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锌粉对1,2,4-三氯苯的脱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凝子  邱罡  陈少瑾 《化工环保》2007,27(3):227-229
采用锌粉对1,2,4-三氯苯(1,2,4-TCB)进行了脱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40mL质量浓度为22.94m g/L的1,2,4-TCB水溶液中加入1.0g锌粉,反应24h时,1,2,4-TCB的还原率可达94.6%;反应16h时,试样中的Cl-浓度约为1,2,4-TCB完全脱氯所得Cl-理论浓度的30%;锌粉还原1,2,4-TCB的反应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进行,弱碱性条件下的脱氯效果最好,1,2,4-TCB的还原率达70%。  相似文献   

2.
钯/铁双金属对六氯乙烷的催化还原脱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钯/铁双金属对水溶液中的六氯乙烷(HCE)进行催化还原脱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饱和HCE溶液体积80mL、钯与铁质量比0.03%、钯/铁双金属质量3g、反应时间130min的条件下,脱氯率可达98.8%。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HCE及其脱氯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E的脱氯中间产物主要是四氯乙烯,四氯乙烯进一步脱氯的中间产物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采用重力分离-NMC(中和、混凝、吹脱)工艺处理对二氯苯生产废水,对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试验,选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静置分层时间50—60min,中和至pH7,PAM投加量50—75mg/L,空气流量10L/min,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60min。废水经处理后,苯和氯苯浓度可分别降至1.00mg/和1.10mg/L,且可回收90%以上的苯和氯苯。  相似文献   

4.
采用重力分离-NMC(中和、混凝、吹脱)工艺处理对二氯苯生产废水,对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试验,选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静置分层时间50-60min,中和至PH7,PAM投加量50-75mg/L,空气流量10l/min,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60min。废水经处理后,苯和氯苯浓度可分别降至1.00mg/L和1.10mg/L且可回收90%以上的苯和氯苯。  相似文献   

5.
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的脱氯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PCE)的还原性脱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零价铁、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双金属对P(=E的脱氯反应速率高于零价铁,镍-铁双金属对PCE的脱氯反应速率常数是零价铁的2.486倍;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可使PCE完全脱氯,零价铁在对PCE脱氯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三氯乙烯;增加金属质量,可提高PCE的脱氯反应速率;金属颗粒越小,越有利于PCE脱氯反应。  相似文献   

6.
氯乙酸母液氢解制氯乙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凤琴  牛吉相 《化工环保》1995,15(5):265-269
以氯乙酸母液和氢气为原料,开发了氢解制氯乙酸的新工艺。文中介绍了氢解了反应原理和工艺流程,并介绍了母液预处理,催化剂筛选及氢解反应条件等试验。中试验连续运转的结果表明,工艺路线合理可行,催化剂活性稳定,单程氢解产品产率达到94%以上,产品氯乙酸的质量达到行业标准,装置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铁系金属对氯代有机物的还原脱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还原法中铁系金属还原脱氯去除氯代有机物的机理及研究现状,概括总结了催化剂类型、两种金属的比率、氯代有机物种类、溶液pH、反应温度、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脱氯效果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肖骁  肖松文 《化工环保》2006,26(5):362-365
以锌粉为还原剂进行了聚氯乙烯(PVC)的机械化学还原脱氯(简称脱氯)探索研究,考察了球磨转速、球料比(磨球与试样的质量比)、锌粉与PVC质量比等对脱氯率的影响,并对脱氯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球料比33、球磨转速528r/min、锌粉与PVC质量比9;产物中未形成结晶性氯化锌,且锌粉被氧化成ZnO;行星球磨比搅拌球磨对PVC的脱氯效果好,球磨时间超过3h,PVC的脱氯率可接近100%。  相似文献   

9.
三维电极法处理氯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氯苯废水。研究了外加槽电流、停留时间、氯苯初始质量浓度、废水初始pH等对氯苯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加槽电流增大,氯苯去除率明显提高;停留时间延长,氯苯去除率提高;而废水初始pH和氯苯初始质量浓度的变化对氯苯去除率影响不大。在外加槽电流为2.0A、氯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200mg/L、停留时间为40~60min、废水初始pH为7的条件下,氯苯去除率达83%以上。并探讨了氯苯的电化学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
罗发榜 《化工环保》1994,14(2):107-109
气化法处理氯苯生产残液氯苯是大吨位的产品,在其生产中,氯化和蒸馏时有多氯苯和炭黑等生成,因而在分馏过程的后期,由塔底排出0.5%-1%的残液。该残液是粘稠的液固混合物,固体中含有炭黑及氧化铁,液体物是以二氯苯为主的混合液。残液主要成份见表1。苯的氯化...  相似文献   

11.
朱永安 《化工环保》1995,15(4):247-248,210
空气气提法处理含苯和氯苯的废水1前言苯和氯苯均为易挥发、难氧化、毒性大的有机化合物。目前,国内对含苯和氯苯废水的处理,技术上尚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在研究某化工厂对二氯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时,采用空气吹脱、活性炭吸附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含苯和氯苯废水的处...  相似文献   

12.
郭放云 《化工环保》1993,13(6):343-347
简介利用氯苯和漂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废气为原料生产KClO3,KClO4和BaCl2·2H2O的原理,工艺流程,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革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的情况。采用该工艺综合利用含氯废气,不但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耐用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酸洗废液非氯氧化法生产三氯化铁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运泉  田皓 《化工环保》1994,14(2):88-91
介绍了用酸洗液非氯氧化法制三氯化铁的工业试验情况,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选择出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75℃;反应压力100-200Pa表;反应时间3.0-3.5h。在此条件下,Fe^2+的转化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催化氧化法处理氯甲烷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催化氧化法处理氯甲烷废气,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催化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50℃、空速为4800h^-1、空气与氯甲烷废气的体积比为15的条件下,氯甲烷转化率和总烃转化率均大于99%,催化氧化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光气;催化氧化反应后尾气中的HCl用NaOH溶液作吸收剂的吸收效果较好;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用活性炭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处理氯苯和硝基苯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制的活性炭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对氯苯和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槽电流、停留时间对氯苯、硝基苯去除效果的影响。在槽电流20-25A、停留时间30min的条件下,氯苯生产废水中的氯苯质量浓度为3.3~109.9mg/L、苯质量浓度为13.1—395.7mg/L时,氯苯和苯的去除率分别在99%和97%以上,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在71%和92%以上;硝基苯生产废水中硝基苯、二硝基苯酚、对硝基氯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5—292.3,83.3—348.0,69.5—93.9mg/L时,硝基苯和二硝基苯酚的去除率分别在96%和99%以上,TOC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在90%和98%以上,对硝基氯苯在出水中未检出。  相似文献   

16.
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废刚玉石墨粉末和废铁屑作为电极,分别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和短程硝化一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短程硝化一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脱氮效果好于只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反应条件:废水初始pH为3.0,反应时间为70min,铁炭质量比[m(Fe):m(C)]为1.0:1.3,混凝pH为9.0。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工艺TN去除率为8.0%,短程硝化一铁炭微电解工艺NO2--N的去除率为57.0%,TN的去除率为50.0%。  相似文献   

17.
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出水为背景水样,考察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对硝基氯苯、四氯酞酸5种特征氯代烃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对2,4,6-三氯酚和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其次为1,2-二氯苯和对硝基氯苯,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95.7%和36.0%,最差为四氯酞酸,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仅为8.9%;臭氧对2,4,6-三氯酚和对硝基氯苯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对氯苯和1,2-二氯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四氯酞酸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真空脱氯法回收淡盐水中的游离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过程中,精制饱和盐水进入电解槽后,盐水中的NaCl约有50%被妥,出槽的淡盐水中NaCl的质量浓度一般在200g/L左右。正常生产条件下,淡盐水中游离氯的质量浓度在400mg/L以下。淡盐水在进入重饱和工序之前,必须经过脱氯工序,以除去其中的游离氯,主要作用是:防止盐水精制过程中螯合树脂和炭素发生氯中毒,减少对设备和管道的 腐蚀,节约重精制处理的费用,回收部分氯气,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9.
树脂吸附法处理对氨基苯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自制的NDA-99特种复合功能树脂处理对氨基苯酚(PAP)生产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吸附和脱附效果的影响。小试实验结果得出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量2.0BV/h,吸附温度15℃,单柱吸附量10BV;脱附剂为2BV盐酸(质量分数1.5%)+2BV水。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工艺条件下,NDA-99树脂处理PAP废水的吸附性能和脱附性能稳定,平均COD去除率约为93%,平均PAP脱附率达98%。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介绍了钙基吸收剂脱硫和脱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脱硫、脱氯的相互影响.探讨了钙基吸收剂协同脱硫脱氯的可行性,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实现燃烧中同时脱硫、脱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