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条 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行为的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对劳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国家监督检查是俄罗斯劳动法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也是劳动者劳动权利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俄联邦劳动法典》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期间几经修订。新《劳动法典》(《俄联邦劳动法典》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四部法典式劳动法,因此,也可称为新《劳动法典》)是俄罗斯转制以来制定的第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共分为14编,424条。法典第五部分第五十七章专章(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了国家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3.
劳动部发布──《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工作,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的管理,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劳动安全卫生监察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监督检查的规定,劳动部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4月2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了重新修定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知《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以下简称三个《条例》)。三个《条例》是1985年颁布实施的。在深化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使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同时也赋于这一工作以更多更新的内容。现行的三个《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工作的要求。而且,《工会法》、《劳动法》已相继颁…  相似文献   

5.
加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访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本报记者晓讷日前,记者就《劳动法》颁布之后,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部门如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益及工会在《劳动法》起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颁布已经十年。《劳动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十年来,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大大加快,迄今为止,已出台50余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初步建立起以《劳动法》为核心的比较系统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国际上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劳动法》根据宪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法》对劳动者应尽义务也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等。对于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发挥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作用,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企事业工会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所属分厂、车间(科室)工会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或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第三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通过民主协商产生,经同级工会委员会批准,并报上级工会劳动保护部门备案。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由熟悉劳动保护业务、热心劳动保护工作的工会干部和…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修改《《劳动法》》的呼声很高,但作为一部法律整体上修改有其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首先启动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一般来说,行政法规和一般法律作为我国法律的两种表现形式,存在着位阶上的差别,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若《劳动合同法》由国务院制定作为一部较低效力行政法规,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劳动合同法》将成为由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部较高效力的法律。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劳动合同法》可以并且应该在内容上对不符合现实的法律制度进行纠正和突破,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制,弥补《劳动法》的不足。但这次《劳动合同法》只是在原来的框架内进行了细化,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4日,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的专家主要有: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董保华,上海市劳动局法律顾问室主任张宪民,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屠国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邹碧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薛文成、张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郭文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佩华,上海市劳动局法规处处长戴建平,上海市劳动局关系处处长杜可风,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处副处长余成斌,以及部分法院的法官代表。  相似文献   

11.
贯彻《劳动法》搞好安全生产本刊评论员1995年1月1日,开门第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开始实施。《劳动法》把我国现行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女职工未成年工保护、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法规纳入了法律规定,对延长工作时间做了限定,并规定了...  相似文献   

12.
《劳动法》使劳动者有了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充分体...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体系中一项基础的法律制度。但在我国国家层面的立法中,仅有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第三章对“劳动合同”进行过初步的规定。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已不能满足调整劳动关系的需要。此外,各省市自行出台的有关地方性法规,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造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地位的降低,易引发不同地域在法律规定与适用上的冲突与混乱。因此,制定一部具有国家级权威性、统一性和时效性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基础性劳动关系的需要,而且也为《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专门法的立法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从而为整个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在成立20周年之际,为加强劳动保障问题的研究,学会成立了四个专业委员会。10月20日,劳动法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其汇集了高校、法院、劳动保障局、工会、企联及专业编辑等各方面从事劳动法研究工作的人士。并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法律对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要求 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已有体现,例如在《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及一些相关的安全法律和法规等对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均有一些要求,其中《安全生产法》特别对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实施企业级的监督检查提出具体要求。如《安全生产法》中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相似文献   

16.
劳动法及其由来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石美遐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有时也可以专指一个国家的劳动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法律体系上讲,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世界各国中,颁布劳动法典的国家约...  相似文献   

17.
微型调查今天是《劳动法》实施3周年的日子。3年前,《劳动法》的实施使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3年过去了,《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构成的劳动法律体系已见端倪,而人们对《劳动法》是否仍在关注呢?《劳动法》是否已走进千家万户,是否已走近每一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 为保证《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对违反《劳动法》行为进行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人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的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条 用人单位未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按每名劳动者每延长工作时间一小时罚款一百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五条 用人单位每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三小时或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三十六小时的,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按每名劳动者每超过工作一小时罚款一百元以下的标准处罚。 第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之一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相似文献   

19.
《安全》1995,(1)
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体系完备、专门调整劳动关系、具体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劳动法;从全世界范围看,1802年英国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是第一部劳动法;1907年的《法国劳动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劳动法;俄国1918年,由苏维埃政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请。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85条的解释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与“权利被侵害之日”在字义的理解上是不同的(参见拙作《关于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几个问题讨论》,《中国劳动》2004年第7期)。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人们对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起算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致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不同审级的法院)出现完全不同的处理结果。本文拟就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起算时间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