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恩胜  王文才  庞文娟 《安全》2020,(2):83-87,93
为了研究受限空间作业过程的事故特性和致因机理,指导人员有效辨识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援措施。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事故进行了统计,并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对事故致因进行了分析,改变了传统事故原因的分类方法。将事故致因从一次性行为、习惯性行为、运行行为和指导行为4个方面进行划分,将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事故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伤害主要来源于气体中毒或窒息,盲目施救是导致受限空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提出从个人行为控制和组织行为控制两个层面的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防控措施,对有效预防受限空间作业和救援事故,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全进入受限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制造维修、建筑工地、石油炼化、核电建设、煤矿、仓库码头储运、农产品加工、城市管道、污水处理、建筑通风等都存在如何安全进入受限空间的问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是非常高风险的作业。统计显示,即使在安全关注度非常高的英国,平均每年有15人以上死于受限空间作业事故。这些死伤事故不仅发生在工艺复杂的作业场地,也常发生在一些非常简单的入罐作业。而死伤的人员当中,不仅有受限空间里面的作业人员,也有那些未经培训的、没有救援设备的所谓“救援人员”,  相似文献   

3.
受限空间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通过对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分析,评估其安全状况,制定相应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尤为重要。因此,采用了JHA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分析,针对作业中各风险因素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限空间作业具有涉及行业广,作业环境特殊,危险性大等特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本文对2001年—2009年期间发生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受限空间作业环境特点,分析了事故涉及的行业以及事故分布情况,然后结合事故案例,针对提出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及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布局设计中需考虑的受限空间尺寸问题。把受限空间概括为受限作业空间、受限活动空间、安全空间和个人心理空间,并给出了部分实用的受限空间尺寸。  相似文献   

6.
拆卸作业指的是拆卸与生产装置工艺系统连接的管线、法兰、阀门等作业。如果说拆卸在日常工作中很频繁,你町能会有同感,但说它很危险,可能就不太认同,认为危险作业就是在运行的装置区内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但你知道吗?很多的着火爆炸及中毒窒息、烫伤等人身伤亡事故恰恰发生在拆卸作业环竹。  相似文献   

7.
施倚 《劳动保护》2021,(2):96-97
主持人,你好!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受限空间是指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1.未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  相似文献   

8.
正凡进入炉、塔、釜、罐、槽车、管道、下水道、沟、坑、井、池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场所作业统称为受限空间作业。炼化生产装置检修过程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非常频繁,这些受限空间内可能残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在生产检修中易发生着火、爆炸、中  相似文献   

9.
正受限空间是工矿企业中常见的非常规作业场所,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污水池等均属于受限空间。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企业从事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此规定执行,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有害因素辨识、通风、检测、配备劳动防护装备、配备监护人员等具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能够运用于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分析表,对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害事件进行风险分析,判定风险等级,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供开展受限空间作业时参考使用,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如何使用该风险分析表.  相似文献   

11.
燕列进 《安全》2011,32(5):48-50
生产企业在装置新建、改造、生产、抢修、检维修过程中,经常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在以往许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因麻痹大意、违章作业,导致的事故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受限空间?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狭窄,作业范围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能形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危险工作环境,且易对作业人员安全构成生命危害的临时性工作场所。受限空间有哪几类?封闭、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等;  相似文献   

13.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临时性强,作业条件变动大,现场环境复杂,很多作业活动在危险性高、条件特殊的区域进行,如受限空间作业和动用明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相对密闭的、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有可能引发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的作业,如容器内作业、地下通廊作业。由于施工的需要,焊接、切割、烧沥青等动用明火作业常常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进行。应加强对这些特殊作业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如何保证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能降低危险?请您阅读这一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中,涉及特殊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的事故无论从起数,还是从死亡人数都占有较高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讲,特殊作业甚至可以说是危化品事故的"重灾区"。因此,特殊作业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安全管控水平。根据笔者调查,一些地方企业,特别是个别乡镇企业在特殊作业(尤其是动火、受限空间作业)  相似文献   

16.
地下复杂组合受限空间火灾分区现象与初期模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地下狭长与组合受限空间油料介质火灾分区现象、初期火灾主要模式模拟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地下组合受限空间火灾呈现出特殊的分区现象。一般可分为燃烧区、新鲜空气补充区、烟气流区、过渡区和火焰后面的“惰化区”五区。有上下两层的地下复杂组合受限空间可分为燃烧区、烟气流区、新鲜空气补充区和“惰化区”4区。地下受限空间(包括组合受限空间、容积式受限空间和狭长受限空间)密闭条件下火灾初期模式主要有:爆炸、爆炸减弱、爆炸增强、燃烧、爆燃向爆轰发展。地下复杂组合受限空间下部与下部狭长受限空间分别全开口条件下着火后火灾主要模式为爆炸、燃烧、爆炸后持续燃烧、爆炸后短时燃烧、爆炸后发展为出口外爆炸;爆炸又可分为爆炸强度逐步加强、爆炸由爆燃发展为爆轰、爆炸强度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7.
正受限空间又称有限空间,是指存在一类或多类风险的特定作业区域,其一般具有以下3个特点:空间相对密闭狭小,不属于常规作业环境;自然通风效果不良,可能造成人员窒息;能够导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汇聚。根据受限空间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分为2大类,设备内部:舱、罐、炉、箱、管道等;构建筑物内部:池、坑、仓、沟、密室等。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的重点在基层,只有把生产岗位、生产区域、生产流程全面置于实时监督之中,保证各类隐患及时发现、及时防范、及时整改,才能切实提高安全监督的实际效果。为此,必须着力提高安全监督的“能见度”。提高“能见度”,专兼职人员力量要到位。专兼职监督人员必须做到生产组织到哪里,安全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对于流动维修作业、易燃易爆区域生产施工、登高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生产,更应坚持监督到现场,以制度、规程、标准的严格执行,确保不人为制造隐患,一旦发现隐患能够得到果断有效处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因密闭空间作业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引起的群死群伤屡有发生,因为中毒多发生在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且主要表现为窒息性气体中毒,所以贯彻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中毒的预防与救援,是防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群死群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新建、改造、生产、检修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此过程中,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往往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因此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确保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