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技术(ICP-AES)对松嫩平原西部2003年7月到2004年5月间获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结合气象资料和TSP质量浓度,初步确定了碱尘活动年际内的演变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TSP质量浓度的高峰时段是早春,其元素总体浓度亦高于其它时段,其中Na元素浓度具有明显的高值,表明碱尘在该时段为TSP的主要成分;晚春时段区域沙尘影响加强,很难监测本地碱尘活动;夏季,碱尘的3种重要元素(Na、Ca、K)含量增加,表明夏季有碱尘活动,与TSP浓度偏高吻合;秋季,碱尘和区域沙尘的活动均减弱.影响碱尘活动的气候因子主要是风力、降水量、温度、日照和湿度,但不同时段其主导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呼市TSP大气污染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呼市TSP污染从2003年以来得到控制,"十五"较"九五"期间有明显的改善,采暖期TSP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并提出消除呼市大气TSP污染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岛沿海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与主要无机化学组成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王珉  胡敏 《环境科学》2001,22(1):6-9
从 1997-09~1998-11期间 ,5次监测大气气溶胶 ,获得了青岛沿海地区气溶胶 (TSP、PM10 、PM2.5)的质量浓度 .气溶胶中直径 <2.5μm的细粒子质量浓度约占TSP总浓度的 50% ;<10μm的粒子的质量浓度则占TSP总浓度的 75% .对气溶胶中主要可溶性离子组分的分析表明 :TSP中可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占总质量浓度的40%以上 .其中主要可溶性离子为SO2-4、NO-3 、NH+4 .这 3个离子的质量浓度约占可溶性离子总浓度的 70% ,而且主要存在于细粒子中 ,表明其主要来自二次气溶胶 .冬季气溶胶浓度大大高于其它季节 .  相似文献   

4.
论文旨在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平原地区和林区的低、 中、 高海拔地区生长季水热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各地区作物种植调整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地区生长季积温增加和生长季长度延长及初日提前、 终日延后的变化最大,种植策略的调整空间最大;林区中、 高海拔地区的生长季长度和积温变化大于低海拔地区,三个海拔地区生长季长度的变化主要是生长季终日延后贡献的。以玉米种植为例,平原地区可提前播种时间,延后收获时间,改种晚熟品种代替中晚熟品种;为躲避严重的春旱,其西部地区可延后播种时间,仍然种植中晚熟品种。林区低海拔地区玉米种植以中晚熟品种代替中熟品种,林区中海拔地区用中早熟、 中熟品种代替早熟、 中早熟品种,林区高海拔地区可用中早熟品种代替极早、 早熟品种,三个地区主要通过延后收获时间,达到作物成熟所需热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武汉市1990—2014年空气污染物(SO2,NOx/NO2,TSP/PM10)年均值浓度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和空间统计方法研究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异。研究发现武汉市近20年SO2浓度变化平稳且满足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而氮氧化物(NOx/NO2)浓度显著上升并超过标准限值,颗粒物(TSP/PM10)浓度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依然未达到标准限值。武汉市近10年SO2污染空间变化最明显,重污染区域由城区向郊区转移;NO2污染空间差异最显著,二环线内监测点NO2浓度一直高于二环线外且平均高9.2%,而二环线内监测点SO2、PM10浓度低于二环线外。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及组分随高度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2000年6-7月在北京北郊利用气象观测塔对近地层大气中的气溶胶及其化学组分进行了观测,获得了代表夏冬2个季节的TSP,PM10,PM2.5等不同尺度的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以及气溶胶中Al,Ca,Fe,S,K,Zn,Pb等30种化学元素质量浓度随高度变化的资料.结果表明:①在近地大气层中,气溶胶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冬季尤为明显,平均而言,夏季边界层中的气溶胶质量浓度为近地层相应值的90%左右,而在冬季,这个比率变化于70%~80%之间.②大气中的元素总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冬季这种降低尤为明显.③对于绝大多数元素而言,它们在TSP和PM10中的富集因子夏季随高度变化不大,但冬季它们在细粒子,尤其是在PM2.5中的富集因子随高度升高明显减小,而且地壳元素的减小幅度明显大于污染元素的减小幅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淮阴区空气质量SO2、NO2、TSP的浓度时空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淮阴区空气质量状态存在鲜明的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差异.空间上,经济活跃、人口密集点污染物浓度高.TSP污染物是造成淮阴空气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但其他两种污染物对淮阴区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8.
青岛大气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研究:季节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青岛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组分的特征及来源,于2008年1~12月在青岛市区连续采集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运用离子色谱法对其主要的水溶性阴阳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24-、NO3-、NH4+和Cl-是TSP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四者质量浓度之和占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86.9%.TSP及其水溶性组分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来源也存在多源性.Na+、NH4+、Ca2+、F-、Mg2+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K+、PO34-为秋季最高,夏季最低,Cl-为冬季最高,秋季最低,NO3-则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而SO24-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不同天气对颗粒物和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影响很大.颗粒物浓度在晴天时最低,其次是雾天,再次是烟雾和霾,沙尘天气下质量浓度最高.Na+、Mg2+、Ca2+、F-、Cl-和PO34-在烟雾天气下的平均浓度最高,而NH4+、K+、NO3-和SO24-则是在霾天气下质量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分别在冬季及夏季选取具有典型气候特性的两天,采集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标况体积,计算TSP质量浓度,采用液相沉降法测定粒度分布,对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粒度分布相对百分比及粒度分布累计研究。分析总悬浮颗粒物(TSP)中含有的粒度分布情况及冬夏两季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比例关系。更深一步了解TSP各级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别是PM10以下的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城市大气TSP污染空间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同谦  胡斌 《环境工程》2002,20(3):68-69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焦作城区大气TSP的污染状况及污染源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建立TSP污染类型划分标准和污染动态变化分类系统 ,对城区TSP污染进行了分区评价 ,并进一步对城区大气TSP污染的空间动态转化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大气污染基本属于燃煤污染类型,从若干城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看,TSP(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是极为严重的,控制TSP 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保护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毫无疑问,研究 TSP 浓度与诸影响因素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制订综合治理方案,有效地控制 TSP 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用数量化理论研究 TSP 的时空分布,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一、影响因素及其调查方法有关研究表明,TSP 与环境类型、时间和气象等三个因素密切相关。环境类型因素:区域的环境功能不同,TSP 的污染源构成、源强、排放高度以及排放规律也不同。如商业区以排放高度为10米  相似文献   

12.
宣化城区大气TSP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宣化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评价了宣化城区非采暖期和采暖期TSP污染的现状,分析了TSP污染的日变化特征.根据X荧光分析测定的TSP元素成分,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TSP污染的来源.宣化城区TSP在非采暖期以冶金行业排放为主要来源,采暖期则以燃煤为主要来源.最后,针对污染物来源提出了城区TSP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主动采样技术历时一年连续采集大气TSP样品,利用GC-MS分析测试TSP中16-PAHs的质量浓度,分析大气TSP中PAHs的浓度变化特征,成分谱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成都TSP中PAHs浓度范围为15.75~295.63 ng/m3,年平均浓度及标准偏差为82.16±53.31 ng/m3,在Spearman相关检验中TSP中PAHs浓度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855,TSP中PAHs与TSP质量浓度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186,全年大气TSP中PAHs浓度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影响郑州市大气TSP浓度诸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郑州市大气TSP浓度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了影响TSP浓度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灰色GM(1,N)模型,运用弹性分析理论分析了各影因素对TSP浓度的贡献大小。经过两者分析,提出了控制和治理TSP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部分路段采集TSP浓度、气压、温度、分车型车流量、区段车速、信号配时等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小型车交通量,大型车交通量,拖挂车交通量及区段车速对TSP浓度的影响,建立起TSP浓度与上述交通变量的函数关系,并通过AIMSUN交通仿真软件以及基础采集数据,建立军工路路网,模拟四种交通拥堵状况(重度拥堵,中度拥堵,轻度拥堵,基本畅通)的产生和消散过程。综合分析路段交通拥堵对道路TSP排放和分布的影响。分析整理得出道路TSP小时排放总量和拥堵程度成正比关系,且TSP污染主要集中在车辆拥挤怠速的部分,车辆拥挤排队的队尾部分是TSP排放源强最高、源强增长最快的区域,增长率达到240%~290%。  相似文献   

16.
呼市城市大气TSP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呼市城市大气TSP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 ,对其 1996年以来的污染变化状况及污染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并采用 3年移动平均法对呼市TSP历史数据进行了平滑 ,然后构建了呼市城市TSP污染预测模型 ,并对 2 0 0 7年呼市城市TSP污染进行了预报。最后 ,提出消除呼市大气TSP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大气中TSP、SO_2、NO_x、CO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大气中 TSP、SO2 、NOx、CO浓度的日、月、年变化规律以及 TSP、NOx 浓度和车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SO2 浓度与温度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NOx 浓度和车流量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TSP与 NOx、CO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机动车尾气烟尘及行驶引起的扬尘 ,将是 TSP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郓城县一年来的TSP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论述了TSP四季变化规律与某些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LNG接收站建设期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及PM10的含量,并分析了PM10在TSP所占的比例。结合LNG接收站建设期施工现场情况,分析了TSP污染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文中提出的几种防治措施后,TSP值明显降低,文中提出的几种防治措施有效的控制了LNG接收站建设期TSP污染。  相似文献   

20.
宣化城区大气TSP浓度分布预测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宣化区燃料消耗量和TSP直接排放量 ,统计出全区TSP排放总量。在明确了排放源参数和气象参数的前提下 ,利用ISCST3模型模拟预测TSP浓度空间分布。各受体点的TSP夏季平均浓度值有 2 0 6%超二级标准 ,冬季平均浓度值有 3 4 9%超二级标准。烈士陵园的污染状况明显好于区政府 ,而区政府则明显好于焦化厂 ,焦化厂的全年TSP月平均浓度均超二级标准。通过对TSP污染原因进行分析 ,针对宣化区的特殊情况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