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依法治国无疑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开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WTO基本原则与法制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深入浅出地论述了WTO对西部开发的影响、风险及机遇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 ,西部大开发一定要搞好规划。研究制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 ,遵循客观规律 ,充分考虑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增强科学性。温家宝说 ,西部大开发一定要有新思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努力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按科学规律办事 ,对西部开发的重大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入开发的主战场 ,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温家宝同时还要求在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3.
选择"十一五"末期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的视角出发,利用上述三大经济区所涵盖的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采取Onestep-System-GMM方法对动态面板趋同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三大经济区在2000-2009年之间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质,并计算出大致趋同速度。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条件趋同特征,趋同速度大约为-3.3%-2.0%,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出现了缓慢的趋异。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且西部地区投资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的滞后一期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初始经济状态和教育事业费支出对当期经济增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促进西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深化推进的关键,而在保持物质资本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大教育及人力投资的比重则可以有效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5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各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水平怎样?西部大开发是否显著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差异?哪些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模型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一是通过构建包含了社会、经济、科教与文化、对外开放和资源与环境五大类25个分项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使用从1997到2013年31个省市的指标数据,并计算出综合评价值来考察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地区各个省份整体发展的影响。从评价值排名上来看发现只有重庆、陕西、四川和内蒙古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提升明显,而新疆、宁夏和青海发展差距还在拉大,其他省份排名变化不大。从分类指标来看,西部地区整体上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与生态提升较为明显,说明中央对于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环境与生态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二是选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这三个主要政策作为计量模型的政策变量,分别考察西部大开发整体和分项政策对于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系统GMM方法估计整体西部大开发整体政策效应,以2000年前后对比,政策实施对GDP增长率的提升并不显著,综合发展水平也没有收敛。而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DID估计分项政策,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入和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提升综合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税收优惠提升相对较弱。本文建议:在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继续对西部地区予以倾斜,特别是建设西部地区通往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大通道;培育和完善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较少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加强对于西部落后地区、偏远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加强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5.
西部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设想,进一步指出西部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生态环境经济策略,才能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基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强调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西部地区一定要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务求西部大开发有一个良好开局。朱基说 ,西部大开发要认真总结和汲取过去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经济教训 ,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他说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是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集中力量抓好一批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重要工程 ,就可以有力地带动经济发展全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漠绿色等生…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以来,国家每年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从2000年至2005年底,西部开发累计开工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近1万亿元。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变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国家将继续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2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1654亿元。  相似文献   

8.
石油资源开发与资源地经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央 2 0 0 0年初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矿产资源开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 ,在关于西部开发的政策宣传和学术讨论中 ,却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是夸大矿产资源优势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的刺激作用 ,二是怀疑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能否实现西部地区“地兴民富”的目标。这两种倾向均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思考。第一种倾向错误的根源 ,首先是忽视了矿产资源评价的“产权原则” ,即资源所有权、开发利用权以及资源收益权的制度安排是评价一种自然资源是否为地方性优势资源的基本前提 ;其次 ,未能正确认识矿产资源对于地方经济的激励作用从…  相似文献   

9.
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而屏障作用显著.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对过去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进行回顾和总结,辨析其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今后西部国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年)主要是开发带动治理,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前(1978-1999年)逐渐由开发转变为以保护为主,西部大开发十年期间(2000-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②在空间上,通过自然保护区设置、生态移民、财政转移支付和差别化的生态环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③在各项政策和工程实施下,西部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得到明显缓解,同时,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在生态环境治理、全社会参与、环保投资等方面探索出诸多成功经验;④生态环境政策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态环境建设多以各个部门主导,缺乏统一规划和政策协调,有些政策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生态补偿政策缺乏总体还需进一步完善,环境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反馈环节还较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特点与生态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西部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铱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与西部城市的发展概况,在与中、东部和全国城市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城市的城市化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特点,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西部城市发展的生态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十五年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实现了快于东部和中部的经济增长。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环境成本,评价西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环境效率。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偏低,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西部地区环境效率明显低于传统效率,经济增长付出了较高的环境代价。西部大开发以来传统效率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走势变化。西部地区省份环境效率在全国排名靠后,各省份的环境效率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其中重庆和四川排名不断提升,新疆排名逐步回落,内蒙古和广西在西部地区排名相对靠前且比较稳定,云南和陕西一直处于中间水平,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排名相对靠后。西部地区环境效率2000—2003年上升,2004—2010年不断下降,2010—2014年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环境效率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大,也低于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收敛性检验发现,西部地区各省份间的环境效率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间的环境效率差距逐渐扩大,与中部地区间的环境效率差距先扩大后缩小。本文同时采用了Tobit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环保投资力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存在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12.
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大开发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我国西部典型的社会经济后发展区域-贵州省为例,以区域关联度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旅游产业为突破口,分别从战略定位、口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等方面,初步研究了后发展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联系实际提出了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后发制人”的策略、措施和建议,认为创新制度和体制对后发展地区来说极其重要,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再造本地文化、形成品牌优势,寻求切入点,择优开发精品,注重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市场,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文化,实现观念转变等等,对西部乃至全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文化,实现观念转变等等,对西部乃至全国区域旅游产业发臀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正确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能对后续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而且还能对其他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借鉴。在此,利用1992—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合成控制法从西部整体和单个省份两方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净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就西部大开发对不同地区投入要素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净政策效应整体上来说不显著。但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后,分省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对内蒙古、重庆、陕西、青海和宁夏地区经济发展净政策效应显著,且对地区经济发展呈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大开发对广西、云南和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净政策效应亦显著,但对地区经济发展呈负向抑制作用;西部大开发对四川地区的净政策效应不显著。随后,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要素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对不同省份投入要素作用机制呈现差异化特征,但普遍上促进了西部地区开放程度的提升和固定投资的增加。对西部大开发净政策效应为正的地区来说,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较弱,且对于人力资源具有吸收作用;对净政策效应为负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强且对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挤出作用;对净政策效应不显著的地区,政府参与程度较弱,对人力资源挤出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未来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软环境"的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权力的界限,通过深化地区市场机制体制的建设与内地发达地区建立有效合作,构建长效援建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能力建设水平较低.所需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城镇供水)建设技术不能照搬国外或东部发达地区现有的技术.为了深入了解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与技术总体需求状况。开发适合中国西部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旋经济适用技术。论文对西部30余个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适合中国西部小城镇社会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的拟选经济适用技术,以期为技术开发和集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十大都市圈为中心的西部发展新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区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围绕城市进行西部大开发是开发理论与开发实践为我们提供的正确的开发思路。我们应当研究西部地区城市与城镇化的发展问题 ,总结规律 ,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制定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1 西部地区城市类型1.1综合性中心城市综合性中心城市的形成 ,一般都位于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 ,工业发达 ,人口众多的区域。具有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科技和教育中心的职能。西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所不同的是 ,由于西部地区面积广大 ,中心城市数量相对较少 ,所以中心城市的幅射面都比较大。越…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相比差距仍较大,公共服务领域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以丽江市为例,分析了丽江过去30 a的经济包括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比较了其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纵向上丽江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横向对比全国其他地区和城市,在经济尤其在社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少数民族问题尤为突出。最后结合丽江的区域和旅游发展实际,讨论了今后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倾斜和定位,指出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定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支持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区规划和建设是这一定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中关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 ,我国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中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作用 ,与大开发中的若干战略举措的顺利实施及效果息息相关 ,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农民收入、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等问题 ,对其进行认真思考 ,明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使之相互促进 ,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内在统一和协调。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 ,它在农业生产系统流程中属于输入要素 ,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质能…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在给西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是否也导致西部地区成为"污染避难所"?鉴于此,本文选取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密集型产业部门,以中国各省份199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基于系统GMM的双重差分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会诱发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了判定,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传导机制进行了路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没有导致污染避难所,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区域转移滞缓现象;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污染避难所不具备显著的直接效应,但会通过环境规制强度、市场化程度、公众环保意识和劳动产出效率传导出显著的中介效应;虽然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市场化程度和公众环保意识传导的污染避难所促进作用,让西部地区具备成为污染者"乐园"的可能,但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劳动产出效率起到了更明显的污染避难所抑制作用,最终导致西部地区没有沦为污染避难所。但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深入,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劳动产出效率差距很有可能会渐渐缩小,导致其带来的污染避难所抑制作用逐步丧失。因此,设立合理的环境规制级差,从市场化程度和公众环保意识角度改善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投资环境,同时正确对待来自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避免西部地区在未来成为污染避难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制造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在这些约束条件下 ,西部大开发中制造业选择绿色制造模式是其必然要求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制造业实施绿色制造模式存在的障碍、提出了促进在西部制造业中实施绿色制造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中一些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基本理论,对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指出西部大开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