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孔分子筛SBA负载CuO纳米颗粒去除H2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SBA-15负载CuO纳米颗粒的复合介孔材料(SC),使用氮吸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SC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C对H2S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C仍为介孔材料,超声处理会使CuO纳米颗粒更均匀地分散在主体材料孔道内;SC具有六角形长程有序性,说明辅以超声处理的浸渍方法可维持介孔材料的高度有序性;CuO纳米颗粒主要存在于载体孔道内;脱硫反应后的试样(SC-E)仍保留六角形特征,与SC相比介孔有序性降低;当Cu质量分数为3.23%时,SC的H2S穿透吸附量高达278mg/g。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动态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12,(2):122+172
一种低温分解挥发性有机物的新型非均相催化剂Chemical Engineering,2011,118(11):12日本东京技术研究院化学品研究所的YukiTaniguchi教授开发了一种新型催化系统,可采用常规催化剂在比所需温度更低的温度下分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子液体负载相催化剂(SILP)由离子液体饱和的硅胶及分散态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3.
郝旗  余静  袁率  朱顺利  王博  邱海浪 《化工环保》2017,37(3):340-345
以硝酸浸取废无汞碱性电池极性材料,再加入硝酸铁及蔗糖生成前驱体,最后通过焙烧制得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优化了酸浸和焙烧条件,采用FTIR和DTA-TG技术研究了前驱体的形成和热解过程,采用XRD、FTIR、TEM技术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锰锌铁氧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废无汞碱性电池极性材料酸浸的最佳条件为H_2O_2加入量3%(w)、液固比10 mL/g、稀硝酸浓度4 mol/L、浸取温度40℃,该条件下浸取10 min锰和锌的浸出率均可达100%;所得前驱体为葡萄糖酸盐,其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2 h;最佳条件下所得锰锌铁氧体为尖晶石型Mn_(0.5)Zn_(0.5)Fe_2O_4,其颗粒为球形、大小均匀,且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聚苯乙烯(PS)/CdS核壳纳米颗粒表面包覆致密TiO_2层,制备出具有双壳层结构的PS/CdS/TiO_2纳米复合颗粒,考察了制备条件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利用甲基橙溶液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SEM、TEM、XR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微球单分散性良好,壳层包覆完整,厚度均匀。PS/CdS/TiO_2制备的适宜反应时间为12~18 h,适宜反应pH为7~9。PS/CdS/TiO_2较PS/CdS具有更为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柠檬酸钠作为络合剂,通过络合-电沉积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负载Ag光催化剂(Ag/TiO2NTs),通过FE-SEM和XRD等手段对Ag/TiO2NTs进行了表征。以偶氮染料甲基橙(MO)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Ag/TiO2NTs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柠檬酸钠可以有效调控Ag+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实现Ag纳米颗粒在TiO2纳米管表面的均匀负载。实验结果表明:以在n(柠檬酸钠)∶n(Ag NO3)=1、电流密度为0.4 m A/cm2、煅烧温度为500℃的条件下制得的Ag/TiO2NTs作为光催化剂(Ag负载量为1.97%(x)),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溶液p H为9的MO溶液,光催化反应120 min后MO去除率为86.53%;经过6次的重复使用,Ag/TiO2NTs催化剂光催化降解MO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
分别将纳米SiO_2及其改性物纳米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SiO_2(PVP-g-SiO_2)作为添加剂对聚氯乙烯(PVC)/聚苯砜(PPSU)共混超滤膜进行亲水化改性,并对其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O_2使PVC/PPSU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大幅增加,而添加纳米PVP-g-SiO_2质量分数达3%以上时纯水通量也增加;添加纳米SiO_2及PVP-g-SiO_2使PVC/PPSU共混膜的截留率、亲水性、耐污染性能及废水通量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与纳米SiO_2相比,纳米PVP-g-SiO_2对PVC/PPSU共混膜的亲水化改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冯静  陈洪林  张小明 《化工环保》2018,38(5):559-564
二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的形貌会影响其表面氧空位浓度和化学吸附氧的能力,研究其形貌对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尿素和活性炭介导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CeO2纳米颗粒,结果表明,改变尿素和活性炭的添加量会改变最终获得的CeO2颗粒的形貌,从而分别制得棒状、花状、立方状和球状的CeO2颗粒。将不同形貌的CeO2应用于水中草酸的催化臭氧氧化反应,结果表明,CeO2纳米花(有序棒状结构)具有最好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加入0.5 g/L CeO2纳米花,反应90 min后的草酸去除率达98%,较单独臭氧氧化提高63个百分点。加入10 mmol/L叔丁醇后,CeO2纳米花的催化作用被完全抑制,证明其催化臭氧氧化为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含锌废催化剂为原料,经酸浸、除杂、锌粉置换、合成等工艺制得碱式碳酸锌,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制备纳米氧化锌。考察了酸浸工艺硫酸溶液含量和液固比(硫酸与含锌废催化剂的质量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对纳米氧化锌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0%、液固比为5的最佳酸浸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2%;在最佳煅烧温度为400℃的条件下,氧化锌质量分数大于95%,比表面积大于50 m2/g;纳米氧化锌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小于50 nm。  相似文献   

9.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6,26(4):347-347
德国危险评估研究院(BfR)对使用一种含有纳米颗粒的家用喷雾剂提出了警告。这是首次对基于纳米技术的产品实施的召回。在2006年3月,德国毒物控制中心接到的约100次报告称,人们在使用了一种名为Magic Nano的表面清洗喷雾剂后,出现了咳嗽、发烧、头痛等症状,有些人还因肺部水肿而住院。这种喷雾剂被设计用来处理玻璃及陶瓷表面,使它们能防水、抗污、易于清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使用FTIR、XRD、气体吸附仪等表征了n-HAP的物相及微观结构,并研究了n-HAP对模拟含Pb2+废水中Pb2+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HAP粒径为24.39 nm,比表面积为53.50 m2/g,孔体积为0.32 cm3/g;n-HAP对Pb2+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溶液pH(小于6.5的实验范围)的增加而增大,随初始Pb2+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n-HAP对Pb2+的吸附较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更适合描述n-HAP对Pb2+的吸附热力学行为,Pb2+在n-HAP上的吸附符合单分子层吸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含六价铬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快速搅拌后,高温陈化,洗涤、烘干制得磁性固体颗粒;配制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溶液,将磁性固体颗粒放入配制的絮凝剂溶液中,高速搅拌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使磁性固体颗粒快速沉淀,将沉淀物烘干后得到改性磁性颗粒;将改性磁性颗粒加入到含六价  相似文献   

12.
以Na_2SiO_3为原料、聚乙二醇-2000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制备SiO_2微球,再以其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负载零价纳米铁,制得Fe/SiO_2复合材料。采用SEM,FTIR,XRD技术对Fe/SiO_2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Fe/SiO_2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铁以毛绒状负载在SiO_2微球上。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5、n(SiO_2):n(Fe)=2、老化温度为7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Fe/SiO_2复合材料在25℃时处理Cd~(2+)初始质量浓度为35 mg/L的模拟含Cd~(2+)废水,Cd~(2+)吸附容量为28.10 mg/g。Fe/SiO_2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作用较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再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生物炭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材料(Ni/Fe/BC),运用FTIR,SEM,XRD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将该材料用于水中1,1,1-三氯乙烷(TCA)的去除。表征结果显示,生物炭具有良好的空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防止纳米铁镍双金属颗粒的团聚。实验结果表明:Ni/Fe/B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生物炭、Fe、Ni的质量比1∶1∶0.01;在TCA质量浓度200 mg/L、Fe加入量1 g/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时,Ni/Fe/BC对TCA的去除率达99.2%,与未经生物炭负载时的39.1%相比显著提高;生物炭通过吸附TCA使TCA与双金属的接触增多,而铁腐蚀产生的氢被吸附在镍金属表面形成活性氢自由基,促进了TCA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合成法将Mn O_2包覆于纳米Fe_3O_4的表面,制备出纳米Mn O_2/Fe_3O_4,并将其用于含镉溶液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纳米Mn O_2/Fe_3O_4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6.0、吸附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镉离子去除率由使用纳米Fe_3O_4时的3%增至使用纳米Mn O_2/Fe_3O_4时的96%;在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50 mg/L、纳米Mn O_2/Fe_3O_4投加量为4 g/L、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6.0、吸附时间为1 h的条件下,镉离子去除率达78%,吸附量为9.7 mg/g;经5次重复使用后,纳米Mn O_2/Fe_3O_4对镉离子的去除率仅比首次使用时降低了10百分点,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化工环保》2014,(6):547+556+560+580+594
一种用于光降解全氟有机酸的掺杂二氧化钛炭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光降解全氟有机酸的掺杂二氧化钛炭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掺杂二氧化钛炭铁复合材料是将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羟基铁固定在颗粒活性炭上,然后将该材料加入到全氟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型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生物膜反应器(EGSBBR)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在不添加硫酸盐的条件下,运行30 d后系统产甲烷成功启动;随后逐步提高硫酸盐质量浓度至100 mg/L,运行71 d后系统COD去除率和SO42-去除率分别达98.1%和74.7%,甲烷产生量为470.7 mL/d,成功实现了同步产甲烷-硫酸盐...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淀粉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并用于溶液中Pb2+的去除。采用SEM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初始Pb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球体间主要呈链状连接,不仅保持了纳米零价铁的特性,且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 7.0、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0.8 g/L、初始Pb2+质量浓度50 m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b2+去除率为93.17%、吸附量为47.27 mg/g。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沸石负载纳米TiO_2催化剂和蒙脱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吸附剂,结合传统处理技术,构建了"絮凝—预氧化(Fenton氧化)—沸石负载纳米TiO_2催化臭氧氧化—蒙脱土载负纳米零价铁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考察了影响COD去除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加量1.0 g/L、臭氧通入时间5 min、吸附剂投加量5.0 g/L、吸附时间4 h的最佳条件下,COD从原水的4 032.60 mg/L降至37.03 mg/L,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80℃下,出水回用配制的压裂液黏度为4.4 mPa·s,高于自来水配制和压裂返排液配制的压裂液,耐温性有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利用离子液体进行办公废纸脱墨脱色的方法;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废纸制造轻质隔音抗震人造板的方法; 专利名称:用稻草制浆造纸的废弃物制造复合颗粒肥的方法;专利名称:废旧稻草纸制得的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 (n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Fenton法等技术联合,形成具有各自优点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