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测定校园学生主要食物中(包括主食、鱼类、肉类、蔬菜等)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同时采集志愿者头发作为生物指示物,结合外暴露和内暴露数据系统评估学生群体的汞暴露风险.校园食堂食物总汞浓度范围为0.57~207.50ng/g(以湿重计),甲基汞浓度范围为0.06~49.20ng/g(以湿重计),与已有研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不同食物中汞浓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如水产品中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均比其他食物要高.所调查人发中总汞浓度为0.03~0.77 μg/g,甲基汞浓度为0.02~0.67 μg/g,男性发汞浓度要显著高于女性.人体汞浓度与个人饮食习惯存在一定联系,水产品食用频次较高的人群中发汞浓度也相对较高.男性学生总汞摄入量约为9200ng/d,女性约为7500ng/d.总汞摄入主要通过主食摄入,而甲基汞则主要通过水产品摄入.根据现行人群汞摄入风险评价标准,本研究中校园人群汞暴露风险较低,但水产品食用频次增加仍可能造成大量的汞摄入.  相似文献   

2.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量过大会出现中毒,属中等毒性元素,而铅是毒性很强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往往作为天然组成存在于蔬菜中。然而铜、铅进入蔬菜中并使其具有毒性,主要是由于来自工农业生产中的“三废”对其污染的结果。因此,测定蔬菜中的铜、铅主要目的是观察蔬菜受污染的情况。实验部分一、仪器、试剂仪器:PE3300原子吸收光谱仪,HGA-400型石墨炉。试剂:铜铅标准溶液:每ml为1000μg的铜铅标准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体血铅指标的区域土壤环境铅基准值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由于铅对儿童的强烈神经毒性且土壤铅已经成为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土壤环境铅基准一般基于儿童血铅含量的方法制定.收集国内现有资料,总结并确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其中空气、饮水中铅含量分别在0.12~1.0μg.m-3、2~10μg.L-1之间;0~6岁儿童饮食暴露途径铅摄入量约10~25μg.d-1;育龄妇女血铅几何均值4.79μg.dL-1,标准差1.48.采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和成人血铅模型(ALM),计算我国居住用地和工业/商业用地土壤环境铅基准值分别为282 mg.kg-1和627 mg.kg-1,略低于英美等国.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我国儿童平均铅暴露量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且暴露场景与欧美发达国家有明显不同.我国亟需开展环境铅暴露与儿童血铅含量相互关系研究,制定基于血铅指标的铅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方法导则.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大环江上游尾砂库溃坝对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104个蔬菜样品,74个蔬菜样品对应的土壤样品和13个背景土壤样品,分析其砷、铅、镉的含量特征,评估通过食用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被淹土壤中的砷、铅、镉含量均值分别为46.72,442.6,1.760 mg/kg,未淹土壤分别为24.06,56.89,0.490 mg/kg,被淹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未淹土壤。现场采集蔬菜与市场采购蔬菜中铅、镉含量差异显著;被淹土壤与未淹土壤种植的蔬菜铅含量差异显著。溃坝影响区居民中成人食用蔬菜而摄入砷、铅和镉的目标危险系数值(THQ)分别为0.029、0.190、0.120,儿童分别为0.044、0.290、0.183,危害系数均低于安全阈值。若考虑到当地生产的大米等其他食品的贡献,通过全膳食途径摄入的铅对溃坝居民存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铅广泛分布于生物圈中,大洋中铅的含量一般在0.02-0.10μg/l, 近岸海水稍高一些。胶州湾北部海水中Pb的含量在2.0-6.7μg/1之间(1)。 随着雨水的冲刷及工业污水的排放,每年都有大量的Pb进入沿岸海域。我们用极谱法分析的结果表明,青岛太平角处的海水中含Pb量达4μg/l,鲁迅公园海域达4.9μg/l,胶州湾口外航道达2.8μg/l。有的海区Pb的含量相当高,近年来报道的最高值是12.5-13.9μg/l(1)。由于环境科学的发展,近几  相似文献   

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209-217
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对广东省5个典型有机蔬菜基地生产的39份有机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NOR)、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IP)和洛美沙星(LOM))的含量进行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阐明,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39份有机蔬菜样品中检出率为52%~100%,其中NOR和ENR高达100%,有50%以上样品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被同时检出,总含量(ΣQNs)为1.18~124.30μg/kg,有96%的样品低于50.00μg/kg。3种不同类型有机蔬菜中平均含量大小:叶菜类(20.36μg/kg)瓜果类(14.10μg/kg)根茎类(8.05μg/kg),其中有2%叶菜类有机蔬菜样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在100.00μg/kg以上。人体摄入不同有机蔬菜的Σ(CIP+ENR)的ADI值对成人和儿童ADI值的平均贡献率较低,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相对较低,但人体长期摄入抗生素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 环境铅的来源铅在地壳中的平均浓度大约是15μg/g克,因此环境中和人体内总是存在着一定量的铅。作为一种物种的人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进化而来的,这种环境下的铅浓度称之为“天然铅浓度”。过去数千年的人类活动,使铅从埋藏在地下的矿体中日益增多地而且又是累积性地流向人类环境或生态圈。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的用铅量达400多万吨,其中约有47%作为废物进入环境。结果,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某钢铁厂工业区及周边铅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湖北省某钢铁厂周边铅污染的现状,通过对钢铁厂工业区及其周边乡村的土壤、蔬菜、居民体内和排污渠污泥中铅元素含量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钢铁厂周围的土壤、蔬菜、居民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铅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含量高于国家标准或正常范围;钢铁厂工业区周边土壤铅污染主要由于工业废气(烟尘)扩散沉降和废水灌溉引起;污染区人体尿样中铅元素含量(116~160 ng/mL)普遍超标,头发样(2.09~12.04 μg/g)基本正常,尿样比头发样更能显示铅等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了东莞市蔬菜基地蔬菜中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莞市蔬菜中普遍检出喹诺酮类抗生素,以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为主,其次是恩诺沙星,检出率均在80%以上,最高含量均大于100μg/kg(干重),平均含量近20μg/kg;不同基地和不同类型的蔬菜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与组成特征差异较大,总含量为叶菜类(49.87μg/kg)>根茎类(44.81μg/kg)>瓜果类(11.21μg/kg);通过食用东莞市蔬菜摄入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量低于日允许摄入量,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一、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三联苯(PCTs) PCBs和PCTs是以混合状态生产和使用的。世界各地在环境的空气、水、土壤、残渣以及人体和动物体的细胞中都已发现了PCBs。据估计,从空气和食用水中人平均日摄入量小于1μg。在工业化的国家,平均每天从食物中摄入5μg~100μg(近似1μg/kg体重) PCBs聚集于动物细胞中,也同样聚集在人体细胞中。对人体的多脂细胞组织取样测定,大部分含量相当于1mg/kg,是日摄入量的一千倍。这是由于PCBs在脂肪层中长期滞留造成的。对国民调查的结果表明;在不受职业性暴露的人体中,血中PCBs的含量为3—12μg/l;而在受职业性暴露的人体血中竟高达1900μg/l,多脂细胞中高达700mg/kg。  相似文献   

11.
汽车尾气中铅对蔬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如圭  宋佩扬 《环境科技》1998,11(3):9-11,28
研究了汽车尾气中铅对公路两侧蔬菜的污染。试验结果表明:在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生长的蔬菜均受到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且蔬菜中铅含量与距离与负相关。相同距离点上不同种类的蔬菜中铅含量有明显差异,表明蔬菜吸附和累积大气中铅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是叶菜大于根,果菜。  相似文献   

12.
邓绍坡  骆永明  宋静  滕应  陈永山 《环境科学》2010,31(12):3018-3027
对某电子垃圾拆解地大气、土壤、蔬菜进行采样,分析其中PCBs的含量;根据获得的大气中气态及土壤中PCBs的含量,应用Trapp作物吸收模型对该地区叶菜类蔬菜中PCBs的含量进行模拟预测;根据模型机制,分析了叶菜类蔬菜中PCBs的来源、构成及影响蔬菜对PCBs吸收的因素;利用美国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环境中PCBs被蔬菜吸收后经食物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Trapp作物模型可较好地依据土壤及大气中PCBs含量预测叶菜类蔬菜中PCBs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蔬菜中7种PCBs总和实测值为51.2μg.kg-1,模型预测值为39.9μg.kg-1;大气中气态PCBs是叶菜类蔬菜中PCBs的主要来源,模型预测表明其贡献率高达98.8%;蔬菜吸收PCBs的途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辛醇-大气分配系数(Koa)影响蔬菜中PCBs含量及构成比例;蔬菜吸收PCBs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与lgKow、lgKoa有很好的乘幂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表明lgKoa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大气气态PCBs被蔬菜吸收后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是气态PCBs的10 000多倍,非致癌风险则增加了近200倍,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蔬菜吸收、积累了空气中毒性更高的高氯代PCBs,经口摄入PCBs的毒性因子极大增加;二是成人每天食用蔬菜摄入PCBs的量相当于正常情况下成人通过呼吸空气摄入PCBs量的71倍多.  相似文献   

13.
吸烟与血镉     
镉为人体非必需元素,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吸烟是人体非职业性摄入镉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吸烟与血镉有关,吸烟者的血镉含量显著高于不吸烟者(P<0.0025)。男性吸烟者血镉含量为0.06~0.61 μg/dl,平均0.25μg/dl,而不吸烟者血镉含量为0.06~0.12μg/dl,平均0.08μg/dl。以一支烟镉含量为1~2μg 计算,其中的10%可被吸收入体内,如每天吸20支烟的人估计每天吸入2~4μg 的镉。而在未受污染地区的居民,每天从空气中吸入的镉则不到0.5μg。也有资料介绍吸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晶石样品中钡(达50%)、锶(约350μg/g或更多)和铷(约1μg/g或更多)的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方法。本方法比波长分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能量分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更为可信、快速。  相似文献   

15.
人体内含铅量是用来衡量人体暴露污染或污染物负荷的标准之一。环境中的铅通过呼吸道或食物、饮水等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贫血,造血与神经系统损伤。儿童大脑对铅很敏感,血液中的铅进入脑细胞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用粪肥蔬菜基地蔬菜中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某长期施用粪肥蔬菜基地蔬菜中16种典型抗生素的含量,并初步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抗生素不同程度被检出,检出率为11%~100%,大多数含量<5μg·kg-1(干重),最高为23.88μg·kg-1,平均为0.91μg·kg-1,以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嘧啶为主.各蔬菜样品中至少检出1种抗生素,最多达10种.蔬菜不同器官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为地下部>地上部.人体通过食用研究区蔬菜摄入抗生素的量低于日允许摄入量(ADI),表明其健康风险较小,但多种抗生素的联合毒性及其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沈阳市全市范围内采集大气、土壤、灰尘样品,根据美国EPA推荐的儿童暴露参数,将所得的环境铅含量与儿童行为数据和铅摄入量结合,计算沈阳市儿童环境铅暴露量.结果表明,在沈阳市儿童各种环境铅暴露中,儿童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灰尘铅摄入量>吸入空气铅量>皮肤从土壤中吸收的铅量.其中,土壤和灰尘铅是儿童铅负荷的最主要来源,儿童平均每天由于手口接触摄入的土壤铅量和灰尘铅摄入量分别为2.35×10-2mg·d-1,9.70×10-3mg·d-1.除了皮肤铅暴露,沈阳市儿童每日土壤、灰尘和空气铅暴露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铁西区、太原街和崇山小区是沈阳市儿童主要的环境铅暴露区.  相似文献   

18.
收集了2000~2014年发表的关于国内不同膳食中Cd浓度研究文献,统计出不同区域各种主要膳食中Cd含量,结合2002年开展的膳食总调查结果,计算了不同地区居民膳食Cd暴露量,推导了考虑膳食Cd暴露情景下土壤中Cd的健康风险评估筛选值.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膳食Cd摄入量低于FAO/WHO(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于2010年颁布的允许Cd摄入量0.833μg/(kg体重?d).其中,全国范围内居民膳食Cd摄入量的平均值为0.444μg/(kg体重?d),高于北方[0.240μg/(kg体重?d)]、北京[0.160μg/(kg体重?d)]和上海[0.408μg/(kg体重?d)]地区的平均值,低于南方地区的平均值[0.518μg/(kg体重?d)].全国、北方及南方地区对Cd摄入量贡献最大的膳食主要为蔬菜、米及其制品、面及其制品、水产和肉类;北京地区对Cd摄入贡献较大的膳食依次为蔬菜、面及其制品、水果、米及其制品和水产;上海地区对Cd摄入贡献较大的膳食依次为蔬菜、水产、米及其制品、肉类.考虑膳食Cd摄入后推导的工商业用地情形下的筛选值低于不考虑膳食Cd摄入情形下的推导值(829mg/kg),其中,全国范围、北方、南方、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筛选值分别为461,630,400,697和492mg/kg.基于不同尺度膳食摄入量的统计结果推导的筛选值差异明显,其中,南方地区筛选值是全国筛选值的86.8%,北方、北京和上海地区分别是全国范围推导值1.4倍、1.5倍和1.1倍.在制订国家层面Cd的筛选值时,应充分考虑各区域膳食Cd的暴露特性,以避免因制订统一值导致高估或低估局部区域居民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
赵高峰  王子健 《环境科学》2009,30(8):2414-2418
收集浙江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和对照区的饮用水、蔬菜、豆类、米饭、鸡蛋、鱼、鸡肉和猪肉等8类食物样品共191个;采用GC/MS 5975B分析样品中23种PBBs,12种PBDEs和27种PCBs;评估当地居民的PHAHs膳食暴露现状及其癌症风险.结果表明,拆解区居民这三大类PHAHs的平均日摄入量是对照区的2~3倍,通过米饭摄入PHAHs的量占当地居民PHAHs总摄入量的48%以上.拆解区居民因食物摄入PHAHs的癌症风险(3.81×10-4)是对照区(1.50×10-4)的2倍多,其中二英类PCBs的风险值占总癌症风险的45%以上.通过米饭摄入PHAHs是主要的暴露途径,二英类PCBs是引起癌症风险的主要贡献因子,电子垃圾拆解释放出的PHAHs通过食物摄入进入居民体内引起的癌症风险要明显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20.
基体改进剂-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二氢铵、磷酸、硝酸镍为基体改进剂,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铅的方法。重点讨论了铅的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以及基体改进剂的选用对铅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基体改进剂用量的选择。在最佳测量条件下,铅的线性范围为0μg/L-50μg/L,检出限为0.018 3μg/L,回收率为91%-10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