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废纸脱墨废水的活性污泥法深度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废纸脱墨水废水的活性污泥深度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一级絮凝处理后的脱墨废水适合于进行生化处理,用于处理脱墨废水的活性污泥在连续曝气72小时且不断提高脱墨废水BOD浓度至1109mg/L的条件进行培养,经培训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处理胶墨化废水的能力增强,脱墨废水经活化污泥处理后COD,BOD的含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浮选法废纸脱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纸脱墨后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研究了影响浮选法底纸脱墨的主要因素,即碎浆/疏解时间、pH值、浮选药剂、浮选时间和浓度等。在优化工艺流程和药剂浓度后,取得的技术指标为:脱墨纸浆的白度由未脱墨时的38%-40%提高到54%,纤维回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人们习惯随手将生活废纸当垃圾丢掉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 ,就是这种废纸 ,中国每年需要大批从国外进口。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 ,在上世纪 70年代是通过简单的蒸煮、疏解、打浆、洗涤后用于抄造或配抄卫生纸和低档箱纸板。到 2 0世纪 80年代废纸的回收率已达 2 5 %左右 ,少数厂家亦能生产脱墨浆。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一些大、中型造纸企业 ,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包括生产线在内的脱墨设备和技术 ,并对废纸脱墨剂和废纸脱墨设备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与创新 ,使我国废纸利用处理技术和设备装配水平得以全面发展。据专业人士介绍 ,废纸是造纸首选原…  相似文献   

4.
混凝气浮法处理废纸脱墨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达生 《轻工环保》1996,18(1):19-21
本文介绍了引进奥地利Andritz公司气浮装置处理废纸脱墨废水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以及取得可喜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山东省诸城市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成功地以工业规模 ( 1吨 /天 )制备生物酶脱墨剂 ,并在诸城市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30吨 /天废纸脱墨生产线上进行了用生物酶处理废纸脱墨纸浆的生产试验 ,以 1 0 0 %脱墨浆在 1 760 /30 0纸机上生产出合格的胶印新闻纸。这种生物酶脱墨剂生产的关键技术是筛选出产酶周期短、活力高、适应大型生产条件的优良菌种。生产中采用流程短、成本低、成功率高的固体发酵技术。试验表明 ,用生物酶脱墨属中性脱墨 ,具有防止纸张返黄、油墨脱除率高、白度好、纸浆滤水性好、减少废水…  相似文献   

6.
台“环保署”限制废纸进口香港制定新条例保护市民听觉用废纸制造再生纸,脱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比纸浆造纸还严重,而且台湾制造再生纸的原料都是从外国进口的废纸。“环保署”认为这是替别人打扫拉圾。考虑将限制废纸进口。台宣兰中兴纸厂因排放废水不合格,被“环保署”...  相似文献   

7.
高效内循环反应器的污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内循环好氧反应器处理废纸脱墨废水,结果表明,在高紊流、高剪切条件下生物活性污泥的粒径减小,使废水、生物污泥、空气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传质速率和污泥的比好氧呼吸速率(SOU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和COD处理效率可分别达35kg/(m3d)和80%.  相似文献   

8.
废纸回收的意义及脱墨剂市场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阐述了废纸回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脱墨剂的基本组成及脱墨工艺并对脱墨剂的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节能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节能监察效能,天津市信息和工业化稽查总队按照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工作部署要求,近期开展制浆造纸行业能耗专项监察。监察组现场查阅了2018年度产品生产台账及能源消耗报表、翻看了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在用机电设备台账等文件,核查了碎浆机、造纸机等主要耗能设备运行情况,依据《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31825-2015)核算企业脱墨废纸楽、非脱墨废纸浆、瓦楞原纸、箱板纸、涂布纸板共5种产品单位产品能耗数值。此次共对4家制浆造纸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其  相似文献   

10.
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改进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 ,将活性污泥法和流化床结合起来的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 ,兼有二者的优点。用于处理废纸脱墨废水 ,污泥负荷与容积负荷均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高 ,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 ,剩余污泥量很少  相似文献   

11.
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途径与技术研究发展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工业废水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废水处理技术及水质安全评价与管理技术是水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分析工业废水特点和阐述废水污染治理基本策略与途径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工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工艺优选方法、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废水污染治理思路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指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应实现以下5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即处理模式从不同种类废水混合收集集中处理向分类收集分别处理优先转变;研究开发从重视废水处理单一技术研发向同时重视废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处理工艺优化方法研究转变;水质有机污染评价从重视综合浓度指标向同时关注和重视“有机物特征指标”转变;废水排放控制指标从重视常规指标向同时关注和重视水质安全和综合生物毒性指标转变;工艺设计理念从“处理工艺”向“生产工艺”转变.   相似文献   

12.
农药废水的处理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农药废水治理技术方法,以草甘磷废水治理技术为例,列举了氧化法、吸附法、生化法对农药废水的治理效果,展望了新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法、高级氧化法和联合处理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氨氮废水排放导致的点源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低浓度氨氮废水和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折点加氯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化法,生物法,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膜一SBR法等。同时,讨论了上述方法在不同浓度氨氮废水中的应用条件与效果,并对今后氨氮废水处理方向做出了展望。对了解和掌握高、低不同浓度氨氮废水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制棉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和日化等行业,但废水量大,尤其是蒸煮黑液,色度高、COD值高和可生化性差,处理的工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一直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精制棉废水的来源及性质,重点分析和总结了精制棉废水的炉渣和粉煤灰、酸析、电解和高级氧化预处理技术,并对精制棉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和工程实践进行了概括总结.针对精制棉废水的来源和性质,对精制棉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含酚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含酚污水在我国水污染治理中被列为重点解决的有害污水之一 ,它具有浓度高、排放量大、涉及面广等突出特点。它的大量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含酚污水的各种处理技术 ,包括正在研究的各种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进行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对工业废水进行高效处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化学方法反应装置简单,反应效率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中国工业废水目前常用的电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絮凝、电渗析等内容,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可知,电化学法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较高,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电化学法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化学机械研磨废水产生量大但总体污染物浓度不高,回用潜力巨大,其处理及回用技术是芯片制造企业的研究重点。文章介绍了化学机械研磨废水来源、水质特征,概述并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化学机械研磨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以膜滤或电化学处理为主的处理及回用技术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淀粉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从而产生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废水,如不妥善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严重影响周围水体的功能。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泥砂、淀粉颗粒及高浓度有机物质,采用预处理方法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对于后续工艺的运行十分关键。本文总结了在淀粉废水预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城市废水资源化对于缺水城市或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城市废水资源化实践中面临的发展战略、立法、评价体系、水质标准、处理技术、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公众态度等方面的障碍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制定有关城市废水资源化的法规和政策、制定合理的回用水水质标准和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发展运行稳定且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将废水资源纳入整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