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城市湿地的景观特点及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广州城市湿地景观特点,对广州市5个不同类型湿地周边的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进行了一年的测定,分析了城市湿地周边的小气候效应.广州市湿地总面积为74 373 hm2,占国土面积的10%,其中老城区的湿地面积为18 400hm2,占老城区国土面积的15.8%.广州市老城区湿地斑块平均密度(以每10 000 hm2面积内拥有的湿地斑块数计)为2.8块,平均距离为3 270 m.气温随着与湿地距离的增大逐渐升高,200 m观测点的年平均气温比水边高0.8℃.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相反,随着与湿地距离的增大而降低,200 m观测点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比水边低2.4%.湿地周围的平均风速(在100 m范围内)随与湿地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市郊湿地与市区内最高温的湿地比,年平均气温低2.7℃,夏季平均气温低1.1 ℃,冬季平均气温低4.1℃.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夏季13:00达到最高,冬季15:00达到最高.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和气温的日变化相反,早晨最高,13:00-15:00最低.市郊湿地的日平均相对湿度较市区内湿地高,夏季最大差值达7.5%;冬季最大差值达17.4%.风速的日变化冬季基本呈单峰型,1 d中以11:00的风速较大.夏季13:00风速有所下降,1 d中以15:00-17:00的风速较大.市郊湿地的日平均风速较市区内湿地夏季高30%,冬季高60%.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3年3月西安市雁塔区高层建筑的昼夜观测资料,分析近地层大气ρ(NOx)的垂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ρ(NOx)日均值为0.100~0.120 mg·m-3,逐日波动不大;其值随高度上升而增大,但不同时段存在差异,在53~65 m高处达到最大值;≤29 m高处在14:00—16:00达到最大值,22:00—00:00降至最低;35~65 m高处白天持续升高,20:00达到最大值,22:00降至最低值后缓慢升高;71~83 m高处则在22:00—00:00降至最低后又很快升高。认为ρ(NOx)变化受人为源排放、大气稳定度、天气形势、城市冠层及其他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与气压、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PM_(2.5)的大量存在已对人类生活和大气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机动车作为城市PM_(2.5)的主要污染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研究机动车对道路两旁PM_(2.5)数浓度时空分布和影响情况。选取北京市西三环主干道旁校园、居民区、公园3类典型区域,分别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进行PM_(2.5)浓度连续监测,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交通主干道两旁车流量、车速与PM_(2.5)浓度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空间上,PM_(2.5)浓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均呈现一定规律性。水平方向上,PM_(2.5)浓度变化整体的下降趋势明显。距离道路0~200 m之间平均下降幅度为5%,但0~50 m出现反常增大的现象,增大幅度高达8%,随着水平距离的继续增加,均匀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6.5%。垂直方向上,由于大气垂直结构复杂,不同垂直距离的PM_(2.5)浓度随高度递增变化不显著,呈波动趋势,其中1~10 m下降幅度为10%~11%,10~20 m的增大幅度为7%~11%,20~35 m的下降幅度不明显,PM_(2.5)浓度趋于稳定。时间上,PM_(2.5)浓度在7:00—9:00时间段受机动车流量影响大幅度上升,午间11:00-13:00 PM_(2.5)浓度变化不明显,13:00-15:00逐渐下降至白天的谷值点,19:00后受交通环境和逆温等大气条件两方面因素影响,PM_(2.5)又开始大幅度上升,达到峰值,约为白天最低浓度的2倍。数据显示,车流量与PM_(2.5)浓度在150 m处的相关性最好,0 m处相关性最弱;车流量变化与垂直高度上的PM_(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在10 m高处相关性最好,0 m处相关性最差。通过本文实验结果可知,水平方向50 m处的PM_(2.5)浓度值最高,垂直方向10 m处的PM_(2.5)浓度值最低,并且车流量的大小是影响道路两旁PM_(2.5)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相关关系更为明显,而车速的快慢与道路两旁PM_(2.5)浓度高低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不同绿化带宽度及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消减大气中PM2.5浓度的作用,选择北京市四环主干道旁3种典型植物群落配置类型作为试验监测点,对0 m、6 m、16 m、26 m、36 m不同绿带宽度下PM2.5浓度分布与变化进行监测,并对其消减能力进行计算,分析PM2.5浓度变化与道路车流量、绿化带宽度及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PM2.5浓度的日变化与车流量的日变化特征一致,道路绿地空气中PM2.5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单谷型特征,即早晚高、白天低,PM2.5浓度在8:00~10:00的交通早高峰期间增加,而后开始下降,到12:00~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之后呈持续上升状态,直至晚高峰19:00浓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2)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不同,群落内郁闭度高的多复层结构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优于郁闭度低的单层配置绿地模式;(3)分别对3类空气质量条件下,道路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进行评价。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M2.5100μg·m-3)环境下,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明显,26 m及36 m的绿带处消减作用最强,最高可达12.22%;中度污染(101μg·m-3PM2.5200μg·m-3)的环境下,只有群落配置以乔木林为主且郁闭度较高的蓝靛厂桥南绿地对PM2.5具有消减作用;重度污染(PM2.5201μg·m-3)天气条件下3种绿地对PM2.5的消减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不同绿化带宽度及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消减大气中PM2.5浓度的作用,选择北京市四环主干道旁3种典型植物群落配置类型作为试验监测点,对0 m、6 m、16 m、26 m、36 m不同绿带宽度下PM2.5浓度分布与变化进行监测,并对其消减能力进行计算,分析PM2.5浓度变化与道路车流量、绿化带宽度及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PM2.5浓度的日变化与车流量的日变化特征一致,道路绿地空气中PM2.5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单谷型特征,即早晚高、白天低,PM2.5浓度在8:00-10:00的交通早高峰期间增加,而后开始下降,到12:00-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之后呈持续上升状态,直至晚高峰19:00浓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2)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不同,群落内郁闭度高的多复层结构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优于郁闭度低的单层配置绿地模式;(3)分别对3类空气质量条件下,道路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进行评价。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M2.5〈100μg·m-3)环境下,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明显,26 m及36 m的绿带处消减作用最强,最高可达12.22%;中度污染(101μg·m-3201μg·m-3)天气条件下3种绿地对PM2.5的消减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湿地冷湿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湿地周围不同距离农田的近地面气温、湿度、地温以及典型湿地地温的测定表明 ,湿地冷湿效应与湿地植被及其积水深度有关。在所选择的 3种湿地植被中 ,漂筏苔草积水最深 ,冷湿效应最大 ,其次为毛果苔草 ,小叶章最小。不同距离农田的近地面气温和湿度变化不同 ,随距离增加 ,温度增大 ,湿度减小。这种变化主要是由湿地的局部冷湿作用造成的。农田地温平均值高出小叶章湿地 4℃之多 ,高出漂筏苔草湿地近 5℃ ,表明湿地的制冷作用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夏季臭氧质量浓度偏高的问题,通过对主要气象要素与臭氧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要素对该区域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关系,明确各气象要素对臭氧的影响范围,为该地区夏季臭氧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于2018年7月27日00:00—8月26日23:00开展了臭氧与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紫外辐射)监测工作,共30 d。根据监测结果,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在盛夏期间(7—8月)臭氧浓度总体偏高,平均质量浓度为103.8μg·m~(-3),最大质量浓度达306μg·m~(-3),期间有16 d出现了臭氧小时浓度值超标现象;空港新城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7:00左右,最小值出现在06:00左右。研究发现空港新城臭氧质量浓度与气温和紫外辐射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8 3、r=0.582 8,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r=-0.784 5)。空港新城臭氧质量浓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其相关系数r为0.151 3,这主要与该区域风速较低且变化幅度不大有关。一些气象要素如高温度、强紫外辐射和低相对湿度等有助于该区域臭氧浓度的升高,当环境温度≥32℃、紫外辐射≥40 W·m~(-2)、相对湿度≤60%时,都有利于对流层空气中臭氧的生成,更容易造成O_3浓度超标。  相似文献   

8.
天津城市热岛及其对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热岛直接影响城市风场结构和污染物扩散路径,以能量平衡模式得到的地面温度作为下边界条件、中尺度气象模式MM5作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建立了天津市500 m的细网格城市边界层模式并用其研究天津市秋季热岛及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城市热岛现象,地面温度日变化规律及近地层的温度廓线与实际观测值较一致,能够反映夜间出现的逆温.模式成功地再现了城市温度场和流场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17:00时热岛强度在地面最强,到300m存在个别的弱热岛中心,500m高度城郊不存在温度差异;地面高温中心有一个弱的辐合中心,直接影响污染物在城区的扩散,模拟的污染物浓度在地面较低,150~300 m高度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天津地区局地气候的形成、污染物的扩散及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分布及典型重污染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分布状况,将1月17~19日作为典型污染日,分析其污染状况及对应的气象条件,得出该地区典型重污染的气象条件是:风速小,日均风速小于2m/s,且都是局地风的影响;逆温严重,贴地逆温持续的时间长,大约持续到中午11时左右,逆温层的厚度大,5个城市逆温层的平均厚度大约在550~600 m,逆温层的强度大,5个城市的强度大约在0.9℃/hm~2.6℃/hm之间变化;从天气形势上来看,该地区冬季典型污染日主要受长白山小高压及东北地形槽的影响,大气状态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裕西公园绿地春季增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碳氧平衡、吸污滞尘、杀菌、净化土壤和水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2015年和2016年两个年度的2月下旬至4月下旬,选择晴朗无风(或风速小于0.2 m/s)的白天,对石家庄裕西公园乔草林(宽4-9 m)、灌丛(宽4-7 m)、草坪(宽约25 m)、水泥路面(宽15 m)等不同下垫面上距地面1.8 m高度内的大气湿度进行系统监测,并选择面积为190 m×120 m的无植被、无水体等环境因素干扰的裸地进行比测,分析公园各类绿地春季白天增湿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2月下旬白天各监测时段中,绿地增湿效应在早8:00时左右最弱,10:00时最强;3月下旬至4月下旬,则随植物蒸腾作用增强而增强,最强时段是12:00-16:00时前后.(2)春季绿地的增湿效应表现为近地面处较强,而0.2-1.8 m高度较弱,植物新叶生长后,这种垂向分层性愈加明显,以草坪为最,其次是乔草林,再次是灌丛.(3)各阶段大气湿度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绿地的相对湿度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春季园林植物对大气湿度有较强的调节作用.(4)人工湖水域的增湿效应在植物发芽前较为显著,但随着植物新叶快速生长和日益繁茂,逐渐弱于绿地植被,影响力也相对减弱.总之,春季绿地增湿效应虽弱于夏秋两季,但各类绿地从植物发芽前到枝叶萌发和枝繁叶茂的生长过程中,各阶段增湿效应的变化较夏秋两季复杂,结果可为春、夏、秋三季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理论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对南京市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热环境产生了影响,如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文章基于南京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南京市统计年鉴以及landsat TM 影像数据,选取人口密度、废气排放量、运营车辆、用电量、绿地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6 项指标构建城市化因子群,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南京气温变化的因子群进行贡献度分析.首先,基于以往研究及南京市统计年鉴选取人口密度、废气排放量、运营车辆、用电量、绿地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6 项指标构建城市化因子群;其次,基于landsat TM 影像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建成区面积;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计算出人口密度、废气排放量、运营车辆、用电量、绿地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6 项城市化因子分别对年均温、年最高温、年最低温、季均温、月均温以及不同时期温度均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1983-2011 年期间,南京市气温呈明显递增趋势,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增温更为明显,1999-2007 年年均温增长了1.50 ℃.(2)发现对于同-参考数列(年均温、月均温等)而言,其影响因子关联度整体排序是一致的:人口密度〉建成区面积〉废气排放量〉运营车辆〉用电量〉绿地覆盖面积.(3)同一城市化因子对年均温变化、年最高温变化、年最低温变化的影响是不相同的.例如,人口密度对1983-2011 年年均温变化影响最大,关联度达到了0.95;用电量、废气排放量和运营车辆对1983-2011 年年最低温变化影响最大,其关联度分别为0.68、0.74、0.73.(4)同一城市化因子对不同月份气温变化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如人口密度与2 月月均温之间的关联度最小,关联度为0.78;与3 月月均温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关联度为0.93.(5)不同城市化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区域气温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用温度敏感型菌株发酵生产L-谷氨酸不存在生物素亚适量问题,因此该方法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通常采用对出发菌株进行传统诱变的方法获得温度敏感型菌株.以谷氨酸棒杆菌CICC 10226为出发菌株,先克隆其ItsA基因,然后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构建了突变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WT ΔL,该菌株同时具有温度敏感性和溶菌酶敏感性.经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于38℃培养的突变株细胞与在30℃培养的同一种细胞相比,细胞明显增大,而出发菌株无该现象.发酵试验表明,在生物素过量的情况下,在发酵进入细胞产酸期后通过将发酵温度从原来的30℃提高到38℃,温度敏感突变株的产酸量增加近5倍.如果在发酵培养基巾添加适量的琥珀酸和乙酸,该菌株与不添加的在30℃培养的对照相比,产酸量增加近6.5倍.对于野生型出发菌株而言,在生物素过量的情况下,无论是否采用变温发酵方法都几乎不产酸.说明温度敏感突变株即使在生物素过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变温发酵诱导其合成并分泌产生L-谷氨酸.图10表1参13  相似文献   

13.
土壤温度上升与森林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温度上升可能会引起土壤产生过量的HNO3,而过量的HNO3在酸性土壤中将导致Al(3+)浓度的升高和盐基阳离子的流失,使养分失调,细根坏死。土壤温度上升还可能会改变土壤有机质动力学、土壤水文学和土壤物理学,从而改变森林生境特征,影响森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茶树枝生物炭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揭示不同温度和时间炭化的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以茶树枝为原材料,研究炭化温度(300、450和600℃)和时间(1和3h)对茶树枝生物炭特性及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枝生物炭呈多孔、高比表面积结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茶树枝的组织结构.茶树枝生物炭产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灰分含量、pH值、有机碳、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含量和C/N比升高,而全氮含量则呈降低趋势.生物炭pH值与灰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灰分含量是茶树枝生物炭碱性的主要贡献因素.炭化条件对茶树枝生物炭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炭化温度的影响作用大于炭化时间.此外,探讨了茶树枝生物炭在茶园的应用前景,为茶树枝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表温度也发生极其显著的变化。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8年的4期Landsat卫星影像和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数据,采用地表温度反演、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聚类分析以及计算贡献度指数等方法,定量研究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中地表温度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土地利用/覆盖对热环境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1990—2018年间,研究区相对地表温度等级在<0、0—2、>8等级上面积增加,2—4、4—6、6—8等级上面积减少。面积增长最大的是<0的相对地表温度等级,面积减少最多的是6—8等级,从空间分布上看,温度区分布有从中间向外围递增的现象。(2)1990—2018年间,研究区内相对地表温度等级在0—2、2—4、4—6区域的重心均表现为先向东南,再向西,再向东北转移的趋势,相对地表温度等级>8区域的重心先向西南,再向东北转移,相对地表温度等级<0的区域温度重心一直北移,空间上呈现等级越高越靠东的现象,相对地表温度等级<0分布在中间,相对地表温度等级>8区域的重心转移距离最长,相对地表温度等级在0—2区域的重心转移距离最短。(3)研究区内的LST在空间上呈现出很强的集聚效应,从整体上均表现为等级越高集聚性越强的现象;1990—2018年间,区域热岛的集聚程度在不断降低,空间尺度临界值逐年下降。(4)1990—2018年间,研究区建设用地与水域面积增加,其余类型均在减少,面积增长最大的为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最大的耕地面积。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贡献度指数从大到小表现为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水域、耕地,其中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为正贡献,林地、水域、耕地为负贡献。贡献度值指数大小与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择北京市海淀公园8种不同铺装材质的下垫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温湿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每天8:00—18:00,每2h一次分别对8种铺装材质下垫面的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同步测定,连续测定7d。结果表明:不同铺装材质白昼期间,草坪的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透水砖、混凝土、拉道大理石及有机材料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居中;沥...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定位系统观测资料,阐述了南亚热带山地常绿森林区、丘陵旱作区和平原水稻区多种土壤的温度变化与气温的关系。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低山常绿森林区温度的三维空间差异比丘陵区、平原区大,丘陵区又比平原区大;南亚热带林区的气温、地表温、30cm土温比中亚热带的高,比热带的低:南亚热带林区的谷地气温高于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谷地地表温低于针叶林而高于混交林和阔叶林,谷地20m土温低于针叶林、混交林而高于阔叶林;在气温一致的丘陵区栽植植物不同,其地表温、土温略有差异;在平原水稻土区,年气温、地表温、20cm土温差异不大,但30cm以下土温渐显差异;不同地貌单元的气温、地表温和土温的年际差异、年平均温度、各月及0~12~24时的温度动态变化各具特征。根据气温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拟把气温>22℃的4~10月称热季、气温<22℃的1~3月及11~12月称作凉季。可因地制宜,根据气温和土温的变化特征与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关系,采取措施调节温度,以利于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8.
降水与气温之间的不同关系类型对植被、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有着不同的影响,全面揭示大范围多气候类型区关系类型及其时空变异性和影响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以范围较广、涵盖气候类型较多的中国北方地区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及其周边的357个高密度气象站点1951—2016年年降水量、气温数据,采用中心聚类等方法,定性、定量揭示了中国北方地区降水与气温间关系类型及其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总体上,降水与平均最高气温(-0.568—0.082)的相关性强于平均最低气温(-0.018—0.413)和平均气温(-0.39—0.261),二者关系主要有趋势同向型和趋势反向型两大类以及暖干冷湿交替型、暖湿冷干交替型、暖干型、暖湿型、冷干型和冷湿型六小类;趋势同向型关系以暖湿型为主,自1980s开始在研究区较大范围内出现,持续时间集中在21—40 a之间;趋势反向型关系以暖干冷湿交替型为主,出现时间多为1950s初期,持续时间为13—66 a不等。降水与平均最低气温在1950s—1970s以暖干型关系为主,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则大多呈暖干冷湿交替型关系;在1980s—1990s,降水与三类气温的关系陆续向暖湿转型,其中降水与平均气温关系发生转化的时间早于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北部比南部早;进入21世纪以后,降水与三类气温在研究区北部多呈暖干冷湿交替型关系,南部则以暖湿型关系为主。该研究丰富了降水与气温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问题应对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杭州气候条件下城市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杭州气候条件下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的实际测试,分析沥青路面温度变化的形成机理,对比了普通沥青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混凝土对路面温度的变化。实际测到透水沥青路面夏季极端高温为62.5℃,普通沥青路面极端高温为67.9℃。研究表明,相同气候条件下,透水沥青路面的热传导能力强于普通沥青混凝土;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环境友好型路面形式。  相似文献   

20.
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合成聚酯PTT的单体.由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PD具有操作简单,不易产生有毒副产物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分别获得了来源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甘油脱水酶编码基因dhaB和来源于大肠杆菌的1,3-PD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编码基因yqhD,利用温控表达载体pBV220串联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yqhD-dhaB,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得到产1,3-丙二醇温控重组大肠杆菌JM109(pBV220-yqhD-dhaB).该重组菌在LB培养基中,30℃好氧培养12 h至对数生长中期,再经42℃好氧诱导发酵4 h,测得胞内甘油脱水酶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酶活力分别达到260 U/mg蛋白和140U/mg蛋白;在含甘油40 g/L的发酵培养基中,30℃好氧培养12 h至对数生长中期,再经42℃好氧诱导发酵4 h,测得发酵液中1,3-PD含量为8.5 g/L.这将为进一步构建基因工程菌生产1,3-PD打下坚实的基础.图6表1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