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柳生 《安全》2007,28(9):21-23
本文通过对电梯的总体结构分析,结合电梯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提出电梯的总体构造组成应增加一个系统即电梯的建筑系统.在此意义上,作为电梯的监督安全验收检验必须将该系统纳入其中,并建议进行该系统的检验应在电梯进场安装前提前介入.  相似文献   

2.
庞文铸 《安防科技》2008,(12):72-73,41
电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因此电梯的运行质量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梯困人、故障停梯、电梯运行不正常等问题是高层楼宇中人们抱怨较多的话题,抱怨、投诉甚至要求仲裁的事件逐年增多.本文对电梯的应急救缓做了初步的探讨,包括日常管理中对电梯应急救缓的基本要求提供了参考做法、电梯应急救缓的方式以及电梯的应急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梯事业有了迅猛发展,而电梯安全管理滞后于形势,“三高”(故障率高、事故率高、投诉率高)现象长期存在,且有增无减。究其根源,就是中国电梯事业患了“电梯综合症”,必须在电梯的制造、安装、维护、使用、监察这五个环节上都下一番功夫进行整治,以防治“电梯综合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电梯制动器的相关事故产生原因,介绍了几种电梯制动器风险。结合电梯检验规程,阐述在电梯使用、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维保人员和检验人员如何辨识电梯制动器风险。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旧房加装电梯项目的推进,我国城镇电梯保有量逐年攀升,电梯数量与专业工作人员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国内电梯"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提高了电梯故障爆发率。近几年,相关媒体对电梯事故时有报道,引起了全社会对电梯安全运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2011年的9月份东莞市某写字楼的一部奥的斯电梯发生楼坠落事故,造成20人受伤。现场查明,由于电梯超载保护失效,致使电梯超速运行,继而引起电梯限速器电气开关作用,制动器动作,使电梯在7楼短暂减速,但由于严重超载,制动器未能刹停,造成轿厢蹲底,同时对重架冲顶,对重块固定螺栓脱落,其中一块对重块跌到轿厢顶,落人轿厢内砸伤人员。调查发现该电梯轿厢经过装潢以后,电梯平衡系数达不到相关要、求。该事故发生后,我市对2000多台电梯进行了普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梯事业有了迅猛发展, 而电梯安全管理滞后于形势,“三高”( 故障率高、事故率高、投诉率高) 现象长期存在,且有增无减。究其根源,就是中国电梯事业患了“电梯综合症”,必须在电梯的制造、安装、维护、使用、监察这五个环节上都下一番功夫进行整治,以防治“电梯综合症”。  相似文献   

7.
无机房电梯是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电梯行业技术的迅速进步下问世的,它是电梯技术发展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多方面变革。这是因为目前无机房电梯采用的一些技术,将会推广应用到其他电梯产品上,进而带动整个电梯行业的技术进步。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动态和我们自己的开发体会,对无机房电梯的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建筑物高度的攀升,我市电梯的数量正以每年1000余台的速度高速增长,全市在用电梯累计将近5000台。而且呈现型号多、品种杂、“国籍”广的局面。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电梯安全的检测检验?这个问题就自然地摆在我们这些“电梯人”的面前。笔者经过长时间摸索,多次尝试,逐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就相关问题谈一点看法,不妥之处,恳请纠正。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是上海电梯技术培训中心所属的专职从事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部门。上海电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梯交通配置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电梯交通配置流程,比较了使用仿真法与计算法进行电梯系统配置的差异。描述了电梯选型配置系统——LIFTVersion1.0主要模块的结构和功能,经实际项目的应用,系统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电梯责任保险可以发挥电梯事故赔偿和电梯安全风险预防的作用,本文探究了博弈论在电梯责任保险推广中的作用。在确定博弈主体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保险公司为承保方,电梯使用单位为投保方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博弈均衡分析,发现政府补贴是电梯责任保险顺利推广的必要条件。最终,针对电梯责任保险推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客货两用电梯是工矿企业普遍使用的运载工具,既方便又实用。但是,由于设计的原因,电梯不在的楼层,也可以打开梯门,近几年来,人员坠落到电梯井下的伤亡事故屡屡发生。几年前,人民美术印剧厂一位副厂长就因此摔伤致残;1988年10月,统计局印刷厂一名青工坠井身亡;我厂也先后有两人不慎摔到井下。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我们研制出一种跑梯门安全装置。经过实用,证明了它的可靠性,杜绝了伤亡事故的发生。 这种装置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见图1、2)。当电梯不在本层时,行程开关处于闭合佣态 电磁铁通电吸合,B制电磁钩钩住本层电梯外门,使门不能打…  相似文献   

13.
陈铭强 《安全》1995,16(3):12-13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电梯的使用日益广泛。本文就笔者从电梯的检测中发现的不少电梯的接地保护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问题,对电梯的各种接地保护方式做些粗浅的分析。 1.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共用,通称三相四线接零保护系统(图1),即TN-C系统。该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因为零线阻抗很小  相似文献   

14.
电梯伤害事故成因及防范徐忠权电梯在厂矿企业、饭店、宾馆、办公楼、居民楼等场所广泛运用,若忽视安全管理,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经对收集的23例电梯伤害事故统计、分析,共死亡28人,重伤4人。其中,发生在工厂16起,饭店、宾馆4起,办公楼、居民楼3起。事...  相似文献   

15.
王亮 《劳动保护》1993,(10):18-20
电梯属国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也是现代化城市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与汽车一样,是城市的动脉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3年来,无论是林立的高层楼宇还是成片的工业厂房;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工作生活,处处显示出电梯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市电梯占有率明显高于许多内地城市,电梯的年递增平均近600台,总量已达近 6000台.人均使用电梯数量位于全国城市之首。我市在第一个建设高潮安装的电梯运行已近10年,各类问题逐渐暴露,电梯安全管理的形势不乐观,伤亡事故较多。近四年…  相似文献   

16.
徐敏 《安全》2014,35(2):34-35
正在进入了高层小高层时代的今天,电梯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且对于等待的耐心不断降低,从而增加了对电梯的需求。不仅高层,现在低层建筑也开始加装电梯。高层1梯多户向1梯1户、2户等发展。从房地产竣工情况看,2000年电梯配置密度为1.48台/万平方米,到2012年增加到4.49台/万平方米,年均增幅  相似文献   

17.
18.
电梯的层门是用于把人们与电梯井道隔离开来的一个保护装置,由于电梯的层门的保护,使得人们可以远离电梯井道的危险。当电梯层门打开时,人们就会意识到电梯的轿厢已经到了本层,从而自然的走进电梯。然而,由于电梯层门的突然打开(电梯轿厢还没到本层),而使得人们误认为电梯已经到达本层,踏人井道而发生跌入井道的底坑或轿厢顶上,从而发生严重的事故,这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电梯门上的光幕或触板可能无法监测如麻绳、玻璃、瓷砖等物体,并且此类物体宽度或厚度小于电梯门关门后规定的门间隙,当其通过电梯门时不能阻止电梯门的关闭,也无法影响电梯门闭合到位,反而在电梯门关闭后被夹持住,留存于轿门与厅门之间,电梯运行后引发事故。本文分析了此类事故成因,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装置,用于监测此类异物,并介绍了装置的机械结构、运作机制及适用场景。此装置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此类事故的发生概率及乘梯时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结合事故检验的案例,对电梯事故检验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