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2.
一般性问题     
X701 9801563脉冲电晕放电去除NO的反应途径研究/宫为民…(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化学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4)一367~372环信X一58 对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条件下去除NO的宏观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氧含量的氮气流中NO的脱除均同时存在氧化、分解与还原三条途径。气流中氧含量不同,起主导的反应也不相同.还考察了NH3气、H20蒸气等调质剂对反应途径的影响。NH3的加入有利于NO通过还原途径脱除,但同时导致生成NZO反应的加剧,而产生二次污染,由此说明NH3加入位置的重要性。水蒸气在等离子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晕放电去除NO的反应途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条件下去除NO的宏观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氧含量的氮气流中NO的脱除均同时存在氧化、分解与还原三条途径。气流中氧含量不同,起主导的反应也不相同。还考察了NH3气、H2O蒸气等调质剂对反应途径的影响。NH3的加入有利于NO通过还原途径脱除,但同时导致生成N2O反应的加剧,而产生二次污染,由此说明NH3加入位置的重要性。水蒸气在等离子体作用下产生氧化性物种,有利于NO的氧化脱除。本实验条件下加入气流量1%的水气即能使NO氧化脱除率增加20%左右。实验还考察了电参数(峰值电压、脉冲重复频率等)对NO脱除反应的影响。最后对本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机理进行推断,所得结果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烟气脱NO工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立维  松田仁树 《环境科学》2006,27(10):1941-1945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传化集团的荧光增白剂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新型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该废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新型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该废水的COD、BOD5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7%、80.5%和56.8%。  相似文献   

6.
提高一氧化氮(NO)的氧化效率对于提高生物法处理该类废气的净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在脉冲电晕条件下氧化废气中NO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峰值电压、氧气含量、气体停留时间和添加有机物等因素对提高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法可有效地提高NO的氧化效率,主要产物为NO2;室温条件下,当进气NO浓度590mg/m^3、脉冲频率50Hz时,增大峰值电压、气体停留时间和进气中的氧气含量可提高NO的氧化效率;在最适峰值电压15kV,气体停留时间5s时,NO氧化效率为20%;在进气NO中添加甲苯、乙醇后,NO氧化效率可增加至30%以上,甲苯的效果要好于乙醇。  相似文献   

7.
卷烟厂中存在很多醛,酮有害气体,会大大降低工作环境的质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高压直流上叠加高频电压交流脉冲的基础上调节可变电容改变电路阻抗的方法改进等离子体除异味装置。在高频高压脉冲电源下,利用可变电容与交直流叠加技术,产生高频高压快速上升沿的交流脉冲,改变负载回路上的阻抗,比较品质因数不同情况下产生的等离子,满足产生更佳低温等离子体的需求。经仿真实验结果和烟厂异味气体的成分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达到除异味的理想效果,使工作环境得到更大更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NO_x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利用前后沿陡峭的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分解有害气体NO_X,目前NO_X分解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从脉冲等离子体电学特性和实际应用两个部分综述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进展。关于脉冲等离子体电学特性,文中介绍了脉冲放电均匀性,并且对比了不同驱动电源的电气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电子密度等);关于脉冲等离子体实际应用,除了介绍在传统领域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进展,着重归纳了近十年来脉冲等离子体在环境VOCs治理领域的应用。总结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现状以及大气压脉冲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应用存在的难点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Fe2O3/ACF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2低温等离子体对过量溶液浸渍法制备的Fe2O3/ACF(活性炭纤维)催化剂进行了改性,运用BET比表面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同时,对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组分最佳负载量的质量分数为10.3%;N2等离子体改性最优改性电压为6kV,改性时间为3min;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空白ACF上NO转化率先升高再下降,而催化剂上NO转化率呈上升趋势.在NO体积分数1000×10-6、NH3体积分数1000×10-6、O2体积分数5%、空速10040h-1和反应温度240℃的条件下,催化剂3.7%Fe2O3/ACF和10.3%Fe2O3/ACF经N2等离子体改性后,其NO转化率(相对于未改性的)分别提高了16.43%和6.84%.N2等离子体改性催化剂提高了活性组分在ACF上的分散度,增加了ACF表面的含氮官能团,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SCR低温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处理渗滤液,研究了投加铁屑、电极间距和放电电压对去除垃圾渗滤液中COD和BOD5的影响。在电极形式为尖一尖式、电极间距4—6mm、放电电压36kV-46kV、废水体积71条件下对渗滤液进行放电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铁屑和升高电压可提高COD和BOD5的去除量;在放电电压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佳的电极间距。  相似文献   

12.
苯酚电降解过程中能量计算、火花放电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过程中的电压波形图及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降解过程中的能量计算问题,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产生火花放电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火花放电的方法。在其它放电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了泄放电路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新型产业化应用热脱附尾气处理技术,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含DDTs的热脱附尾气进行处理,考察了工艺参数如脉冲电压、脉冲频率、ρ(DDTs)和停留时间对DDTs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DTs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分解产物.结果表明,DDTs的去除率随脉冲电压的升高、脉冲频率的增大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进气中ρ(DDTs)的升高而降低,但去除量随进气中ρ(DDTs)的升高而增大.进气中的ρ(DDTs)为30.0 mg/m3,停留时间为10 s,脉冲电压为30.0 kV,脉冲频率为50 Hz时,DDTs的去除率为82.5%.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尾气中的ρ(p,p'-DDT)、ρ(o,p'-DDT)和ρ(p,p'-DDD)降低,ρ(p,p'-DDE)反而升高,另有微量的二苯甲烷、二苯甲醇、4,4'-二氯二苯甲烷、2,4'-二氯苯甲酮和1,1-双(对氯苯)-2-氯乙烯等分解产物被检出.研究显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等特点,可有效去除含DDTs的热脱附尾气.   相似文献   

14.
脉冲电晕放电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用高压毫微秒脉冲产生直接与废水接触的非平衡等离子体,能使屯染废水在处理数10秒内脱除颜色。对模拟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表明,当脉冲峰值电压达38kV时,脱 不受试样PH值影响,在处理40s后,脱色率达95%以上,当脉冲峰值电压较低时,脱色率与试样PH值有关,中性试样的脱色率较低,处理40s后脱色率在40-50%,而当PH〈4或PH〉7时,处理40s后脱色率最高也可达80%以上。试样中加入NaCl和Na  相似文献   

15.
微等离子弧放电催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钛为阳极的微等离子弧放电技术,研究了在模拟废水处理中放电催化效应及其机理,发现该技术对甲基橙有好的放电催化处理效果.甲基橙的脱色程度与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阳极电极面积等有关.在0.3mol·L-1的H3PO4电解液中,在峰值电压为550V、脉冲频率200Hz,占空比1∶180、阳极电极面积50mm×50mm条件下,20min内600mL、20mg·L-1的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实验结果表明,该放电催化体系具有协同效果好、能效高、反应器设计要求简单等特点,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高压太阳能电池阵与电子设备在等离子体环境中气体放电的毁伤机理,从而可运用于军事上的电子对抗、干扰及隐身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气体放电的几种基本形式,研究太阳能电池阵和电子设备在等离子体射流或等离子体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放电过程。结果高压太阳能电池阵在等离子体环境下易产生电弧放电现象,而电子设备在此环境下的毁伤主要是通过内部充电与外部充电产生的。结论在等离子体环境中,气体放电会对高压太阳能电池阵和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可以利用这种影响对空间邻域的探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气中电晕放电对水中苯酚的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新的去除水中有害有机分子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形成低温等离子体电晕放电,产生具有化学活性的粒子扩散到水中,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苯酚。实验测量了这种情况下的脉冲电晕放电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讨论了自由基捕获剂的存在对溶液COD的影响和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仪在吸收波长为210nm处测定脉冲电晕放电处理后的苯酚溶液的色谱图。  相似文献   

18.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活化纯CO2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对温室气体CO2的活化与转化分别考察了反应气体流速、脉冲电压峰值、放电频率对纯CO2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主要分解为CO和O2,另有少量积碳和臭氧产生;随着反应气体流速的增加,CO2转化率、CO产率和选择性降低;随着脉冲电压峰值和放电频率的升高,CO2转化率、CO产率增大,CO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污水生物处理中一种常见的有益微型动物——宿轮虫为对象,进行了应用消毒剂建立宿轮虫的无菌培养系的方法学研究.在对消毒剂次氯酸钠、甲醛及PreventolD7分别作用下的轮虫培养液中宿轮虫卵的孵化率和细菌密度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确保较高的卵孵化率为前提、通过多次的抑菌培养轮虫、使培养液中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亡、最终获得无菌轮虫的方法,即逐渐减菌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一次性灭菌方法相比,克服了传统方法在轮虫存活率很低的条件下进行无菌化的缺点,因此,可降低对消毒条件的严格要求并提高了成功率.运用逐渐灭菌方法,为确保约50%的卵孵化率,分别使用40μL·L-1甲醛和4μL·L-1 PreventolD7进行48h抑菌培养,经过4次对宿轮虫的抑菌培养,均获得了无菌的宿轮虫种群.实验结果表明,无菌化宿轮虫种群的繁殖速度与未经无菌化的宿轮虫种群相当.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填充式反应器中放电对四氯化碳(CCl4)的吸附、脱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放电作用下CCl4在反应器中的移动速度加快,穿透时间的从17min缩短到6min,脱附时间约从60min缩短至14min,反应器对CCl4的吸附能力显著下降;脉冲电压峰值越高,CCl4吸附一脱附速率越快,降解效率越高.载气成分对CCl4影响,在电压为50kV的条件下,分别以氮气和氧气作载气,CCl4的降解效率可达69.1%和97.6%;放电可对吸附剂起脱附再生作用,具有放电脱附速率快、工艺简单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