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从环境信息化目标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信息获取体系、信息资源体系、信息系统体系和评估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环境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框架,用于指导环境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控(监测)建设与发展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具体应用和建设的意义。叙述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为解决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和生态监测与具体部门相关联而造成信息孤岛的问题,提倡环保多业务综合共享信息的标准化;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关键,运行维护管理是保障,三者不可偏废。让环境管理者产生形象思维,拓宽思路和视野,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环境信息交换、三维展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以解决制约环境信息化共享的瓶颈。探索环境信息集成共享、多维展示、综合分析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以推动环境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汪剑 《干旱环境监测》2013,(1):27-31,36
科学合理规划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解决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统一规划与协调缺乏、合作建设少等问题的关键。文章对环境信息资源及其共享方式进行分析,旨在利用顶层设计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环境应急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环境应急监测中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了环境应急监测中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系统、应急监测基础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应急监测信息交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现场指挥调度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价系统、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等信息系统,以此来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支持多种类型现场信息宽接入的信息采集、支持有线和无线信息传输的开放式在线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装置用标准化的工控机作为控制核心,具备模拟信号、LonWorks信号、视频信号、RS-485信号输入接口,网络通信和GPRS远程通信方式,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技术,应用方便灵活,有助于提供有效、客观的现场环境信息,实现环境自动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九五”以来,江苏省环境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不断发展的环境管理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是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切实加强全省各级环境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环境自动监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我国环境自动监测的现状,指出环境自动监测的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国产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发展前景广阔,而仪器设备标准化和监测系统规范化问题比较突出,建议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发展速度适度控制,重视自动监测信息建设与数据共享问题,加强监控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深化,环境管理与决策对环境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简要地介绍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在进行的环境数据库标准化建设、环境数据库的组织与管理,并对基于WWW技术的数据库发布系统和分析系统开发的内容进行了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监测、科研系统经过二十年的建设,日益健全,各有关部门也都逐步建立了各自的环保管理、监测、科研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每年还将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数据.但是,目前环境信息的管理、加工处理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与环境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环境监测信息是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亟待提高,为环境管理向纵深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本文仅就环境监测信息管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目标,介绍了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实施条件.提出建立环境监测LIMS系统,可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室信息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介绍了宝钢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架构、功能、特点,以及对污染减排、环境自动监测及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后的应用实践,并对该信息化系统在提高环境监控能力,完善系统建设上提出扩展监控范围、提升功能等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工作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和资料,可以增强点位布设结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基于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下发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方案,分别介绍了基础点位、风险点位和背景点位的总体布设方式和布设要求,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各类点位理论布设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动为环境监督管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些县级监测站存在的只注重监测数据,缺乏主动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思想,介绍了海门市则站主动为环境管理及时提供的监测数据,促进了环境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Due to the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being imposed by cross-national bodies in recent years, manufacturers have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ir products. Among those environmental impact evaluation tools available,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is often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product's environmental impact throughout its entire life cycle. However, ow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xpert knowledge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vast effort for data collection in carrying out LCA, as well as the common absence of complete product information d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a more suitable tool for product designers. An evidential reasoning-based approach, which aims at providing a fast-track method to perform design alternative evaluations for non-LCA experts, is therefore introduced as a new initiative to deal with the incomplete or uncertain informa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also enables decision makers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life cycle phases and design alternatives by comparing their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u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facilitat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greener designs. A case application is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传输现状,设计了基于VPN互联网络的环境质量数据层级化直报业务系统,介绍了网络直报系统的业务模型、数据审核和存储策略、系统功能设计及其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应用于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控等环境保护领域的环境卫星遥感信息系统,提出应以国家、省、市三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卫星影像动态数据库和查询系统,以满足生态环境观测信息处理需求.并以辽宁省为例,构建了省级CBERS环境卫星遥感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多规融合”的发展历程,围绕实现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核心目标,提出了基于“多规融合”的城市尺度环境空间管控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和空间落地技术方法两部分内容,其中,环境空间管控技术方法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涉及空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转化为环境空间管控数据的过程,空间落地技术方法是将环境空间管控数据在空间上落地,形成数据“一个库”、分布“一张图”。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国内环境监测业务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地级市环境监测站信息系统的监测业务、数据中心、综合应用3层构架思路,对信息系统各层次的主要功能作出描述,着重对环境监测业务系统的集成和分工进行阐述。进行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在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等方面满足地级市环境监测部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监测信息化中的优势。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建设环境监测大数据中心,突破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局限性,运用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实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的新突破,提升环境状况综合预警能力;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能力;建立环保舆情分析云平台,提升公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