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地震迁移可广义化为构造事件的迁移。快速构造事件为地震,次快速事件可形成前兆。假使在昔日震中迁移始发地区出现了前兆,则可作两个方案的预测:一个是在前兆出现地区附近可能发生地震;一个是在昔日地震迁移所至地区可能发生地震。后者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文中列举了五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对1983-11-07山东菏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识别与研究,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阶段性、层次性和同步性特征,利用震前地下流体高频突变异常频次速率和异常频次累加值的变化,采用地下流体层次跟踪震情预测方法对菏泽5.9级地震长期、中期和短临三个时间尺度的震情进行了检验性预测。  相似文献   

3.
对1983-11-07山东菏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识别与研究,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阶段性、层次性和同步性特征,利用震前地下流体高频突变异常频次速率和异常频次累加值的变化,采用地下流体层次跟踪震情预测方法对菏泽5.9级地震长期、中期和短临三个时间尺度的震情进行了检验性预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震专家将地震预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长期(几年到几十年)、中期(几个月到几年)、短期(几天到几个月)和临震阶段(几天之内)。各个阶段将开展以下综合性的研究:(1)长期预测阶段:开展地震活跃期—平静期的研究判定:估计活跃期内的强震主体活动地区及总体水平;确定十年尺度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及重点监视防御城市。(2)中期预测阶段:对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观测的跟踪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 19990 92 1台湾 7.6级大震前浙江省地倾斜异常特征 ,并结合预报过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这些前兆异常应属台湾 9.2 1大震引起。这对识别分析今后该区域出现同类型的前兆信息 ,为地震时空强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杜兴信 《灾害学》1991,6(2):12-16
近一、二十年建立起来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不仅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减灾信息,有待我们去开发。综合观测、综合分析和综合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表明:地震前兆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大小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地电阻率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大小的关系,很多研究者根据全国地电资料进行了统计,其所得关系式相差不大。笔者认为:不同构造条件,不同的地震活动带,其地震能量积累的速率是不同的,反映这一积累过程的前兆异常也就不同。本文研究不同地区地电阻率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动态从属函数,将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化作(0~1)之间的无量纲值,从综合的角度对常熟51级地震震前前兆异常进行时、空动态演化的追踪分析研究,对进入中短期孕震阶段的前兆异常空间特征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震前所识别的前兆,其中包括十余项测震学前兆和地形(应)变、水化、地电等手段的多项前兆,分析了震前依据前兆而作出的预报实况,并根据目前所认识的地震前兆的某些物理基础,讨论了对这次地震可能作出预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地震前兆的研究发现,监测断层土壤气和地下井泉的氢作为地震前兆,是可行的。简要回顾了中、日、美地震学者在氢气逸出与地震关系方面的研究近况,以及中国数次地震前H_2浓度异常的实例。介绍释放氢气异常变化的机制,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最后指出氢气观测的优点以及在监测预报地震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地震学界,围绕要不要公开进行地震预报,能不能承担社会性地震预报的重任,长期争论不休。其内在的原因是地震灾害的影响,地震科研的特点,特别是现阶段地震预报水平过低。在地震预报难度甚大,而实际工作中又不能放弃的形势下,应采取适当的地震预报战略。正确评价、正面宣传地震预报水平,以综合减灾措施支持地震预报,严格把好社会性短临预报关口,掌握好内部预测意见向社会发布的过渡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冯德益  林命周 《灾害学》1990,(4):1-7,19
本文把多级模糊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文中详细论证和推导了多级模糊决策方法与模型。该方法使决策部门可以根据输入前兆的变化随时作出合理的对策。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预报多级模糊决策数字解实例,并用回顾法讨论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模糊预报决策。  相似文献   

13.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相似文献   

14.
宋建学 《灾害学》1994,9(3):24-28
震害预测的软件程序一般都是基于结构分析的原理,大都采用FORTRAN语言来编写,而震害预测工作中又大量用到分组和排序,这又是数据库语言的特长。本文介绍了在震害预测工作中应用数据库语言的一些体会,主要讨论了两种语言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增建  秦保燕 《灾害学》1998,13(4):43-46
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大震损失惨重。震后日本官方改变了以预报为基础的防震减灾计划.这一改变对全世界地震预报的信心起了很大的削弱作用.本文以阪神大震极震区震前9d的氡气突跳异常以及1946年12月21日南海8.1级地震(距阪神约150km)为依据,按我们早期提出的倍九律和带头地震来讨论阪神大震的预报.我们的结论是临震预报不要放弃,应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6.
液化地区房屋震害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与液化区房屋震害预测有关的四个问题.对液化区房屋震害资料和经验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测定土壤震陷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获得了各种土壤的震陷参数.提出了估计房屋震陷的简化分析方法.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预测液化区房屋震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基  牟雅元 《灾害学》1999,14(4):90-94
从社会科学的公共关系学和公关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地震探索的实践上对地震预测预报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过去对该科学领域的评价与宣传报道有不尽完善之处。文中尝试给出了关于地震能否预测, 如何评价等敏感问题的公关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1903~1984年的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M>6.8级以上大地震次数与白赤交点回归周期以及回归月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统计分析了发震时震中月亮时角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临震安全时区”的概念。同时还统计分析了大震与朔望月、近点月的关系。对于如何利用这些相关现象进行大震预报,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流异常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海城、乌恰地震为例分析了我国强震前特大干旱的大气环流特征。表明强地震前的气象异常是显著的,且大气环流相对于多年平均环流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从而揭示了地震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提高强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准确率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月鹏  高国英 《灾害学》1997,12(3):75-79
本文对伽师成丛发生强震的机因,伽师地震的预报以及地震灾害损失与应力场状态等给出了结果。并就伽师地区防震减灾对策和重建问题提出了讨论及具体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