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比较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采石场中应用的优缺点,探索适合采石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选取湖北鄂东某采石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应用4种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为不可容忍或者高风险水平;风险定义法(MES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四级或三级风险水平;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水平;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导则(UQ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或中等风险水平。与有毒作业分级结果比较验证,ICMM模型、MES法、MLSP法相对一致,适合评估某一具体采石场的职业健康风险,UQ法因不考虑个体差异,更适合评估整个采石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陈轲超  刘艳  刘峻通  董艳  任爽 《安全》2023,(2):43-49
为探讨4种风险评估方法在汽车修理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采用综合指数法、接触比值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MES模型)及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CMM)定量法等4种方法,分别对3家汽车修理厂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3家汽车修理厂的主要工艺、主要岗位及其所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即噪声、苯、甲苯和乙苯。经调查3家汽车修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主要表现为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MES模型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乡镇铸造行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企业整改及政府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乡镇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和高温等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乡镇铸造企业粉尘总合格率仅56.8%,其中矽尘浓度范围2.2~8.2,最高超限11.8倍;噪声作业岗位合格率仅达50%;化学有害因素和高温检测均合格;防护设施达不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确诊多例尘肺病患者。总结可知,传统铸造行业粉尘和噪声危害不容忽视,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和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水泥企业包装和装车作业中的插袋和码袋作业,粉尘浓度最高,职业危害严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研制出的水泥包装作业场所通风集尘装置,对应用企业包装和卸运区域进行了组合式排风装置改造,降尘效果显著,已经被列入2015年重点推广的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发展迅速,水泥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振动4种,而水泥粉尘能够导致尘肺病,是水泥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中最具伤害  相似文献   

5.
近日,自治区安监局在南宁组织召开了全区职业健康监管和水泥制造、石材加工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传达了国家安监总局职业H牛监督执法胯谈会的会议精神,解读了我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整治l:作方案,并且各地市就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会议同时对我区2叭4年全区水泥制造、“材加上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6.
使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浮式生产储油船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职业危害风险水平,为该类设施提供职业病危害控制和职业卫生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铁民 《劳动保护》2010,(8):108-109
"企业职业伤害风险评估与分级技术方法",一是"企业职业伤害风险的分级对象与内容";二是企业职业伤害风险评估与分级技术方法。作者通过先计算行业相对风险度,再分别计算每个企业职业伤害风险指数,进而确定企业风险系数和风险级别,然后以企业风险系数为主要参数,建立分级监察模型,据此制定监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工作的。一、抓重点,逐步开展分级工作按照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等4个国家标准进行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职业危害状况,明确今后治理方向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卫生监察的基础工作。与传统方法相  相似文献   

9.
对某钢铁企业焦化系统46个作业岗位进行了有毒作业条件分级,其中0级占30.43%,Ⅲ级、Ⅳ级占58.70%;在766名接触有毒作业职工中,高达70.19%的职工在Ⅲ级、Ⅳ级有毒岗位上作业。重点分析了焦化系统有毒作业Ⅲ、Ⅳ级岗位的分布和危害特点,及其对职业人群健康危害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某钢铁企业焦化系统46个作业岗位进行了有毒作业条件分级,其中0级占30.43%,Ⅲ级、Ⅳ级占58.70%;在766名接触有毒作业职工中,高达79.19%的职工在Ⅲ级、Ⅳ级有毒岗位上作业。重点分析了焦化系统有毒作业Ⅲ、Ⅳ级岗位的分布和危害特点,及其对职业人群健康危害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不同接尘经历劳动者的尘肺病风险,提出一种尘肺病风险评估方法.先进行粉尘种类识别、工作场所粉尘接触评估、劳动者累积接尘量评估,并确定粉尘与尘肺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而将劳动者累积患病率的现值和增量值作为尘肺病风险评估指标,评估劳动者当前尘肺病风险、继续接尘后尘肺病风险、尘肺病风险增量、尘肺病风险增长率;最后以...  相似文献   

12.
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氢、氨、氢氧化钠、氯化氢、氟化氢、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SOX、重金属(如铅、汞、镉等)、二噁英等有毒气体(或有毒粉尘)和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项目除输煤系统4#皮带头作业点煤尘浓度和5#皮带头、5#皮带卸煤口、碎煤机(三楼)检测点的噪声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改进完善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现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作业场所最普遍且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生产性粉尘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高的职业病。为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配套职业卫生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在生产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接尘人群的健康监护和呼吸防护用品研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要达到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矽肺病目标,我们的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以法规及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对电子封装行业内通常使用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暴露分析,将健康风险进行分级、定量评价,得出结论:行业中回流焊工艺可能产生的铅烟、电镀车间存在的硝酸、失效分析中使用的氢氟酸等,其职业暴露风险为中等风险水平;但由于化学物质的健康危害等级HR因其固有性而相对不变,而其会随控制措施的效果高低而变化的暴露等级ER是一个可变的要素,不同企业的控制措施的水平高低不同,其最终的风险等级可能是不同的。行业中使用的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职业暴露风险为低风险水平,前提也是在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环境下。因此,控制措施的水平就是决定风险等级的最重要因素。时时地运行和维护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确保风险水平不发生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金龙哲 《安全》2020,(1):1-6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作业场所粉尘职业危害问题,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践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本文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政策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与梳理了我国作业场所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尘肺病发病的主要特征、粉尘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大防尘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力度、加强粉尘防治重点科技攻关、提高粉尘防治信息化水平以及职业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粉尘危害防控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引入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指标研究粉尘、毒物和噪声作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致病风险的差异,职业危害接触人数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建立了多种类型职业危害因素并存作业场所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于管理部门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以及企业自我分级管理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煤电行业从业人员因遭受职业危害暴露引起的健康负担大小,根据工作暴露矩阵法对燃煤发电职业暴露程度进行估算,利用健康效应分析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构建燃煤发电职业暴露健康负担评价体系,实现职业暴露健康负担的量化评价。将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于3个燃煤电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危害因素中,粉尘所致健康危害最大,人均健康负担约为8.861 a;各生产环节中,运输煤系统所致健康影响最大,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5.53%。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纳米材料需求量不断增长,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及使用,增加了暴露于超细颗粒物的职业人群数量,且工种复杂多样,尤其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薄弱的作业场所,对接触者有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从现场暴露评估策略、检测方法、接触限值以及风险评估手段,综述针对超细颗粒物这一新型职业危害因素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煤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职业危害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煤矿尘肺病不仅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堪忧,尘肺病发病病例不降反升,分布更加广泛,矿工检查诊断和求治不及时,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从管理、技术、资金以及法律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导致如今现状的原因,最后针对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煤炭行业尘肺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