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确认了全球社会-生态问题(过度消费,道德危机)的主要根源并提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重点要关注精神、道德、心理、生理和人的智力开发(而代替以消费为导主的理念)。讨论了人类发展指标不足所涉及到的因素(寿命预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出了测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指标,即:健康人口的比例。生态效率也被建议作为转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精神,根据生态中心立场(社会-生态幸福)。通过适当的教育和体制政策而实现环境和人类健康、公平和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承鳌 《四川环境》2000,19(4):65-68
环境保护是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性、全球性、世纪性的大课题,而大气污染则城市环境问题的首要问题,作者站在创建“生态环境医学”的制高点上,引证了大量翔实的例症,剖析了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态环境身健康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和机理,并从多角度提示了标本兼治大气污染的应急措施,从而疾呼“地球人”要确立科学的发展,坚定地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才是“依法治气”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助力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让学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将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助力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才能为未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态文明建设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将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绿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议题的理论架构,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思想交锋。来自《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的记者以及美国环保协会、自然之友等知名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主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出席了会议。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本次研讨会专家发言,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闵钰  冯文全 《环境教育》2005,18(5):20-21
环境道德源于环境问题。当我们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来考虑时,人们不能不产生疑问: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物质生产极为丰富的同时伴随着愈来愈严重的环境问题将使人类何去何从?日趋严峻的环境危机呼唤一种真正地从整体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道德出现。我们认为,这种整体的环境道德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即关注人类的延续;调节强势人群与弱势人群公正地分配环境资源;规范个体环境道德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6.
《绿色视野》2009,(6):33-37
20世纪以来,导致生态失衡的人为压力急剧加重,生态系统健康延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不断损害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理解生态安全,以便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为此,我们邀请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马成泽教授,全面解读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坤民 《绿叶》2010,(6):8-13
发展低碳经济,目标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的内在需求,我们应及早规划部署低碳发展,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我们要统筹处理好国内外和远近期两个大局,尽早规划,采取行动,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探究山东省17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从时序上看,山东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从2003年的0.369上升到2015年的0.772,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从空间上看,山东省17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此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详细阐述了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能源结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中国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采用新型发电技术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并开发新能源,重点对绿色电力进行分析,提出积极发展绿色电力。  相似文献   

10.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构建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天津市近十年间的统计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于天津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在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避免层次分析法等容易产生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选取方面分析了国外和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对比国外研究情况指出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在指标选取、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和时空尺度适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超系统思维的生态网络城市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中生态承载力的双重限制。从超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并对生态城市超系统的构成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外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实现互利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网络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农业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判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可持续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农业评判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相应的评判指标体系,使国家和政府在建设和发展可持续农业进程中确定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提供给决策者和公众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农业进程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land-use planning to the objectives of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ome of the UK's most urbanized are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local planning policies are now being prepared, and can be seen to be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aspect of central government's proposals for modernizing local government. Using the results from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development plans in metropolitan authorities, the paper assesses both the strengths and the weaknesses of land-use planning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peculates upon the lessons they may offer to the government's more recent proposals on modernizing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发展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发展政策从制定、执行到监督的环节中影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效果的因素;指出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政策成因是现有农业发展政策与农村环境保护体系的双轨制脱钩运行;建议构建一套把农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有效地协调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所在之后,提出依靠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生态旅游业来解决,旨在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中国环境展望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机遇。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 ,科学技术落后 ,城市化加快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着重分析了推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外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徐梦佳  刘冬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1):123-127,131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方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全球视角从总结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城镇化过程、模式以及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经验入手,从科学规划、科技发展、法律制度、公众参与等方面总结国外经验,并从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治理环境突出问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等方面探索构建我国新型城镇体系下生态环境管治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吴志英 《环境技术》2003,(Z1):32-35
本文根据番禺区到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角度,在分析研究番禺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提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论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矛盾与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从概念和内涵对其矛盾与统一进行了分析,从其相互关系及综合评价中说明了存在的矛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只有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改变传统的发展观、自然观,人类就一定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存,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