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对海洋的塑料污染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世界各地对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状况,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动物、渔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塑料废弃物污染的防治等问题研究的概况。详细讨论了有关研究方法、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源头政策调控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贵红  王华 《环境工程学报》2008,2(8):1103-1109
把城市居民固体废弃物源头调控政策、居民的废弃物分类行为与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系统看成动态演化的反馈系统.在固体废弃物从量收费政策和法规政策影响下,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废弃物管理的行为对整个废弃物管理系统的动态影响.用开发的昆明城市同体废弃物系统动力学模型对3种设定的政策情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要实现同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源头上通过收费和法规等政策促使居民参加到废弃物管理系统中,注重提高资源化和无害化能力的同时,要加强源头减量和回收的力度,减少废弃物的非法处置.  相似文献   

3.
对生物膜填料塔 液相生物处理的组合系统净化低浓度甲醛废气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对甲醛废气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系统,甲醛净化效率提高35%以上,甲醛生化去除量增大50%以上.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甲醛在生物膜上的生化降解反应为慢速生化反应,需要采取强化甲醛液相生化降解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的措施,来提高废气中甲醛的生物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医疗垃圾是一种对环境危害极大的危险废弃物.用一种固定炉排炉热解焚烧系统,对广州市部分医院的医疗垃圾进行了热解焚烧及尾气净化试验,并对焚烧工况、烟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含量及灰渣的灼减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时炉膛平均温度在850℃左右,二燃室平均温度在1000℃以上;尾气中CO、NOx、HCl和SO2浓度分别为:71mg/m3、125 mg/m3、27.8 mg/m3和21 mg/m3,灰渣的灼减率为2.7%.均远远低于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5.
黄粉虫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虫蜕、死虫和蛹壳等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制备成黄粉虫壳聚糖并用于养殖废水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废水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采用黄粉虫壳聚糖与Fe2(SO4)3复配,对养殖废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较优的处理条件为:养殖废水250 m L,壳聚糖15 mg与5 m L 2%Fe2(SO4)3复配,定容至1 L(p H为中性)。该复配体系对实际养殖废水的絮凝率达93.2%,对总悬浮物、氨氮、总有机碳、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5%、75.60%、73.14%和41.92%。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修复氮、磷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去除氮、磷一直是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鉴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存在的操作难、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利用水生植物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净化水质上.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机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在不同植物种类开发、植物组合优化以及植物的净化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PH3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2 和Pd2 为催化剂的吸收液对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配比、混合气中O2浓度、PH3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与PH3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2 与Mn2 的质量比为1:4时可获得较佳的净化效果;随着混合气中O2浓度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20~75℃内,低温对PH3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初始浓度和低气体流量均有利于PH3的净化;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催化氧化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于评价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小型环境模拟舱系统.系统以滤纸为净化材料载体,乙醛及丙酮为污染物,经过验证,空白实验及环境舱平行性良好,具有评价各类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的潜在应用价值.本实验应用此环境舱评价了2种二氧化钛光催化剂、2种超支化聚酰胺PAMAM-NH2及1种市售复合型空气净化剂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经过24 h净化后,二氧化钛光触媒在自然光条件下对乙醛及丙酮的净化效率为12.2% ~ 34.5%;超支化聚酰胺对乙醛的净化效率为35.2% ~48.1%,对丙酮无净化作用;复合型空气净化剂对乙醛及丙酮的净化效率为15.7% ~32.2%.  相似文献   

9.
由南京连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复合型炭化炉,在溧水点火成功。该炉利用反火技术,使城市垃圾、秸秆等农村废弃物迅速炭化,并产生可燃气,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中国每年产生2.5亿t垃圾,7.4亿t农村废弃物,如用该种炭化炉处理,每年可产出1万亿m^3清洁燃气和1亿t生物质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一、海洋倾废现状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液体废物处置率直线上升.同时,由于沿海地区人口迅速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污水排放量增长,污水系统的负荷日益加重.此外,沿海地区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量液体废物也需排海,新的有机化学品的合成与大规模应用,使这些废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对受纳水体产生威胁.据统计,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垂直流模拟人工土柱上种植不同的花卉植物,研究了垂直流花卉人工湿地对污水COD、BOD5、TN和TP的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5种陆生花卉,甚至鲜切花卉对化粪池污水有比较好的净化效果,它们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到92.04%以上,对TP的去除率甚至可达到97.77%以上.而且种植花卉植物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要好于不种植物的对照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2.
金属矿山粉尘净化一直是深井空气环境治理的技术难题,为解决单层纤维栅并列插板结构体积大、孔隙率高等问题,在毛细管润湿效应产生水膜的净化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湿式密集纤维栅净化机制的物理模型,利用等效假设推出了湿式密集纤维栅的过滤净化效率式。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密集纤维栅净化效率的影响。根据分级净化效率的实验结果对理论效率公式进行了量纲一的修正,应用湿式密集栅纤维层过滤实验系统进行粉尘净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湿式密集纤维栅在实验最优组合情况下对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净化效率可达92.36%,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环冷却水旁路净化含油水的模拟装置,研究了旁路流速、各次料水比、旁路吸附塔填料换料时间间隔、吸附塔填料填装形式、系统温度对系统含油水浓度达标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化达标时间随旁路流速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旁路流速为1.68 ×10-3 m/s时,净化达标时间最短;选择适当的各次料水比1/2 400,保证较短的净化达标时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换料时间间隔为△tn+1=1.2nh时,较其他方式更有效合理;吸油填料的填装形式为混合式,系统运行温度为35℃时,净化达标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碳源组合型生态浮床系统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水生植物,结合水下空间与水面景观,构建集成脱氮技术的新型立体组合式生态浮床系统用以地表水体中氮的脱除以净化水质。立体生态浮床运行2个月之后的结果显示,NH3-N、TN和CODM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77%、95.51%和77.75%,本浮床具有较高脱氮能力,水体净化效果明显;同时,整个生态浮床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原水分别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池2和池5中分别鉴定出6种和8种主要氨氧化菌谱带,位于系统中部的玉米芯和稻草表面微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较高;稻草和底泥中氨氧化菌的谱带种类最多。与池2相比,池5中除了存在共有谱带外,还存在特有谱带h和j带,表明可能有特殊氨氧化菌群的存在。本组合型生态浮床具有同步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并能促进水生态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5.
油田废弃物中污染物数量众多,对环境危害较大,需要对其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识别,以便有重点的监管油田废弃物.采用化学品评分排序模式(SCRAM)对油田废弃物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针对SCRAM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SCRAM进行了修正:在总分计算时增加了检出率和检出浓度2个因子,并且使用几何级数法定义检出浓度的5级赋分标准.在确定油田废弃物中污染物的初选名单后,应用修正SCRAM对液态废弃物、固态废弃物中直接检测以及使用浸出毒性法检测的污染物进行排序.通过对比SCRAM修正前后污染物排名的变化,论证了模型修正的必要性.最终得出54种油田废弃物中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在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海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内外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将人口、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纳入一个综合系统,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入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中,构建了以系统动力学(SD)模型、状态空间评价模型、多目标规划( MOP)模型为主,以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曲线回归模型等为辅助手段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复合系统(以下简称复合系统),并选取渤海湾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复合系统在渤海湾的应用,定量评价和预测渤海湾的承载状况,为海洋开发与管理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评价和决策支持的技术方法,促进中国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采用电厂废弃物粉煤灰对未脱水污泥改性,经过改性的污泥比阻降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藻菌生物膜是一种高效共生系统,对污水的净化兼有藻、菌的协同作用,因此在降解机理上与生物转盘或活性污泥法不尽相同。就其高度集中的净化空间和净化时间而言,又异于氧化塘或氧化沟。生物膜上大量的菌来自活性污泥,它们对炼油污水主要毒物石油、硫化物、酚类化合物和氨(铵)氮化合物等的氧化分解,早已为众周知。在直观上,藻类是生物膜的主体结构。藻类对上述毒物的综合去除,截今虽极少报导,但氮磷、有机物和其它毒物的净化,资料却十分丰富。自Wahbeh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废弃物成分灰色预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废弃物成分的预测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1984年生活废弃物年清运量已达3757万吨。如何科学妥善地处理这些载有多种致病菌和有害物质的生活废弃物,合理地开发其中可再利用、再循环的资源,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事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具有化害为利、服务当代、造福子孙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城市生活废弃物成分的科学预测,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内容之一,是制定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城市生活废弃物的产生及其成分变化与社会中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电子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论述了电子废弃物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其来源及危害,并结合回收,处理和清洁生产,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电子废弃物污染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