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轨道卫星表面电位探测器探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太阳活动低年低轨道卫星表面充电的特征规律,为今后低轨道卫星表面充电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我国一颗低轨道卫星搭载的表面电位探测器数据,对探测到的2017—2019年的78次表面充电事件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研究78次事件的充电时长、电位峰值、时空分布等特征以及事件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结果 在太阳活动低年,83.3%表面充电事件持续时间不超过1 min,80.7%表面充电事件的充电峰值绝对值不超过100 V;97.4%的事件出现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区;88.5%的事件发生在磁地方时的18至02时之间;当表面充电事件发生率不为0时,事件发生率和Kp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7.结论 在太阳活动低年,表面充电事件的持续时间较短,并且强度不大.表面充电事件发生位置具有明显的南北不对称性,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表面充电事件多发生于高纬度地区,在磁地方时的傍晚至午夜发生概率高.表面充电事件发生率和地磁活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研河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研究河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和存在问题,汲取当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河源市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河源实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突发环境事件"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娟  杨岚 《环境保护》2011,(10):47-49
"突发环境事件"概念的理论依据 "事件"和"事故",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事件,一般指事情、事项,历史上发生的人事等.从法律上讲,事件与行为相对,属于法律事实的一种,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依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客观事实,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54年发生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和新疆气候资料,分析新疆环境气候变化特点表明:1961年以来新疆降水量和气温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呈现出起伏波动的特点,且1980年以后波动趋势更为剧烈,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强度要大于拉尼娜事件.强厄尔尼诺年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年对新疆各地区降水、气温影响不同,厄尔尼诺年塔城、阿勒泰北部、巴州北部、南疆西部喀什至和田一带增湿明显,阿勒泰东部、哈密北部升温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涉外工程项目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民族宗教冲突事件、绑架(劫持)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游行示威事件等4类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特征为基础,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形成了涉外工程项目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使用模糊数学法建立了涉外工程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某涉外工程为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市番禺区的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个案,分析番禺市居民反对垃圾焚烧厂事件的本质、原因,探索事件中政府、媒体和民众三方的互动过程、反应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原因.番禺事件是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的表现,给了我们许多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某货车侧翻水污染事件的环境损害评估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入突发水污染事件高发期,面临的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为了震慑环境污染行为,保证受损的环境资源得到恢复和补偿,量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重庆市某货车侧翻污染事件为例,构建了一套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损害的量化评估方法,并用该方法从财产损害、生态环境资源损害、应急处置行政事务投入费用和调查评估费用这4个方面量化了该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  相似文献   

8.
米糠油事件     
《世界环境》2012,(2):7-7
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环境保护的教训史."黑色发展"模式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发生了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污染事件,米糠油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米糠油事件发生在1968年,又称多氯联苯事件,波及日本20多个府县.1968年3月,日本九州、四国等地有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主要症状是张嘴喘,头和腹部肿胀,而后死亡.  相似文献   

9.
探究我国近几十年突发环境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能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基于1991~2018年31省市的突发环境事件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性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的空间依赖关系和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异质性.结果发现:(1)突发环境事件在1991~199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段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在逐渐增强,即中国省域突发环境事件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而并非完全随机状态.(2)突发环境事件存在着非均衡的发展格局,“低-低”类型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数量增多后减少;而“高-高”类型的省份表现为由东部、南部向中西部转移,数量减少后增多.各省市突发环境事件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不同且不断变化.(3)各影响因素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作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省域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表现为“负-正-负”模式;产业结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表现为“负-正”模式;污染排放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整体来看呈现“正-负-正”模式;环境信访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多表现为正向影响;法制环境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负向影响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均较大,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的责任人,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应对建设项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所作出实施具体的预防计划与处置措施的决策.即分析研究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因,启动环境监理处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程序,严格遵守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要求.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其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取水、制水、输配水和贮水各个环节对饮用水水质的卫生指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预警,可有效预防因为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犯罪引起的用水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概述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在从水源到用户的全流程的应用,并对饮用水在线监测与预警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予以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船舶碰撞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船舶航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针对船舶碰撞事故,构建了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与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相结合的船舶碰撞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即FRAM-FAHP法),从事故致因分析入手,将事故相关事件转化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从功能特征角度辨...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预警DSS系统框架下的白河水质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郭羽  贾海峰 《环境科学》2010,31(12):2866-2872
为了应对频发的水环境污染事故,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制定应急响应措施,保护水环境,有必要在水源保护区建立水污染预警DSS系统,重点对系统建立的核心与难点——水质预警模型进行研究.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地,以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为研究区域建立水污染预警DSS系统,设计水污染预警DSS系统的三层结构框架,将控制端、核心预警模型、GIS空间数据库紧密联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对核心预警模型的建模过程、参数取值等进行研究;最后以典型污染物氰化钠为例,设置水污染事故情景以及应急措施预案情景,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实例研究表明,此水质预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污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能够支持应急方案的制定与优选决策,达到了DSS系统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US NAS健康风险评价理论,构建包括危害鉴别、剂量效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4部分内容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充分考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对于人体健康“短时间、高剂量”的暴露特点,提出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应急参考浓度的计算方法,以健康危害商值定性描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并通过统计推断健康危害商值的概率分布定量描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并实现风险分级.以松花江硝基苯水污染事故为例,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风险评价技术进行验证,计算获取的以保护成人和儿童的应急参考浓度分别为0.175,0.05mg/L,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值分别为29%和62%,分别隶属于中级和高级风险水平.实例表明应急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体系能够有效表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健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突发水污染事故污染源“指纹”识别系统,给出系统的实现思路及其软硬件环境。该系统采用GIS软件Mapinfo结合VisualBasic6.0语言开发.系统可结合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现场检测指标与工业企业“指纹”特征库进行“指纹”比对,迅速判定追踪事故污染源,可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三氯氢硅储罐环境风险评价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事件树和故障树分析方法,对三氯氢硅储罐风险事故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事件树定量分析结果为: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三氯氢硅泄漏事故概率为6.16×10-6,火灾、爆炸事故概率为3.08×10-6,中毒事故概率为7.61×10-7。故障树定性分析结果为:三氯氢硅蒸汽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其次是三氯氢硅泄漏事件,再次是点火源及罐区存在冷却水事件。通过事件树一故障树分析,探讨了储罐泄漏的事故后果及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对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的后果,建立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上海市水源地的自然条件及监管情况,建立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高风险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8.7%,17.2%的水源地取水口相对为高风险取水口。  相似文献   

18.
感潮河段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产生一定影响,利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COD、NH3-N、TP为污染因子,分别以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条件,模拟江苏南部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分析江段大小潮时污染物浓度增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排放,尾水对排放口附近江段保护区水质影响小;事故排放,尾水对保护区水质无影响,但长江水体影响范围增大,沿岸污染物浓度增高,且小潮周期影响作用强于大潮周期,污水处理厂应加强管理,尤其在小潮时应避免污水事故排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特征及产生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五年来发生并被报道的64件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剖析了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地点、诱因、主要污染物、污染类型、危害以及应急措施等状况,以揭示其发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深入研究了中国村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根源,指出中国村镇污染源复杂多样、村镇工业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到位、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增加以及村镇饮水工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是造成村镇突发性水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生产系统中的危害源与相关因素,揭示了生产事故的最终原因是社会环境与生产管理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工人产生不安全行为,从而引起事故发生.分析了单元作业子系统的4种事故致因类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