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oastal seawater of Mediterranean of Alexandria receives large amount of discharged waters containing industrial wastes, sewage, and agricultural and domestic drainage. Fluoride and some parameters were(chemical and physical) determined. The data gave indication that the content and the amount of the discharged water largely affec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astal wate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highly significant and the model was very fruitful, where the observed and calculated values were mostly concordant. This may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relation between fluoride content in coastal seawater and its content in the discharged water.  相似文献   

2.
运用平流输运扩散模型对大连市马栏河污水排海工程岸边排放和深水排放的海水水质进行预测,分析比较了两种排放方式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与同等排放量岸边排放方式比较,在经一级处理深水排放情况下,受纳污水水体的海水质量状况大大改善,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二类水质标准)的要求,混合区面积大大小于《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WKB4-2000)对混合区范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深圳市农业对水体的陆源污染包括农田化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排污等污染源出发,通过对农业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畜禽养殖业排污变化趋势分析,估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与深圳近海水体污染变化趋势间的关系。对相关数据分析表明:(1)深圳市农业化肥流失是深圳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成因之一,其在1994年之后对近海水体污染程度加大;(2)深圳市畜禽养殖业排污是深圳近海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成因之一,其在1997年之后对近海水体污染程度加大;(3)农业化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排污主要受农业用地面积、农业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企沙半岛近岸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及质量现状,笔者于2020年11月在企沙半岛近岸海域采集表层海水样品67份,分析海水的理化性质和6种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As、Cd、Cr、Cu、Pb、Zn的含量分别为(2.06±0.89)μg/L、(0.08±0.06)μg/L、(2.13±0.76)μg/L、(1.91±0.74)μg/L、(0.22±0.19)μg/L、(16.17±12.89)μg/L。与研究区近10年的数据相比,Cr与As有所增加,其他元素的含量大致持平或略有下降。重金属的分布范围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推断可能有不同的来源。研究区大部分海水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一类水质标准,少数符合二类、三类水质标准。影响水质的元素主要为Cu和Zn,水质综合指数结果表明,海水为清洁级。利用风险熵对海洋生物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u、Zn、As存在生态风险。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重金属含量与总磷、盐度有一定的关系。利用PCA-MLR模型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解析,得出船体涂料及废水、自然背景岩石风化、工业及养殖废水3种来源贡献率分别为41%、4...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019年春季的调查资料,运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鳌山湾沿岸的海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别使用相对和绝对限制法确定营养盐限制因子,采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其营养现状,并分析化学需氧量与浊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春季鳌山湾沿岸海水属Ⅰ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和溶解无机磷污染程度较低;(2)鳌山湾沿岸海水出现硅限制和磷限制现象,无氮限制现象;(3)鳌山湾沿岸未出现富营养化现象;(4)鳌山湾沿岸海水的化学需氧量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评估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及沿海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以辽东湾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指数对近岸海域水质环境进行了评价;基于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水平、经济产业结构等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贡献率。结果表明,大连和葫芦岛近岸海域水质环境显著优于辽河口附近的盘锦、营口和锦州;海洋功能区和海水质量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不同功能区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及内梅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沿海城市人均GDP和海水水质指数呈“倒U形”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海域开发利用强度能够累计解释海水环境质量变化的42.3%,经济产业结构能够累计解释海水环境质量变化的31.8%,海域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产业结构直接影响贡献率为16.5%,而自然地理位置与海域开发利用强度以及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的累计解释贡献率为58.9%。研究结果表明,围填海管控、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及沿海产业结构优化对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评价海域富营养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了浮游植物对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指示作用,并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对天津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水质基本属中营养水平,但某些站位在有些季节呈严重的富营养水平,并呈现枯水期和丰水期高,平水期低的特征,与化学指标的评价结果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特别是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盐,生物学指标更能正确合理地进行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近岸海域溶解无机磷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现场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磷(DIP)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营养盐结构,分析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并探讨了研究区域DIP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DIP的平均浓度为(0.008±0.006)mg/L,浓度范围为0.000~0.062mg/L,万宁小海海域是3个水季的主要污染区域;平水季研究海域DIP污染水平高于枯水季与丰水季;富营养化指数变化范围为0.00~3.94,平均为(0.21±0.46),总体上海南岛近岸表层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局部海域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9.
苯酚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生化耗氧量测试法,利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及海水物理化学组成条件,研究苯酚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苯酚在大连近海海水中的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Yt=L0(1-e-k(t-t0)),得出单位质量苯酚的完全生化需氧量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为一固定常数;天然海水温度升高,苯酚的生物降解速率相应增大,滞后期和半衰期相应缩短;苯酚浓度在本实验条件下对生物降解滞后期和半衰期的影响,在低温时表现较显著,随温度的升高,这种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0.
渔业养殖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微生物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桑沟湾养殖区海水及养殖水产品中17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高达52.94%,含量水平介于ND~32.48 ng/L。不同的鱼类养殖区域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含量差别较大,且浓度大小依次为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区>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养殖区>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养殖区。科普示范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最高浓度范围与牙鲆养殖区相近,而近岸码头非养殖区海水中喹诺酮类检出率和残留浓度最低,表明桑沟湾海水中抗生素残留可能受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桑沟湾养殖区鱼肉中喹诺酮残留量远小于国家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11.
海湾作为海水、水盆、邻近陆域及其空间共同组成的综合自然体,处于陆地和海洋之交的纽带部位,在整个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成为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的焦点,我国对海岸带管理与规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突出问题,特别是在海湾水环境污染管理和控制方面,尤为严重.本文提出在分析海湾水环境容量和人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利用点源和非点源的污染控制技术进行海湾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从企业清洁生产、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生态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调控;基于ICZM的角度,从法律法规、经济手段、行政监督、规划和区划、综合整治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提出海湾水环境污染管理对策,为海湾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分区达标控制法求解海域环境容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可考虑二维扩散的分式标控制法用于求解海域环境容量。引进贡献度系数将二维容量问题定义为线性规划问题,使各类水功能区在达到所对应的环境标准的前提下各排污口污染允许排放量之和最大。并给出了用二维扩散模型计算贡献质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山东近岸海域2020年7月-8月表层海水pH、温度、盐度、叶绿素a、溶解氧等数据,研究了夏季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分布特征及受控因素。结果表明:2020年夏季,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范围为7.76~8.62,平均值为8.12±0.11;莱州湾pH最高,渤海湾pH最低,在不同区域环境条件下pH的受控因素存在差异;夏季,渤海湾表层pH受径流引起的水团混合以及微生物对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的影响显著;由陆源营养盐输入引起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增强,是控制夏季莱州湾表层海水pH的主要因素;烟威北部海域pH受黄海冷水团影响明显,由温度、盐度控制的碳酸盐解离平衡过程对pH也产生影响;南黄海近岸海域pH除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外,部分区域还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MOPS[3-(N-吗啉)丙磺酸]为缓冲溶液抑制Fe(Ⅱ)的氧化,利用luminol化学发光法,研究了pH、MOPS加入量、luminol浓度、试剂流速、信号积分时间等参数在Fe(Ⅱ)测定中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OPS的加入能显著增大发光信号。测定中国近海中痕量Fe(Ⅱ)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缓冲液pH为7.2、MOPS添加浓度2 mmol/L、luminol浓度1 mmol/L、试剂流速3 mL/min、积分时间200 ms。本文以东海水为空白海水,测得方法检出限为116 pmol/L,测定线性范围为0.116~150 nmol/L。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污水排放规模为10万m3/d,COD浓度为50 mg/L的情况下,计算并分析了24 h连续排放、高潮时至落急、高潮时至低潮时3种排污时段下分别位于-4 m、-6 m、-8 m和-10 m 4个水深位置的不同污水排海方式情况下,污染物输移扩散对南通通州湾海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动力条件的不同,不同位置排放口的绝对影响范围也产生变化,且随着水深的增加,水交换能力越强,污染物影响范围越小;在排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时段排放时,污染物影响范围也不同,24 h连续排放对水环境影响最小,高潮时到落急、高潮时至低潮时时段排放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高浓度污染物扩散对近海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海水中铁元素含量的检测质量,更好地深入了解铁在整个海水体系的生物地球化学中扮演的角色,需科学地评定检测结果的分散性。文章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的理论,以浙江近海海水为例,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测得浙江近海样品中铁的浓度为5.2μg/L,扩展不确定度U=0.8μg/L(k=2)。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发现,利用该方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时,对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样品制备过程,尤其是萃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富营养化指数法在中国近岸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40多年来海水富营养化指数E定义的发展,进而整理了近10 a来应用富营养指数法评价中国近岸海域水质状态的富营养化指数E值,计算了我国Ⅰ、Ⅱ、Ⅲ和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所对应的E的最大临界值分别为:1.3、6、10.7和25;并阐明了河口近岸海域环境中海水产生富营养化E高值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指数E值的范围在0~137.84;中国近岸海域出现E的高值不仅与港口海湾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也与人为因素有关;人为排放的氮磷营养盐是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浙江近岸4个海域开展同步采样和观测,分析海水和沉积物中铬(Cr)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总Cr浓度范围为0.405~0.653 μg/L,Cr(Ⅵ)浓度范围为0.009~0.087 μg/L;底层海水总Cr浓度范围为0.426~0.638 μg/L,Cr(Ⅵ)范围为0.005~0.099 μg/L,海水中Cr形态含量分布与深度无相关性。沉积物中Cr含量范围为50~82 mg/kg,以残渣态为主;有效态Cr的含量大小依次为有机结合态Cr>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r>离子交换态Cr>碳酸盐结合态Cr;沉积物中水溶态Cr(Ⅵ)含量范围为2.99~11.71 μg/kg,小于0.02 mg/kg。上述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Cr污染,但水溶态Cr(Ⅵ)含量低,潜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沿海设施所服役的腐蚀环境分类,主要分为海洋大气、浪花飞溅区及海水浸泡区,并对其暴露于大气和不同海洋环境位置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海洋大气环境模拟采用干湿交替加速腐蚀法,或建立户外大气暴露试验台开展试验;海水飞溅区试验通过实验室建海水冲刷试验装置进行模拟试验,或在实际环境中建立腐蚀试验中心开展试验;海水浸泡环境模拟通过海洋工程深水试验池开展试验。本研究对于开展海洋环境钢结构设施的防护性能考核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对沿海设施的环境适应评估方法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Photo-produc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from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is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marine carbon cycl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is process in Chinese coastal system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 estuarine water sample and a coastal seawater sample from the subtropical waters in southeast of China. Water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natural sunlight and th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of CDOM as well as the DIC concentration were measured in the summer of 2009. The estuarine water had higher CDOM level, molecular weight and proportion of humic-like fluorescent components than the seawater that exhibited abundant tryptophan-like fluorescent component. After a 3-day irradiation, the CDOM level decreased by 45% in the estuarine water and 20% in the seawater, accompanied with a decrease in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aromaticity of DOM which was inferred from an increase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l slope parameter. The photo-degradation rates of all the five fluorescent components were also notable, in particular two humic-like components (C4 and C5) were removed by 78% and 69% in the estuarine water and by 69% and 56% in the seawater. The estuarine water had a higher photo-production rate of DIC than the seawater (4.4 vs. 2.5 μupmol/(L.day)), in part due to its higher CDOM abundance. The differences in CDOM composition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waters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er susceptibility of the estuarine water to photo-degradation and hence could also affect the photo-production process of D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