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模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研究烟气组分中HCl、SO2、NO以及O2对于烟气中零价汞(Hg0)氧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Cl会明显促进Hg0的氧化效率,随着HCl浓度的增大,Hg0的氧化效率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但会逐渐趋于一个常量;SO2的存在会明显抑制Hg0的氧化,当SO2的浓度由105.0 mg/m3升高到525.0 mg/m3时,Hg0的氧化率由93.3%下降到86.7%;NO对于Hg0的氧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NO浓度由149.2 mg/m3升高到298.4 mg/m3时,Hg0的氧化率由86.7%升高到93.3%;O2是提高Hg0氧化率必不可少的条件,O2含量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Hg0的氧化。正交实验表明:4种主要烟气成分对Hg0氧化效率的影响作用排序为:HClO2SO2NO,获得汞的最大氧化效率实验方案为:HCl、O2、SO2、NO的浓度分别为4.8 mg/m3、5%、105.0 mg/m3和186.5 mg/m3。  相似文献   

2.
采用以烧结金属粉末微孔过滤材料为烟尘过滤材料和催化剂基体、V2O5γ-Al2O3为催化剂、NH3为吸附剂的过滤原件,可实现对锅炉烟气中烟尘、SO2和NOx的同时去除.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在150℃以下,SO2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50℃以上,SO2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均在90%以上;在50~350℃内,NO的去除率分别在150℃和300℃达到最高;在n(NH3)/n(NO)=1.0~1.6范围内,SO2和NO的去除率随NH3的升高而增加,n(NH3)/n(NO)>1.6,SO2和NO的去除率趋于稳定.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燃煤烟气经过金属过滤器处理后,其中的烟尘、SO2和NOx的过滤效率分别高于99%、94%和82%,浓度远低于北京市锅炉排放标准(DB11/139-2007)中的新建锅炉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3.
非热等离子体强化碱液吸收脱除烟气中NO和Hg0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宏晶  朱天乐  王美艳 《环境科学》2010,31(6):1682-1687
采用正电晕放电产生非热等离子体将模拟烟气中的NO和Hg0氧化成更易吸收的NO2和Hg2+,从而强化其碱液吸收脱除,并考察放电电压及入口SO2和NO浓度对氧化和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升高,NO和Hg0的氧化和脱除量增加.当NO浓度为134 mg/m3,放电电压为12.8kV时,吸收塔出口NO和NO2浓度分别为0和69 mg/m3.当Hg0浓度为110 μg/m3,放电电压为13.1 kV时,吸收塔出口Hg0和Hg2+浓度分别为22 μg/m3和11 μg/m3.SO2对Hg0的氧化和脱除具有一定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随SO2浓度提高而增强,但SO2对NO的氧化和脱除影响不大.NO对Hg0氧化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NO浓度提高,Hg0氧化和脱除量显著降低.当800 mg/m3 SO2、 134 mg/m3 NO和110 μg/m3 Hg0共存时,对应77 J/L的能量输入,NO和Hg0的脱除率分别为57%和3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路面水泥基材料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过程中湿度、温度和光强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效率随湿度增加而急剧下降;当NO2浓度较低时,光辐照强度对光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不显;NO2浓度较高时,随着光辐照强度的增强,光催化氧化效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或在室内较弱紫外光照射下都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氧化作用.在0~25℃的温度范围内,光催化氧化效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而在25~60℃范围内温度的影响并不显。  相似文献   

5.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利用燃煤电厂固废粉煤灰(FA)负载Fe2O3所制备的Fe2O3/FA催化剂对气态Hg0的脱除情况,发现Fe2O3/FA具有较高的脱除Hg0的能力.同时,考察了Fe2O3负载量、温度、空速、Hg0浓度、烟气成分等对Fe2O3/FA脱除Hg0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FA对Hg0的脱除能力随Fe2O3负载量(1%~10%)的增加和温度(120~200℃)的升高而增强;Fe2O3/FA在较低的空速和Hg0浓度条件下表现出了更高的脱除Hg0的活性;HCl和O2促进了Fe2O3/FA对Hg0的脱除,而SO2和H2O抑制了Fe2O3/FA对Hg0的脱除.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结果证实,Fe2O3将Hg0氧化为Hg2+的化合物并吸附在FA上,这是Fe2O3/FA具有较高的脱除Hg0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置于多孔陶瓷膜中的CuBr2受热分解所释放的Br2为氧化剂,利用膜催化装置对Hg0氧化效率进行研究,并设计反应-就地检测一体化装置,避免下游气体管壁效应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MnO x/α-Al2O3催化膜对CuBr2分解所产生Br2的释放有较好的"缓释"作用.Hg0和Br2在催化膜表面的吸附和反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机制描述.Hg0氧化效率随Br2浓度增大而升高,但在达到一定浓度后,Hg0和Br2的吸附速率及两者在催化膜表面的反应速率成为限速因素.473~573 K时Hg0氧化效率变化较稳定.烟气中SO2对Hg0氧化有一定抑制作用,NO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MnOx/HZSM-5去除烟气中元素态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nOx/HZSM-5,在实验烟气中研究了MnOx/HZSM-5对Hg0的去除行为,并运用比表面(BET)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O2条件下HZSM-5本身具有良好的去除Hg0的性能,改性后的分子筛对Hg0吸附和氧化的能力得到改善,且MnOx负载量在10%时效果最佳;适当升高反应温度能增强脱汞效率,300℃为最佳反应温度;烟气中O2能促进汞的氧化,而NO和SO2与汞竞争MnOx/HZSM-5上的活性位,对Hg0的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在MnOx/HZSM-5吸附剂上Hg0主要是经氧化形成HgO,其脱汞机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Mars-Maessen机理.  相似文献   

8.
活性分子O3深度氧化结合湿法喷淋脱硝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活性分子O_3氧化结合湿法喷淋脱硝技术,研究了O_3/NOx摩尔比和气相反应温度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决定臭氧脱硝效率的关键参数.在反应温度为90℃,O_3/NO摩尔比大于1.1的条件下,其脱硝效率要明显高于150℃的工况.这是因为在150℃反应温度条件下,臭氧与NOx反应遵循O_3+NO=NO2,基本不随O_3/NO摩尔比变化而改变;而90℃时,O_3/NOx1.1,O_3+NO=NO2为主要反应,O_3/NOx1.1时,臭氧会与NO2进一步发生深度反应,具体反应如下:NO2+O_3=NO_3+O2,NO2+NO_3=N2O5.由于N2O5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远高于NO2,故低温氧化结合湿法喷淋技术可实现NOx高效脱除.此外,通过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也检测到了N2O5的吸收峰.最后,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湿法喷淋后液相吸收产物中各阴离子的浓度,发现O_3/NOx=1.1工况下的吸收产物主要以NO-2为主,而O_3/NOx=2.1时则以NO-3为主,再一次验证了较低温度、O_3/NOx摩尔比较高时的氧化产物为N2O5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赤铁矿对砷的吸附解吸及氧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等温吸附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赤铁矿(α-Fe2O3)对三价砷离子的吸附和氧化特征,以及温度、pH值等因素对吸附和氧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以很好地表述吸附量与初始三价砷离子浓度的关系(R2=0.9939);随着初始砷离子浓度的增大,溶液中As(V)的浓度(氧化量)也逐渐增大,然而氧化率却随着初始砷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35℃条件下的吸附量和吸附率、氧化量和氧化率都比25℃时大,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赤铁矿对砷离子的吸附和氧化作用.溶液酸度对于As(Ⅲ)的吸附和氧化有着不同的影响,在pH<8时,吸附量和吸附率随pH上升而增加,在pH=8时达到最大,随后随pH上升而减小;当pH低于6.0时,随着pH的增加As(Ⅲ)氧化量、氧化率逐渐增大,而当pH高于6.0时.随着pH增加As(Ⅲ)氧化量反而降低.最大氧化量出现在pH=6.0处.  相似文献   

10.
梅雪  苑鹏  卢凤菊  沈伯雄 《环境工程》2017,35(12):98-104
在自制反应器中,研究了烟气温度、Fenton试剂温度、初始p H值、NO初始浓度、烟气流量、n(Fe~(2+))/n(H_2O_2)和溶液中Cl~-等对Fenton法氧化脱除NO的影响。从单因素不同取值带来的NO氧化率的波动幅度来看,烟气流量对NO的氧化效率影响最为显著,试剂温度、NO初始浓度和n(Fe~(2+))/n(H_2O_2)的影响次之,而烟气温度和初始p H值影响较小。分别选取烟气温度为70℃,Fenton试剂温度为25℃,烟气流量为400~600 m L/min,NO初始浓度为982 mg/m~3,初始p H值为3,以及n(Fe~(2+))/n(H_2O_2)为0.05∶1时,对应的NO氧化效率较好。而溶液中Cl~-的存在,则会降低NO的氧化效率。此外,以原位滴加方式获得的Fenton体系,有效提高了寿命极短的(·OH)自由基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了NO的氧化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蒸馏-中和滴定法测定水中氨氮,建立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各分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珠江广州市区河段磷的迁移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珠江广州市区河段黄沙-员村全程13100m水域和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分布。并探讨磷在水体和底泥中的转移途径,为水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昆明湖底泥中有机物的表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取了昆明湖中不同地点底泥中的有机物并对其初步进行了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表征。从底泥样品的pH、Eh及有机碳和氧化还原酶的测定及有机提取物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可见光谱表征结果可以看出,在旅游压力大时,底泥剖面样品中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异常,表明旅游活动于扰了底泥有机物的正常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土壤磷素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由于生物有效性的不同 ,无机磷和有机磷又可分为各种形态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组分。土壤磷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概述了土壤中元素磷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成熟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确认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碳酸盐岩中普遍存在海相镜质体,建立了海相镜质体反射率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研究和分析我国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今后煤中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强调加强煤中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方面研究仍是今后煤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市大气质量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学欣  薛安 《环境工程》2006,24(2):69-7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得出PM10、TSP和SO2是主要污染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主要污染因子的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预测出到2008年北京市的TSP和PM10仍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今后几年内降低颗粒物的污染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铁尾矿堆存量大、利用率低,是世界上主要的尾矿固体废弃物之一,如何提高铁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是各国学者研究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方向。文章综述了铁尾矿在混凝土、轻质墙体材料、砂浆、水泥原料等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操作较为简便,回收率达92%—99%。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土壤中硫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讨论了华北地区土壤中硫的分布及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不同省市土壤中硫的含量有差异;土壤中硫的含量与土壤类型及土母质等有一定关系,土壤中不同形态硫的含量结果表明,尽管该地区土壤中总硫在大部分土壤中含量较高,但植物有效硫的含量相对较低,土壤中的硫主要是以难溶无机硫和有机硫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