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武汉东湖水质污染问题基础上,根据湖泊和港渠联通状况设计了长江-东湖水利调度的调水线路和调水方案。基于一维港渠河道水动力水质模型和二维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通过嵌套耦合求解的方式实现耦合,建立了一、二维湖泊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水利调度影响下东湖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水利调度影响下东湖主要湖区水体CODMn和TN指标得以明显改善,但TP指标改善不大;东湖湾汊众多,个别湖区受到调水线路影响较小,水质改善不明显。因此水利调度可以作为东湖水体修复的重要思路。建立的数学模型也可以为东湖以及其他类似水域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局,从安全性需求保障度、经济性需求保障度、舒适性需求保障度以及水生态环境和谐度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评价,本文测算了中国未来5年、10年、20年和40年的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30%;201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6%,表明过去十年是水利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预计到2015年,中国水利现代化实现程度将提高到56%;到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将提高到70%,总体上达到中等现代化的水平;到203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1%,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发展水平与经济高收入水平基本相适应。展望2030年以后,中国水利发展将进入水生态环境全面修复和保护的时期;至2050年,中国将实现人水和谐、山川秀美,全面建成绿色现代化。由于国家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十几年的水利现代化进程会大大加快,有可能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区域水污染经济损失核算方法的研究,采用恢复费用法估算山东省1997—1999年的水污染损失。山东省年均水污染损失占GDP的0.38%;其中淮河流域的年均污染损失最大。占总损失量的66.82%;单位水量的污染损失以海河流域最大,为0.43元/m^3;淮河、海河流域由于水污染,工农业增加的水处理成本占其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0.43%和1.34%。结果表明,山东省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影响到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利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004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显示,2004年黄河水资源总量为482.65亿m^3,总取水量为444.75亿m^3,水资源取用率达92%。黄河水资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的极限,过度开发利用将造成河流长年干涸断流,最终导致河流“生命”终结。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可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了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结果表明。从1995—2000年5年间。科尔沁沙地的耕地增加4.87%。林地减少2.25%。草地减少0.03%.水域减少1.32%.湿地增加0.54%,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减少3.21%。未利用地减少8.83%;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很大.表现为大部分旗县仍维持着毁林毁草开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5年的1463.67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467.36亿元。净增加值为3.69亿元,增幅为0.25%;其增加值并非因耕地面积增大所产生.而是个别旗县的大面积沙荒地得到有效治理所致。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黄浦江上游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来源、污染负荷及其特征,为管理部门控制污染、提高上游地区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调查中了解到污染源种类主要有4类:工业、事业、生活和畜禽污染源;水源保护区内年用水量为22196万t.污水量为17755万t/a,其中工业污染源352个,排放量占46.3%,事业污染源4108个。排放量占22.3%,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0.6%.畜禽污水排放量占0.8%;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4种:直排河道(占40.4%),进入市政泵站后排出(占3.9%)。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占20.5%),通过合流污水收集系统排出(占35.3%)。根据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建议黄浦江上游区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利于水源保护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格局;通过采取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一系列措施,有效抑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黄浦江上游上游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确保上海市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目标与特征,着眼于中国水利发展的历史全局,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全面剖析了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历程演变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及自然水生态三个维度,对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定量评价了建国以来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并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绿色现代化的战略定位,依据中国中长期水利发展规划,测算出2010-2050年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出水利绿色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勾画了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从评价结果来看,200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29%;2005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2%;201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提高到47%,表明2000-2010年是水利绿色现代化的快速提升期。未来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可以考虑按"三步走"战略布局:到202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到2030年,水利绿色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将实现人水和谐、青山绿水,全面建成水利绿色现代化。从国家对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高度重视中可以预见,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步伐,预期在2030年或更早时间基本实现水利绿色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72.34亿美元/年,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贡献45.34亿美元/年,占总生态服税务价值的16.65%;湿地生态系统贡献58.46亿美元,年,占到总服务价值的21.53%;农田生态系统贡献4.08亿美元库,占总价值15%;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9.48亿美元,年,占总价值的47.54%;浅海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4.89亿美元,年,占总价值的12.84%。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提供者是水为主导因子的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浅海海域生态系统,提醒人们水是该地区主要而富有特征的生态要素,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要关注区域水问题。长江三角洲生态服务价值占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1/4多.这一比例虽然与世界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较低,但不说明生态服务价值是可以被忽略的,相反,说明支持国民经济运转的自然生意服务非常重要,需要保护相关的生态系统。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系统服务在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应、养分循环、废物处理等方面的价值较大,分别占总价值的比例为119%、3054%、11.99%、22.97%和7.22%。这与水在区域中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另外,长江三角洲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防止侵蚀、食品生产、原材料、文化娱乐等项服务上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现状评价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收集整理鄱阳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资料,运用PSR模型、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确定鄱阳湖现状年的水生态安全度并预测鄱阳湖水生态安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农业化肥施用量、万元GDP用水量、鄱阳湖水质、钉螺面积等指标对鄱阳湖水生态安全有较大影响;鄱阳湖现状(2005年)水生态安全度为0.513 3,属于“基本安全”;2010年鄱阳湖水生态安全度为0.565 1,较2005年有所提升,但仍属于“基本安全”的范畴;近期内,鄱阳湖水生态安全度将在“基本安全”的范畴内波动。随着湖区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若维持现有的保护力度,则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应对环境压力的响应措施不足,主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行为或意识较为欠缺,是导致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等级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长江河口潮区界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通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长江河口潮区界大通站的水质资料探讨了溶解态无机氮、磷浓度和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O3^-,NH4^ ,DIN的浓度随季节变化不明显,而NO2^-,PO4^3-的浓度是枯季较高、洪季较低:1963-1984年间,NO3^-,NO2^-,NH4^ 、DIN和PO4^3-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7.1、0.43、7.1、24.7、0.19μmol/L,平均通量分别为33.1、0.51、3.67、10.5和0.54kg/s,平均年通量分别为104.44,1.61,11.56,33.1和1.70万t;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通量由于受到流量的影响而在年内分配不均匀,其中NO3^-,NO^-,NH4^ DIN和PO4^3-在洪季的通量分别为全年的72.9%,58.1%、69.2%、71%和68.3%;NO3^-,NO2^-,DIN年通量的总变化趋势是稳步上升,且与氮肥使用量成高度显著的正线性相关。1998年,NO3^-,NO2^-,NH4^ 和PO4^3-的年通量分别为477.3,1.356、3.097和2.296万t。  相似文献   

11.
基于村级尺度的湖南农村水贫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价湖南农村水贫困现状,找出有效应对措施,以国外最新的水贫困理论为依据,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并整理出湖南3种地貌类型区6个行政村的水贫困评价数据;采用非均衡法测算水贫困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南农村水贫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即湘西山区最为严重,RWPI值均小于20;湘北洞庭湖平原区最弱,其值在55~56之间;而湘中丘陵区介于其间。不同地区水贫困各系统的综合得分不同,只有提高且均衡各系统的综合得分才能有效减轻地区水贫困程度。供水设施欠佳、利用能力偏低是地区间水贫困状况不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水资源状况是其次要驱动因素;农村环境问题和低效用水是省内各村水贫困评价的短板,因此地区水贫困是区域水资源自然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结果。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综合实力、做好环保工作和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应对农村水贫困问题,可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对乌江上游河流、乌江干流上的3座不同库龄的梯级水库(洪家渡水库、东风水库、乌江渡水库)表层及垂直剖面水体的可溶性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垂直剖面上,洪家渡水库硫同位素值(δ^34 S)介于+0.3‰~+3.1‰,下泄水为-0.7‰;东风水库护‘S值介于-7.5‰~-5.5‰,下泄水为-6.8‰;乌江渡水库铲‘S值介于4.3‰~-0.6%0,下泄水为2.9‰。上述结论表明,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反映了水库硫的不同来源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同水库表层和垂直剖面水体的硫同位素平均值有差别,水库表层的硫同位素比值主要受输入水体的控制,垂直剖面由表层向下硫同位素比值偏负,主要是由于生物作用以及有机硫的氧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以望虞河引清调水实践为背景,利用引水调水现状及实测数据,建立适合太湖的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模拟计算调水前后湖体各项水质因子浓度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利调度影响下太湖湖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氮的浓度大体上有所减小,改善率分别为60%、160%和92%,总磷稍有反弹,其指标恶化了44%,太湖湖体水质总体改善面积37%,主要集中在贡湖、梅梁湖及东部湖区这些引排水水流流经的区域,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局部湖区水质、保障太湖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他类似水域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M.Wackemagel等提出并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就是一种定量测量可持续状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一定区域人类社会消费需求所需土地(生态足迹)与该区域可支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状态。以云南省为例。对1988至2003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云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88年的0.8568hm^2增长到2003年的1.5845hm^2,年均增幅达4.2%;在人均承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从1988年的0.0465hm^2增加到2003年的0.6791hm^2,年增幅超过20%。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生活区水环境是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农村人口众多,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由于无序排放导致了鄱阳湖流域河湖水质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指数升高。通过采用污染物当量算法对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估算,分析了1991~2011年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及其趋势,并分析了鄱阳湖河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在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中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11年,鄱阳湖流域农村人口、生活污染、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散畜禽养殖污染不断增加,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TN、TP和COD排放量增长了1268%,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036、002、1681和021万t;固体废弃物排放量、TN和TP排放量增加了1268%,年增长量分别为362、076和080万t;分散畜禽养殖污染TN、TP和COD的含量分别增长了9913%、6384%和7227%,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22、003和009万t;(2)200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河湖水质呈下降趋势,其中鄱阳湖湖泊的水质和富营养化指数下降趋势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3)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区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分散畜禽养殖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6.
瀑河水库蓄水后水质变化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瀑河水库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一个调蓄水库。在瀑河水库淹没区内布10个采样点,分别采集0-20、20-40、40-60cm深度的土壤,实验室中模拟水库蓄水淹没情景,连续监测“库水”水质,试验表明:蓄水初期土壤中营养物质溶出对库水水质有一定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营养物质溶出的速度及浓度变化不同,蓄水16天后浓度趋于平稳,库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将模拟值作为初始值,利用WQRRS模型进行运行期水质预测,得到结论为:(1)当调水水质为Ⅰ和Ⅱ类标准值的中值、流域汛期径流水质为Ⅱ-Ⅴ类时,预测库水水质为Ⅱ-Ⅲ类;(2)当调水水质为Ⅱ类标准值的下限值、流域汛期径流水质为Ⅱ-Ⅴ类时,预测库水水质大多为Ⅲ类,部分情况下为Ⅳ类,且N、P超标;(3)当调水水质为Ⅰ和Ⅱ类标准值的中值、流域径流水质为Ⅱ类时,在2010、2020和2030水平年水库水质全部为Ⅱ类;当调水水质为Ⅱ类标准值的下限值时库水水质则为Ⅲ类。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洋资源价值量核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海洋资源核算的目的在于重新建立海洋资源价值观,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构建了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海洋资源价值量评估的基本方法。以渤海为研究区域.以2004年为基准年.对上述海洋资源初步进行货币化的价值量核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洋资源价值为8028亿元.相当于当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24%;海洋资源价值以港址资源为主。占总价值的38.56%;海洋资源价值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总价值的47.4%;单位岸线海洋资源价值差异大,其中天津最高为7.84亿元/km;海洋资源开发雷同现象严重.环渤海各地区均以海洋渔业、港口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  相似文献   

18.
水质评价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概念,在实际工作把离散的质量级别进行连续性处理。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以长江干流段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水质监测资料作为依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显示,所评价的长江干流段水质为地表水标准中的Ⅱ类水。在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时间段内,长江水质综合指数在2.0至2.6之间变动,2004年2月和8月水质综合指数最多为2.6,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较平缓。在所评价的长江5个断面中水质综合指数都小于3.0,其中湖南岳阳城陵矶水质综合指数最高为2.6,其主要的污染物为CODMn,江苏南京林山水质综合指数最小为2.0。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农用地级别划分和基准地价评估真正统一,以黄金坪水电站水库淹没区为例,将淹没区农用地划分为119个定级估价单元,在Arcmap/info,SPSS软件技术平台上,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水库淹没区农用地定级因素与纯收益之间关系的综合模型,划分农用地级别,然后用收益还原法计算各级别基准地价。结果为:估算纯收益与实际纯收益间绝对误差为0.05元/m^2,相对误差为13.85%,相关系数达0.86;一级地价23元/m^2,二级地价19元/m^2,三级地价15元/m。,四级地价12元/m^2。表明:回归分析综合模型在淹没区农用地定级估价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使定级估价数据资料直接共享,省去了专家确定权重的难关,适合水库淹没区农用地市场不发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汉丰湖富营养化驱动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汉丰湖富营养化驱动因子和营养状况,基于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初步研究了汉丰湖水动力条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水质主成分、相关环境因子熵权和营养健康指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与透明度呈正相关,流量与DO呈负相关,与流速呈负相关的因子为Chla、CODMn、NH+4-N和DTP;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营养盐、有机污染以及藻类信息;DO、TN和TP的熵权表明汉丰湖水体的富营养状况受制于耗氧有机污染和氮、磷营养盐;营养健康指数S1>S3>S6(湖心)>S7(湖尾)>S5(湖首)>S4>S2。汉丰湖水体营养状况介于中营养到轻富营养,其中南河营养状态较高,湖心营养程度高于湖首和湖尾。减少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的输入和改善局部水域的水动力条件可抑制藻类生长,有利于防治富营养化。 关键词: 探索性数据分析;汉丰湖;富营养化;驱动因子;水动力条件;主成分;熵权;营养健康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