流域等不同领域进行差异化设计。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将甘南最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生态服务价值和机会成本的角度测算了甘南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标准,并对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将国内外区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模型相结合,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2016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9-2016年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从科学评估生态服务价值、完善生态补偿标准方法的制定、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将绿色GDP纳入生态涵养区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探讨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更加直观地揭示了生态涵养区生态服务的重要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为建立更加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秦皇岛市开发区受开发活动的影响,植被面积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水土流失增加。基于秦皇岛开发区生态保护现状,从敏感生态系统建设、城区绿化、城市综合生态功能廊道、生态补偿、水土保持等方面,加强开发区生态保护,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自然生态保护其他方面,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流域污染问题,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上游投入、下游得利”不合理现象,不断加剧水资源质量的衰减和水体环境的恶化。本文以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平衡及生态服务功能,调整流域相关利益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为依据,根据流域面临的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特点,以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为例,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机会成本理论为基础的生态补偿标准估算模型,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进行分配,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各有侧重、因地制宜的生态补偿标准,在试点和实践中调整完善,为国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提供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省大通县2015年Landsat-8TM遥感影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野外勘查数据为基本数据源,探讨大通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表现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大通县不同空间尺度上生态补偿的时空配置。结果表明:大通县生态功能总价值约为133.32亿元,其中水域生态系统的贡献率达到65.56%,其次为林地,占14.81%。大通县生态补偿的最终价值为111.77亿元。初步完成了大通县"生态立县"的目标,推动了县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在简要说明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石羊河流域实践与存在的问题,选取生态服务价值、机会成本和支付意愿三种补偿标准进行比较,确定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以WTP为参照确定补偿标准,实施补偿的投入最少,但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考虑较少;以ESV为参照确定补偿标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但对居民切身利益考虑较少,生态补偿的效益有待分析;机会成本则将生态补偿实践与家庭或个人的生产实践联系到一起,居民可接受弥补其因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实际损失,生态补偿实践效率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5.
娱乐文化功能是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研究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娱乐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对我国生态系统脆弱但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的内涵与构成,利用国内外有关娱乐文化价值评估的数据资料,总结得出了娱乐文化价值量的重要性,并说明了其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生态脆弱但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指调整生态补偿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组成的规则系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按照其运行机制的差异,可以分为生态补偿经济平衡制度、生态补偿市场平衡制度和生态补偿区域平衡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战略与重大任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保护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行动,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但生态系统本底脆弱、保护修复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与实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尚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要。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主要进展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核心,探索构建生态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监管制度设计、示范样板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因此农业生态补偿占据着我国生态补偿的最大比重,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生态补偿制度。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现在存在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经济手段运用不充分且补偿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科学的补偿标准和管理体制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完善农业状态补偿制度的法律依据、充分发挥农业生态补偿中的经济手段并使其生态补偿形式多样化、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和管理规范化等方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生态补偿政策是实现“三个转变”和制度创新的需要。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是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破坏者付费,保护者受益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公平性原则”、“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原则”和“分步推进”是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事实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偿、流域内部补偿、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市场方式补偿、异地开发补偿和国家间补偿。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存在观念障碍、法律障碍、技术障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不仅延续了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方针,还大大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生态补偿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路径,然而我国关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尤其是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立法理念、法律供给、治理模式等方面尚存在很大不足。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应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宪法》《环境保护法》为统领,以海洋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为主干,以多项服务制度为保障的综合性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