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厚度颗粒床的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过滤床厚度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穿透率成指数规律减小,而过滤床单个颗粒的收集效率与介质厚度无关。过滤介质粒径越小,穿透率越低。  相似文献   

2.
垃圾焚烧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焚烧烟气系统中无有效去除PM2.5的控制单元.在实验室探究了几种过滤介质对木屑、猪五花肉、污泥这3种有机质固体废物燃烧产生的PM2.5的去除效果.这几种过滤介质包括:涤纶针刺毡、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滤料、偏聚氟乙烯(PVDF)微滤膜、石墨烯及其组合.PTFE覆膜滤料+PVDF微滤膜的组合对木屑燃烧产生的PM2.5的过滤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7.45%.双层PVDF微滤膜对猪五花肉和污泥燃烧产生的PM2.5过滤效果都最好,分别为99.39%和98.03%.根据实验结果和SEM-EDS分析,PVDF微滤膜对碳组成的颗粒有较高的选择性截留效果.叠加使用过滤介质可以提高对PM2.5的过滤效率,但双层过滤可能会增加阻力,不利于对大量废气进行除尘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数值模拟研究褶型纤维过滤介质过滤性能时,为了克服层状结构纤维层与层之间不连贯及孔状结构纤维规整分布的不足,本文基于Voronoi-Random算法建立了褶型纤维过滤介质模型,并通过加密或减少纤维数量改变其固体体积分数(SVF).采用“Caught on first touch”和“Hamker”两种碰撞模型对褶型纤维过滤介质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力损失和过滤效率数值计算值与经验关联式计算值吻合较好,误差在15%之内;将采用两种碰撞模型得到的过滤效率与经验关联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得出采用“Hamker”碰撞模型得到的过滤效率符合实际;在过滤介质上的沉积颗粒并不完全是纤维捕集,大多数颗粒是由形成的树枝状结构捕集;压降和单位面积沉积量随过滤时间的增长呈现指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固定床颗粒层过滤实验装置,利用量纲分析建立了颗粒层过滤效率及压力损失的无量纲数群的关系表达式,并采用四水平正交表安排多因素实验,以石英砂为过滤介质,在常温下进行粉尘过滤效率和压力损失实验测试.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过滤效率和压力损失与表观过滤速度、过滤层厚度、过滤颗粒平均粒径、粉尘浓度和过滤时间的回归关系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层过滤器过滤性能对粉尘粒径具有明显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传统的空气过滤技术,使用的过滤介质是体现其过滤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本文选用无纺布和新型滤料膨化聚四氟乙烯膜(ePTFE)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滑石粉和碳酸钙作为粉尘进行实验。通过对两种过滤介质在近似操作条件下过滤效率的比较,探讨了覆膜滤料过滤技术在空气过滤领域的高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以东江流域某典型印染企业尾水为研究对象,将混凝剂与少量的纳米铁进行复合投加,再结合多介质过滤器对印染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剂HPAC-9对极性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对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很理想.通过将纳米铁与HPAC-9复合投加并结合多介质过滤工艺,对印染企业尾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  相似文献   

7.
土壤过滤净化氮氧化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考察了土壤类型、进口浓度、温度和过滤气速对净化氮氧化物废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过滤能够有效削减NOx 污染 ,对NO2 的净化效率可达 90 %以上 :肥沃土壤的净化效率明显高于贫瘠土壤 ,适宜作为过滤介质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净化效率基本随着进口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当进口浓度高于 2mg m3时 ,净化效率基本稳定在95 %左右 ;温度的升高对提高去除率是有利的 ,而且对延长土壤滤池有效使用时间有很大帮助 ;在实验范围内气速的提高对NO2 去除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选取实验室常用的过滤介质,通过空白试验、标准样品试验,对过滤材质进行测试,确定经550℃烘干的玻璃纤维滤膜作为红外测油仪测定石油类过滤介质,将其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并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证明,用550℃烘干的玻璃纤维滤膜替代玻璃砂芯滤器,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异.检出限低于国家标准要求,该方法简便易行,耗材便宜,减少了四氯化碳使用量,简化了无水硫酸钠脱水的操作步骤,可用于环境监测中石油类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9.
纤维束滤床直接过滤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单位床单元概念和圆柱池多孔介质模型,推导得到上向流纤维束滤床初始过滤系数表达式,其中收集效率由操作参数构成的无量纲数群关联得到,并据此探讨了悬浮颗粒的去除机理.假设过滤系数是滤床比表面积和空隙流速的函数,推得过滤系数的半经验公式,进而得到了过滤动力学模型.模型中的参数被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意义,且能反映操作条件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在不同尺寸悬浮颗粒和不同表观滤速下进行了过滤实验.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二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颗粒层的过滤机理和影响移动床颗粒层除尘器除尘效率因素的基础上,用多因子正交法在实验室上初步研究了过滤气速,颗粒的尺寸和种类,颗粒层厚度和颗粒层中的尘含量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实验证明,适宜的过滤气速为0.2m/s,床内颗粒直径取1-2mm较好,床层厚度应等于或略大于150mm。  相似文献   

11.
植被过滤带作为一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在截留泥沙侵蚀、保护河道水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该文主要综述分析了国外中试实验(小区实验)研究过滤带截留农业径流污染物(沉积物、N、P营养物、农药等)的效能与机制及其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污染物在过滤带中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探讨分析了小区实验与实际田间过滤带的差异;概述了国内过滤带的研究情况。结合目前过滤带的研究不足点以及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红光 《环境》1994,(5):18-19
过滤是水处理过程中最重要手段之一。过滤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体杂质,特别是能有效地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等,对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过滤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工程工艺组合中,如在污水深度处理中,二级处理出水可经混凝沉淀后过滤。过滤分为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前者如板框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等。金属粉末、陶瓷、塑料等材料做成的多孔介质、砂层过滤器等深层过滤器完成澄清  相似文献   

13.
絮凝剂对含油污泥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絮凝剂对含油污泥的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污泥絮凝过滤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污泥的最佳絮凝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4.
絮凝剂对污泥絮凝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主要考察了絮凝剂对含油污泥的过滤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污泥絮凝过滤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污泥的最佳絮凝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建材、冶金、电力等行业所排放出来的各类废气不仅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并且温度较高(300℃以上),同时对周边造成污染,是造成目前雾霾多发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国内300℃以上的高温介质过滤式除尘器的工业应用基本还是空白。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为开发研制耐高温滤料的首选材料,但陶瓷过滤材料或是由于材料的抗堵塞性能差,或是由于机械强度低等因素,限制了陶瓷过滤材料在高温烟气净化领域的应用。而陶瓷纤维过滤材料具有高孔隙率、耐腐蚀强、耐高温、机械强度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微污染饮用水生物过滤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探讨了过滤介质、空床接触时间、水温和反冲洗方式对生物过滤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活性炭、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对高锰酸盐指数、UV2 5 4的去除效果比无烟煤、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滤池和单层石英砂滤料滤池好 ;在一定的范围内 ,随着接触时间或水温的增加 ,各滤柱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增加 ;加氯水反冲洗方式对生物滤池去除高锰酸盐指数、UV2 5 4的影响比未加氯水反冲洗方式大  相似文献   

17.
填料层湿分是生物法处理废气性能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填料层湿分迁移的研究将为废气生物过滤系统工业放大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参考多孔介质体积平均模型和三参数模型,以流体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废气生物过滤填料层湿分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点湿度值吻合较好.气流特性与填料层湿分迁移的数值模拟显示,随着进气气速增大、相对湿度减小、进气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填料层的含湿量下降,且它们对湿分迁移的相对影响程度依次为:气速>温度>进气浓度>相对湿度.填料层湿分迁移速率与气速呈对数关系,与温度、进气浓度呈指数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乘幂关系.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捕集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对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体的微粒捕集特性及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过滤体的微粒捕集效率及排气阻力的几种主要因素,如过滤体结构、柴油机转速、负荷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UFPs(超细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较大且难以脱除,但活性炭颗粒床利用多孔结构可以提高其过滤效率. 为探究试验条件对UFPs过滤效率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孔隙结构和UFPs过滤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实验室发生UFPs为研究对象,活性炭为过滤介质,对活性炭颗粒粒径、滤层厚度以及表观风速等条件对过滤UFPs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比过滤前后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分析活性炭多孔性与UFPs的关系. 结果表明:当活性炭颗粒平均粒径由2.50 mm减至0.45 mm、滤层厚度由20 mm增至100 mm、表观过滤风速由4.25 cm/s降至0.84 cm/s时,总过滤效率分别由41.87%、49.39%、68.24%升至86.27%、89.29%、83.04%;但从活性炭的单颗粒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角度来看,在活性炭颗粒粒径大、滤层厚度小、表观过滤风速低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单个活性炭颗粒的过滤作用的发挥;当UFPs粒径小于14.3 nm时,UFPs发生“热反弹”效应,并且主要过滤机理是扩散效应,但随着UFPs粒径增大,拦截和惯性碰撞对过滤效率的作用增强;活性炭500 nm以下的孔隙结构对脱除UFPs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选择含有更多500 nm以下孔隙的多孔材料更有利于过滤UFPs.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的空气污染状况 ,着重介绍了PURAFIL大气腐蚀监测和气相过滤技术 ,并对其吸附介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