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岚 《环境教育》2013,(1):37-38
"听过的事,你会忘记;见过的事,你能想起;体验过的事,你会理解;自己发现的事,永远属于你。"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5,(7):26-26
公众是环保的主力军环境保护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事关你我他的大事。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人扔一张纸,就有13亿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中国的环保能走多远。公众是中国环保的主力军,只有唤醒所有国人的环保意识,我们的环保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沙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环境资源人口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措施。中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环境问题,更要解决发展问题。核心是如何发展,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发展造成的,应该由合理的发展去解决。这也就要求我们从环境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只局限于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更重要的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概念有效地落实到学校教育、企业合作和社区发展等项目中,教育要成为促进社会变革、自然保护的途径、方法和制度保障。为此,本刊特设立此栏目,旨在一起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也能让我们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6,(2):58-59
同学们,春天又快到了。这样的时候,走出去感受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向往。然而,你们可曾知道,美好的大自然虽然可以尽情地供我们玩赏,但也会让我们遭遇到许多需要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野外生存长达一天以上的时候,住、食等生活问题就会困扰我们。野外生存其实是最考验人的时候,要吃苦不说,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的智慧和动手能力去面对种种难题。野外生存的学问高着呢!这里,我们教你一些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相信掌握了这些知识,会让你的野外生存体验充满乐趣。(编者)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境教育》2012,(2):8-8
"治理PM2.5,不能盲目地喊口号。我们需要时间、技术,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从根源上采取措施。这不是光种点树就能解决的。我们的政府部门不要总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要考虑从根源上进行治理。也许这样的根源会让你很痛,会牵扯经济发展,但也要坚持去做。"  相似文献   

6.
石强 《环境教育》2006,(8):28-30
循环经济是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等,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境教育》2011,(3):6-6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中国环境保护‘十二五’期间的‘四个战略’是:深化总量减排;强化环境质量的改善;防范环境风险;保障城乡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观鸟是一种很玄妙的事.你永远不知道面前会出现一只什么样的鸟,也不知道这只鸟什么时候空气中化开般地消失;你永远不知道这只鸟在你面前展现什么样的声色,你也不知道你时而封闭时而放开的心灵看到它们后会起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
案例式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激发人对地球、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心的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终生教育内容。由于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以人类认识上的某种滞后,所以必然会出现环境问题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事实和技术的层次上关心、并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尤其需要每个人环境意识的养成。只有这种环境意识的养成,才会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以对各种环境问题。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扬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调研和客观分析,提出秸秆综合利用"1+2+2"系统工程,即,"一个管理(制定法规和政策)、两个技术层次(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广)以及两个重点(重点利用方式、重点示范区域)",找出解决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出路的系统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韩静 《环境教育》2014,(5):95-97
正一年四季的山野都是迷人的,因为随着季节的更替,山野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如果让你用色彩来描绘山野的四季,你会怎样回答?我想很多同学会回答"绿色",有些同学会回答"红色"、"黄色"……是啊,四季的色彩装扮出美丽的自然,我们何不走出课堂,走进山野呢!活动目的:通过寻找和描绘山野四季的色彩,使孩子们体验到正是由于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才能使大自然变得美丽,进而感悟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英玉 《青海环境》2005,15(2):81-83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教育的必修课,组织高校非环境教育专业教师进行环境教育专门培训,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尤为紧迫。文章分析了在高校,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境教育》2013,(3):6
"解决垃圾围城问题,一要明确责任,加强垃圾的管理和收集;另一方面是积极借鉴国内国外垃圾处理的一些先进技术。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技术。"——3月10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垃圾围城问题解决办法。"我们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和提高环境标准,从源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采油作业产生的废酸、固废、废水处理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研发改性废酸降压增注、深部调剖技术;高比重污泥悬浮研磨后的固废处理技术;低耗水打塞、原井液+CaCl2压井、原井液处理再利用技术,减少了"三废"的产生,解决了"三废"环保处理费高等问题,消除了环保隐患,实现了清洁生产,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陕西省榆林市、甘肃省白银市、辽宁省抚顺市及四川省古蔺县等地区,依托丰富的铜、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开发,使地方经济无可回避地面临"资源诅咒"和"生态赤字"问题。本文在界定"资源诅咒"和"生态赤字"概念,及其产生的经济学根源的基础上,对"榆林市"、"白银市"等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赤字"现状予以分析,提出基于"3E系统模型"视角下,解决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和"生态赤字"问题,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2060年的一天,葱头博士最新发明的时空穿梭机成功了,作为他的助手,我"光荣"地成为了他的第一个试验者,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人,大家都怕坐上时空穿梭机会一去不复返。葱头博士说:"这个机器是语音控制的,你只要说出时间,它就会带你去,还会给你准备那个时代的衣服,只不过穿梭过程会有些颠簸。你不用太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环境教育宗旨与其他国家并无不同。目前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沙漠化,热带雨林减少,野生多物种类减少,酸雨问题,废弃物处理问题等迫使人们认识到解决国内外环境问题是实现可持续社会发展目标的当务之急。日本对于环境教育的推进工作主要体现在:加深对环境理解,培养重视环境之心,为了保护和创造更优良环境,培养每个人主动行动的实践性态度和素质,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三方面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然后,对秦皇岛市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秦皇岛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环境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茶叶大家都喝过,可是你喝过木槿花香和桂花香、木瓜香等迭加的复合香型茶叶吗?木槿、桂花、明日叶、救心草、除虫菊、三叶草,这些大山中常见的乔灌草一旦在茶园里有机组合闪亮登场,它们会各自成为"杏林高手",帮助茶树杀虫驱虫、引虫吃虫,实现植物"中医防治"。利用植物自行捕捉昆虫、通过植物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