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环境中二噁类物质的来源与降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些典型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口恶口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结构、性质和来源等,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口恶口英类物质等化合物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二(?)(?)类化合物的结构、来源、毒性等简要说明对其监测的必要性,且从仪器监测(包括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串联质谱等)和生物监测(包括利用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等)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类物质尤其是几种极毒性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等化合物的检测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张舒茶  吴旦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3):124-126,130
从二恶Ying类化合物的结构、来源、毒性等简要说明对其监测的必要性,且从仪器监测(包括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串联质谱等)和生物监测(包括利用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等)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恶Ying类物质尤其是几种极毒性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恶Ying(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等化合物的检测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二eying类化合物的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军  李灵军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9):29-32,42
从多氯代二苯并恶英及多氯代二苯并呋南的结构与毒性关系,毒性效应及二恶英化合物对人体毒性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评述了二恶英化合物的毒性。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暴露可引起人体某些不利影响,强调了二恶英对人体的致癌性及其他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5.
环境中二噁英类物质的来源与降解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些典型二噁英类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噁英(PCDDs)和多氧代二苯呋喃(PCDFs)的结构、性质和来源等,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噁英类物质等化合物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概述GC/MS联用在我国大气有机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介绍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碳氢化合物、苯系物、恶臭、有机硫化合物、多组分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恶英是多氯代二苯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总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降解难。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主要有细菌好气降解,厌气细菌的还原脱氯,白腐真菌降解等。其中,白腐真菌对二恶英降解能力较强,它具有菌体外的非特异性的降解体系,能降解超微量的二恶英,对所催化底物无特异要求,有催化各种化合物氧化的功能,它以木材一类低氮源的有机物为营养源而生长,对不能利用木材等的土壤微生物具有竞争优势,且二次污染较少。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对从意大利收集的金枪鱼、箭鱼、普通鸬鹚以及家燕体内的p,p'-DDE、多氯联苯同类物(PCBs)、多氯二苯-p-二恶英(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以及多氯萘(PCNs)浓度进行过测量.  相似文献   

9.
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是化学结构相象的二组剧毒化合物.1976年意大利的Seveso发生污染事件后,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世界上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PCDD和PCDF各有75个和135个异构体,其毒性差别可达1000—10000倍,其中的十个异构体(包括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TCDD)已被列入对动物具有最大毒性的一批天然和人为毒物之内,它们会引起肝损伤、氯痤疮、神经系统损伤及致突变、致畸、致癌.急性皮肤毒性的LD_(50)值为1—100μg/kg,对猴子的LD_(50)值,TCDD是30—70μg/kg,TCDF是1000μg/kg,Kara-sek建议人体(50kg体重)对TCDD和TCDF的允许暴露水平是2 pg/day(致癌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被土壤吸附,在自然环境中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口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and dibenzofurans,简称PCDDs/PCDFs)是二类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化合物的副产物或天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它们结构相象,属卤代烃类。主要来源于1):化学药品的制造;2)城市有毒废弃物焚化处理;3)造纸业的木浆漂白;4)石油精炼;5)天然来源等。2,3,7,8—PCDD/PCDF等十多种异构体是致癌物,其毒性比666、DDT、PCB大得多。十多年前国际上开始注意到它对环境的危害,特别是那些受污染较重的局部区域。国产的PCP中已鉴定出3×10~(-6)TCDF。本文就它们的性质,来源及环境危害进行初步讨论,并提出研究,监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垃圾焚烧与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氯二苯并-对-二■■(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是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质,垃圾焚烧又是大城市中引起二■■污染的主要来源。文中介绍了如何加强垃圾焚烧厂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二■■的产生和排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7年把二恶英(dioxin)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恶英类化合物是在自然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经过氯化的具有芳香味的化合物,化学构造基本相似(见图1)。有400多个同族体,其中75个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Fs)、135 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s)和209个多氯代联苯(PCBs)。 二恶英在常温下为固体,容易生成的温度是180~400℃,熔点高,一般在700℃以上才能分解。在酸碱环境中稳定,在环境中可存在数十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降解。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土壤吸着性高…  相似文献   

13.
据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PRI)报告,在盛有多氯联苯(PCB)的变压器和电容器中,发生严重击穿破坏时,不生成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EPRI雇用两个公司和一个研究所,对多氯联苯在发生类似于变压器击穿破坏期间的击穿过程之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并用碳-13标  相似文献   

14.
为精确描述二噁英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其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QSPRs),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分别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进行了优化计算.相应量子化学参数,即平均分子极化率(α),熵(S),极化率和四极矩的张量分量(αxx,αyy,αzz和Qxx,Qyy,Qzz)用于该类化合物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构建了2个单变量和1个双变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2、0.950和0.951;其显著性检验因子F分别为509.759、379.498和186.234.PCDD/Fs在辛醇相-水相间的分配性质主要与分子体积因素有关,而电性因素的影响较小;不同模型预测值间的差异与模型中预测变量本身性质和实验值的有限性有关.经比较,本研究中所建立的3个QSPRs模型尽管只有1个或2个变量,但其结果与复杂的偏最小二乘分析(PLS)相近.  相似文献   

15.
从多氯代二苯并二噁■(PCDD_5)及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_s)的结构与毒性关系,毒性效应及二噁(口英)类化合物对人体毒性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评述了二噁(口英)类化合物的毒性。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暴露可引起人体某些不利影响,强调了二噁(口英)对人体的致癌性及其他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中的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_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是当今最受重视的污染物之一,其中PCDD_s有75个异构体而PCDF_s有135个异构体,它们的毒性大小显著地依赖于氯原子的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由于这类污染物的低溶解度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主要分布在土壤(85%)和沉积物(14%)中,只有1%进入空气、水和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这类污染物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而鉴别这类污染物就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的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是当今最受重视的污染物之一,其中PCDDs有75个异构体而PCDF_s有135个异构体,它们的毒性大小显著地依赖于氯原子的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由于这类污染物的低溶解度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主要分布在土壤(85%)和沉积物(14%)中,只有1%进入空气、水和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这类污染物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而鉴别这类污染物就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垃圾热解气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焚烧炉自动炉箅技术,让垃圾燃料在炉膛内连续流动搅动和翻滚,完成干燥和气化过程.提高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效率和烟气温度,使其在无外部能源支持下得到较高烟温(1200℃左右),保持燃烧稳定,这样可以把烟气中的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多氯二苯并呋喃(PCDE)等有毒有害物质有效消除掉.  相似文献   

19.
(一)多氯联苯和三联苯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三联苯(PCTS)是以混合物而不是以单一化合物的形式被制造和使用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6年发布的一份文件透露,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的环境空气、水、土壤和  相似文献   

20.
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是化学结构相象的二组剧毒化合物.1976年意大利的Seveso发生污染事件后,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世界上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PCDD和PCDF各有75个和135个异构体,其毒性差别可达1000—10000倍,其中的十个异构体(包括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TCDD)已被列入对动物具有最大毒性的一批天然和人为毒物之内,它们会引起肝损伤、氯痤疮、神经系统损伤及致突变、致畸、致癌.急性皮肤毒性的LD50值为1—100μg/kg,对猴子的LD50值,TCDD是30—70μg/kg,TCDF是1000μg/kg,Kara-sek建议人体(50kg体重)对TCDD和TCDF的允许暴露水平是2 pg/day(致癌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被土壤吸附,在自然环境中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