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评估气候变化及实施减排政策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中国海洋经济社会经济核算矩阵(marine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MSAM),并以此为数据基础构建中国海洋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并将该模型与气候变化影响模型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从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到对经济系统影响的转化。论文设计了实施和不实施温室气体减排两种政策时的可能的6种气候变化情景。各情景的模拟分析表明:海平面上升同时考虑天文潮最高潮位、同时考虑最大台风暴潮和最大天文潮耦合影响两种子情景下,中国实施减排政策对沿海GDP的影响要分别比不实施减排政策低0.19%和0.12%;海平面上升叠加天文潮、风暴潮3种子情景下,实施减排政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要分别比不实施减排政策低1.67%、0.72%、0.37%。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上海市环境经济CGE模型,模拟了上海市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政策出台后对经济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以及与其它相关政策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排污费调整政策情景均对GDP有一定的负面效应,2020年GDP损失约0.054%~0.095%,收费标准越高,负面影响越大,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但对电厂来说,在一系列补贴政策的激励下脱硫脱硝取得了重大进展,企业所负担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缓解,降低了排污费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排污收费标准提高产生的减排效果非常显著,如果所有的工业行业排放均按新的排放标准进行阶梯收费,2020年SO_2相对基准情景的减排率可达27.0%~36.2%,NO_x的减排率可达20.1%~29.6%,将会对实现"十三五"减排目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实证研究结论,进一步围绕如何更好地发挥排污收费政策的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论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分析了该模型相对于其它经济模型的主要优势,综述了CGE模型在气候政策领域中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减排效益,减排政策设计等问题的应用。比较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结果表明,CGE已经回答了在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中人们所关注的许多政策问题,但是国内的研究工作急需加强,从经济理论和参数识别两个角度讨论了CGE模型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实现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经济和环境影响,论文应用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减排政策下的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40元/t CO2碳税,将碳税作为政府收入、 居民收入、 削减影响较大行业的生产税、 以及用于非化石能源投资,2020年所能实现的减排量分别相当于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35.87%、 35.80%、 35.07%和40.13%,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占到总消费量的10.99%、 11.00%、 10.75%和15.82%。政策情景下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GDP的损失不超过0.2%。综合考虑到减排效益和经济影响,将碳税收入用作对非化石能源的投资,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而且对于实现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骏  许永欣  孙茂洋 《环境工程》2017,35(5):162-166
CGE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可以准确地模拟政策变动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环境模块的CGE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分析碳税作为一种碳减排政策对江苏省碳排放量、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可以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环境,但是对于省内宏观经济的影响依据不同的税制而有所不同。建议平衡碳减排、经济增长等不同的目标,制定合理的税率水平,在减排的同时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环境CGE模型的开发方法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在政策实施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背景下,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评估政策或外部冲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已成为环境政策研究领域的1个热点。指出CGE模型着眼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内的各类商品和要素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并要求所有的市场出清;当价格、产业结构、政策变动和宏观经济变量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时.CGE模型是非常有力的分析工具。全面回顾和总结了环境CGE模型的开发方法和应用进程。在总结几大奠基性环境CGE模型的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将环境CGE模型的主要开发方法归纳为4类:对资源、环境类的生产部门和要素进行单独处理;引入新的方程模块来刻画与环境.能源等相关的问题;通过改造生产或消费函数将环境效应引入到模型中;改造或扩展模型的数据基础。简要评述了每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总结、展望了环境CGE模型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汪鹏  戴瀚程  赵黛青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925-2931
为了评估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对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及经济发展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建立GD_CGE模型研究了在碳强度约束目标下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首先分析了无减排约束和有减排约束情景下广东宏观经济(GDP)、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展减排约束情景,考察了在全省碳强度减排目标约束下,把电力、水泥、石化、钢铁、造纸、纺织六大部门纳入碳交易体系,并分别按照历史法和潜力法确定行业碳排放约束上限时,实施碳交易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模拟了碳市场的交易情况和碳价格.结果表明:在碳强度目标控制下,实施碳交易政策可显著降低部门的减排成本,减小控制碳排放可能对全省GDP的影响,起到了促进广东省低成本节能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细颗粒物(PM_(2.5))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首先通过暴露-反应关系量化分析PM_(2.5)污染的负面健康效应,从而得到劳动力损失和额外医疗费用,进一步在封闭经济下建立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劳动力供给变化和额外医疗费用作为传导变量反馈到模型中,模拟PM_(2.5)污染对国民经济系统的外生冲击.结果表明,2013年北京市PM_(2.5)污染造成22247人[95%置信区间(CI):6286~34705]死亡,超过一百万人患病,额外医疗费用约为11.13(95%CI:2.91~18.82)亿元.进一步,负面健康效应导致产业部门总产出损失约239.69(95%CI:85.93~372.0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损失约9.01(95%CI:3.53~13.57)亿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灰霾十分严重,如何有效地控制某一地区的PM_(2.5)浓度,同时保证GDP的中高速增长,需要建立GDP-PM_(2.5)的量化关系模型,做好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物、气象、经济的多年统计数据,以及该地PM_(2.5)源解析、源清单和大气边界层信息,从中确定2种重要的辅助变量,一是单位GDP某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各污染物形成PM_(2.5)的转化率,它们把GDP、PM_(2.5)和污染物排放量联系起来。再运用系统动力学(SD)建立GDP和PM_(2.5)动态关系模型。文章以东莞为例,预测了"确保经济、确保环境、源头治理、全面治理"这4种模式下污染物减排措施对GDP和PM_(2.5)的影响,并提出定量的减排建议。预测结果显示,"全面治理"的发展模式较为合理,既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实现东莞PM_(2.5)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0.
CGE模型是定性分析政策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CGE模型,对政府征收硫税带来的经济、环境影响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首先,征收硫税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了清洁能源行业"走出去";其次,在现行税率水平下,单一硫税政策的减排效果不明显;再次,硫税的征收使政府支出增多,降低了国内需求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最后,硫税的征收增加了能源部门的进口,提升了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为此建议:(1)各省市应分阶段适度增加硫税征收税率;(2)施行减少硫税负面影响的相关政策,如实行硫税冲抵居民所得税等税收返还政策;(3)采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4)借助硫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5)重视能源安全,加快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生产、努力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1997-2017年华东地区不同土地覆盖上空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变化特征,并评价中国环保"十二五"规划NOx减排政策在华东地区的实施效果,文章利用GOME、SCIAMACHY和GOME2A卫星遥感监测融合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华东地区和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空NO_2柱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北部和南部对流层NO_2柱浓度差异显著,北部高南部低,NO_2柱浓度的高值主要分布在山东和长三角等区域。对流层NO_2柱浓度存在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和季节性差异,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997-2011年NO_2柱浓度呈增高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768×10~(15)molec/(cm~2·a),2012-2017年呈下降趋势,年均降低率为1.08×10~(15)molec/(cm~2·a)。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上空对流层NO_2柱浓度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NO_2柱浓度较高,建设用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林地上空NO_2柱浓度最低。1997-2011年各种土地覆盖类型上空NO_2柱浓度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增速最快,为1.24×10~(15)molec/(cm~2·a),林地增速最慢,为0.31×10~(15)molec/(cm~2·a)。中国NOx减排政策在华东地区的实施效果良好,在环保政策的影响下能够实现低NO_x排放下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学     
X196 20(犯0(刃95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徐玉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9,7(2)一54‘64环图X一4 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中国、日本、美国的时间序列分析和1990年的全球截面数据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与cq排放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人口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从政策角度而言,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不存在K,ets曲线。人口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是人均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而GDP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则是碳排放减少的重要来源。图2…  相似文献   

13.
X38200600717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潜力分析/王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25(3).-310~314环图X-58建立了一个全球碳排放贸易局部均衡模型(TRCW),用于分析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结构。模型结合相关国际协议的规定,考虑了美国的退出、碳汇项目、热空气规模、交易成本、适应性基金、垄断供给等现实因素。结果表明,在马拉喀什协议下,中国的CDM市场规模大大缩小,仅为61MtC/a,利润收入约1.5亿$/a,其中重工业和电力分别约占41%和20%左右;如果俄罗斯不出售其拥有的热空气,…  相似文献   

14.
2000~2010年中国资源产出率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实际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Chinese 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 - CEW-MFA)模型,对传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工具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将中国的RP定义为一组4个指标:直接物质投入(DMI)/GDP、本地物质消耗(DMC)/GDP、物质总循环量(CR)/(CR+DMI)与CR/固体废物总产生量(TG).测算了2000~2010年时间段的物质流及RP指标,并对其中的资源经济产出效率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物质代谢总量高,2010年国家的DMI接近120亿t,DMC超过107亿t.中国资源的经济产出效率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0年的GDP/DMI与GDP/DMC分别为2260,2512元/t.循环物质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综合利用率CRR(1)与CRR(2)总体保持上升趋势.CRR(1)从2000年的16%升至2010年的23%,CRR(2)由46.8%升至54.1%.  相似文献   

1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6):194-200
电力行业是全球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实现电力碳减排将影响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该文基于中国2000-2017年的数据,从电力生产、输配、消费的视角,运用LMDI模型分解电力部门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5种不同的政策情景,模拟电力行业碳脱钩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对电力碳排放起正向驱动作用的有化石燃料结构、火力发电率、输配电损失、电力净出口、人均GDP、总人口和人均生活用电,起负向驱动作用的有煤耗率、电耗强度、产业结构。(2)相较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国家制定的能耗强度目标和化石燃料发电占比目标调控碳排放的力度更大;相较于单项目标,组合型的政策规划使得碳排放与经济增速脱钩效应的变动趋势更显著。该文提出推广新型清洁电力能源、合理规划、实施精准化的组合型政策等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划实现碳减排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X51200602697应用燃气汽车对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胡京南…(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2006,46(3).-350~354环图N-5北京市可用的燃气汽车已达4.9万辆。为评估其影响和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应用修正的MOBILE5和PART5模型估算汽、柴油车的排放系数,并结合国内外测试数据估算燃气汽车的排放系数,进一步计算应用燃气汽车前后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应用单燃料压缩天然气(CNG)车替代柴油公交车的措施最有效,单车削减尾气颗粒物和NOx排放的比例达91%和59%,2003年削减总量约为91t和1.5kt,占出租…  相似文献   

17.
时间  沈大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9):1587-1598
论文应用水资源动态CGE模型,研究和分析了高耗水工业不同水资源管理政策对经济、社会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文章首先构建了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CGE模型,并建立了动态机制,然后以2010年为基准年模拟和分析了2010—2020年间高耗水工业用水量控制和水价上涨不同情景下的影响。分析表明:高耗水工业的水量控制比水价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大,表现为GDP和居民福利的显著下降以及投资的大幅度上升;而高耗水工业水价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表现为GDP的小幅度上升以及居民福利的小幅度下降和投资的上升;对部门的影响比较复杂,但高耗水工业水量下降和水价上升,都将导致其产出降低。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显示,水量控制和水价上升对用水总量的影响较小,但对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都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建筑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模型分析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控GDP增长率、建材占比和碳交易政策因素,预测4种情景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济收益效应和间接碳排放强度是影响山东省建筑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2)单一政策仿真情景下,山东省建筑业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逐年变缓,相比经济增速和碳交易政策调整,建材结构改善的减排贡献度更高;3)在综合调控方案下,2030年的山东省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相比2006年下降64.34%,可达到国家203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6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碳减排为切入点,结合区间线性规划(ILP)和模糊线性规划(FLP)方法,构建了基于IFLP方法的碳减排优化模型,从经济产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排放成本模拟分析。优化结果: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经济走势向资源优化配置、清洁能源经济的经济模式发展。单一的低碳经济政策减排效果欠佳,国家应该将减排配套政策联合成一体,构造对现实生产活动需要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导致大量的氮氧化物排放,研究能源消费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对于减排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扩展的经济-能源-氮氧化物排放的投入产出模型,首次尝试将结构分解方法(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运用于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实例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共增排1 522万t,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因素变动对增排贡献最大(贡献率为107.2%),氮氧化物排放系数因素变动对减排贡献最大(贡献率为-27.3%)。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规模扩大是带动氮氧化物增排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水平提高是抑制氮氧化物增排最有效的措施,未来经济结构优化、能源强度降低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大潜力,交通部门应受到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