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明确正念对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高应急疏散效率,构建包含应急正念、风险感知、自我效能、掩蔽效应和应急疏散行为的概念模型,基于调查问卷结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念、风险感知和自我效能对应急疏散行为存在正向影响,正念通过风险感知和自我效能对应急疏散行为产生部分中介效应;掩蔽效应在自我效能影响应急疏散行为过程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正念通过风险感知能力提高自我效能,进一步对应急疏散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情绪及压力,增强个体自信程度及风险感知能力,提高应急疏散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和控制群体突发事件,研究群体突发事件极端化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研究法和典型案例分析,从群体突发事件极端化的参与者情绪、围观者行为、信息传播、政府应急水平4个维度中提取14个极端化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首先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分类;其次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进行排序,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构建群体突发事件极端化的影响因素层级结构网络模型.结果 表明,多层递阶的影响因素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建立群体突发事件极端化的影响结构,其中政府应急水平因素组所占权重最高.  相似文献   

3.
正在突发事件中,经常会伴随某些谣言的传播,威胁公共安全。对于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应及时关注,即时处理,防止其演化成为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若不能及时有效应对,很容易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控制和切断突发事件的谣言信息传播,是十分必要的。《谣言传播规律与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一书根据谣言传播的规律,探讨了突发事件中应如何有效阻止谣言传播,并且减少谣言影响。全书共8章,第1章是绪论,对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及应对状况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2章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研究了谣言传播的规律及影响,包括复杂网络、均匀网络、无标度网络和加权网络等多种情况;第3章从谣言传播参数角度研究谣言传播规律及影  相似文献   

4.
为更深入地剖析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对冲规律,基于多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人群信息传播模型(agent-social-network model, ASN),该模型包括个体在进行行为决策时的理性及非理性判断因素、典型信息传播机制、个体决策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等典型要素;并结合2个真实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Monte Carlo方法设计传播模拟实验,探讨突发事件人群信息对冲传播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负面信息对冲有利于群体内响应人数的增加,必要情况下可主动构建信息对冲机制加速应急信息的扩散和响应速度;从众行为会降低群体的响应人数,需要在应急演练中特别关注社会公众的从众效应并避免其消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突发事件下面向公众的危机信息传播策略制定和推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大学生作为直接受影响方,既是危机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其传播者。大学生在突发事件情景下的信息传播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9所高等院校的303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利用离散选择模型识别影响大学生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在传播决策、信息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渠道上的选择概率。研究结果表明,一旦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大学生对外进行信息传播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校方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披露程度和对危机的处置措施将影响其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渠道偏好。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与旅游者信息搜索的关系,引入主观知识变量,分析两者间的影响过程。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构建调节模型,针对出境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旅游者主观知识在信息搜索及各维度与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与信息搜索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主观知识虽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对旅游者网络和传统口碑信息搜索与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路径,提高企业防控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风险能力,降低衍生灾害发生概率,在文献分析及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构建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对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模拟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动态过程。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主要受事件自身、媒体、相关企业监管层、相关企业执行层4个主体的共同影响,其中事件自身因素起效时间最早,相关企业监管层影响作用最大、维持时间最持久,相关企业执行层影响最直接。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过程,分析其传播机理和控制方法。鉴于不实信息的传播、澄清、隔离和控制过程与传染病传播及其通过疫苗、治疗和隔离等控制过程相似,将经典的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SI)传染病模型,优化转换成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传播控制的模型。综合运用控制论的相关知识,在现实操作中找出不实信息在不同人群间的接触转化率等影响传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应急管理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决策模型,并调整人群的接触转化率等相关参数,达到有效控制不实信息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系统地防控重大传染病,打破局部安全的僵局,建立宏安全视域下重大传染病防控模型。通过阐述局部安全到全面安全的转化,提出从全球视野认识重大传染病传播的宏安全新视角。结合安全事件的特征深入分析重大传染病的致因路径,得到传播过程中的4个关键节点和3个时间状态,明确宏安全视域下重大传染病安全事件演变发展及特征。从事故致因的预防角度确定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内外部2个影响因素,提出应急管理和响应机制2种防控策略,由此构建宏安全视域下重大传染病防控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在新冠肺炎防控过程中有较好的实用性,对探讨疫情防控的安全视角及逻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防控大学生危机行为的传播,减少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提出并构建大学生危机行为传播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结构、人物影响力、传受双方关系亲密度以及个体易感度对危机行为传播的影响,并对网络中危机行为传播风险水平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小世界效应越强的网络,危机行为传播越快,较小规模的网络前期行为传播速度快,但后期传播趋于稳定,较大规模的网络行为传播具有传播时间长、风险水平高的特点,网络主体的影响力、易感度以及双方关系亲密度的增大会提高整个群体的危机行为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从更微观角度分析人群疏散过程中疏散行为及路网设计对疏散效果的影响,基于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4·6”爆炸着火重大事故,构建多智能体人群应急疏散模型,模拟人群中个体群组、惯性、就近、从众、信息传播的行为决策及相互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群组行为会严重影响应急疏散效果,在疏散路网两端避难所附近会出现明显拥堵现象,在疏散路网设计和避难所选择时,应尽可能避免出现极端汇流路段或节点;在应急培训中,应告知群众减少群组行为。研究结果可为人群应急疏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ANP方法的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社区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特殊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开展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分析化工型社区事故危险性和应急特点,综合考虑社区事故应急能力的各类影响因素,构建化工型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网络分析法对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建立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并利用网络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将较好地考虑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反馈关系的特点,从而提高对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给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应急医疗床位共享提供理论依据,针对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应急医疗床位共享问题,阐述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应急医疗床位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运用Multi-Hub理论,建立应急医疗床位在城市群集中的优化网络模型,并分析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线性回归方法,对多出救点、单个资源、多受灾点的应急医疗床位共享进行优化与讨论,并采用排队分配原则进行应急医疗床位具体去向的落实。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ulti-Hub理论的应急医疗床位区域集中优化模型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线性规划应急医疗床位调配优化模型,对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应急医疗床位的共享具有优化和指导作用,能够提高突发事件下城市群应急医疗床位共享的效率,排队分配法能够在不超过医院容纳限度的前提下,保障应急救援的有序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燃气管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及效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灾害链演化机理对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构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网络和风险评估模型,并计算得出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度。为更准确地表达无传播路径的灾害事件之间的关系,将灾害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长度的最大值作为其最短路径长度,计算表明这种算法更符合灾害传播实际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燃气管线破裂灾害链风险分析,能够为燃气管线灾害风险控制措施和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燃气管线破裂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构建旅游安全事故演化网络,从旅游事故演化的角度分析旅游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及其演化过程;根据旅游事故发生的时序和相关程度将旅游安全事故分为4级,从事故节点的出入度、子网节点数和支链数进行分析,判断不同旅游事故的风险大小;此外,从不同结构演化链的角度,总结旅游事故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旅游...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灾后配电网应急抢修工作中损坏路网维护的协同效应,基于以往灾后配电网的单独抢修模型研究,提出路网-配电网协同抢修模型,并采用Benders算法对云南某地配电网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极端灾害背景下,配电网的恢复时间受到损坏路网的维护力量影响,随着路网的维护力量提高,配电网的恢复时间先逐渐减小后趋于不变。对于灾后配电网的应急抢修工作,除非路网受灾后完好无损,否则考虑路网的维护协同是必要的。研究结果可为灾后配电网维修与路网维护的协同优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在保证高效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考虑受灾民众行为,进而提高灾民对救援处置效果的满意度问题,结合行为运筹学相关理论和不公平厌恶理论,提出民众对于应急物资到达时间的风险感知度量模型,以及民众对于所得到的应急物资数量的公平满意度度量模型,构建基于灾民心理感知的应急物资多阶段调度模型,解决应急物资到达时间风险感知、物资分发数量公平满意度等多目标下的调配决策问题;设计基于蚁群优化思想的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了模型在提升灾区民众对于应急物资分发策略满意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关键基础设施(Critical Infrastructure, CI)系统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已有的应急能力研究主要是基于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评估,以此识别应急准备问题,但并未充分认知应急准备混乱,难以有效地挖掘应急能力不足。基于此,面向CI系统,从应急部门的角度采用混乱图挖掘应急能力不足,阐述特定突发事件情景下CI系统应急能力不足混乱图的构建流程。通过案例分析表明:CI系统应急能力不足混乱图可有效地反映应急准备混乱,并指导相关应急部门提升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