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千岛湖水体溶解氧值的监测研究表明 ,水体中的溶解氧值不稳定 ,在一天之中有较大的波动范围 ,最低值出现在早晨日出之前 ,最高值出现在下午日落之前 ,水样极差夏季为 3.2 1 mg/L,冬季为 2 .78mg/L;垂向分布不均匀 ,溶解氧值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即表层为峰值 ,底层为谷值 ,在水深为 80 m的水体中 ,极差夏季为1 .41 mg/L,冬季为 1 .1 5 mg/L。由此可见 ,深水湖泊水体中的溶解氧分布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 ,每一水期对每一点位的溶解氧仅作两次监测 ,且每点次的采样时间又不一致 ,用这样的两次…  相似文献   

2.
福建泉州市东、西湖水体中氮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东湖和西湖水体中氯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3种不同形态的氮与溶解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泉州东湖、西湖水体中总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96、3.929mg/L,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7、2.182mg/L,硝酸盐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61、1.236mg/L,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84、0.059 mg/L,东湖和西湖水体的主要氮素形式均是氨氮.(2)东湖出水口和位于动物园附近的采样点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较其它采样点高,入水口、湖区北部及湖心区采样点的氨氤和硝酸盐氮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西湖东南部采样点总氮、氨氯、硝酸盐氯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都较其它采样点高.(3)东湖水体的DO浓度与氨氛、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氯的含量都不具有相关性,而西湖水体的DO浓度与这3种形态氮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杭州西湖水体生态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 2 0 0 0年的西湖常规监测数据 ,分析了西湖水体中生态环境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和相互关系。分析表明 ,西湖水体各生态环境参数 ,除总氮外 ,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总磷、溶性正磷酸盐、叶绿素 a和藻类季节变化一致 ,在夏季形成高峰 ,冬季最低 ;三无机氮高峰值出现在冬季 ,夏季含量为全年最低。 2 0 0 0年西湖水体总氮年均值为 2 .0 5 m g/L ,总磷年均值为 0 .12 6mg/L ,N/P大于 16,西湖属于磷控制型富营养湖泊。通过相关分析 ,从另一方面说明磷是西湖水体的限制因子 ;硝酸盐对西湖沉积物和湖水之间的磷酸盐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硝酸盐对西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2015年每月监测升钟湖湖区的4个代表性断面的水质指标,分析水体中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水体水质状况的其他要素。结果表明:升钟湖的叶绿素a具有显著性的年际差异,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且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磷、总氮、氨氮、溶解氧、透明度监测指标同样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趋势,除溶解氧和透明度的监测指标逐年上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逐年下降。构建了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该模型可根据水体营养盐状态准确预测升钟湖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2020年8月15日袁河袁州区段(棚下-袁河水厂取水口)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现象,为了解该河段溶解氧的变化及提高河道流量前后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将该段河道分为6个监测断面,于8月16—24日监测每个监测点的常规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溶解氧和实时流量.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袁河袁州区段溶解氧沿水流方向从6.8 mg/L逐渐增...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2015年6月连续监测西安市13个主要城市景观水体,并对其富营养化现状及成因作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的测定值分别为1.13 mg/m~3~675 mg/m~3、0.012 mg/L~3.12 mg/L、0.271 mg/L~25.6 mg/L和0.17 m~1.77 m。通过对比补水水源和水质关系得知,以自来水为补水水源的水体营养物含量最低,天然地表水次之,再生水最高。用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的营养状态,约68%的景观水体呈现富营养状态,景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5个主要成因依次为:营养物指标、部分理化指标、有机物指标、水体感官性状指标、微量元素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统计2019年晋江石砻断面水质周报数据,分析该断面水质指标季节变化,并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其水质.结果表明:pH值全年变化范围为6.68-7.54,季节均值顺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DO全年变化范围为5.0 mg/L-9.7 mg/L,春冬季高于夏秋季;1Mn全年变化范围为1.5 mg/L-3.4 mg/L,春夏季略高于秋冬季;NH3-N全年变化范围为0.08 mg/L-0.51 mg/L,表现为春冬季高,夏秋季低;TP全年变化范围为0.042 mg/L-0.169 mg/L,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冬季次之,秋季最低;Cr(Ⅵ)全年稳定在0.002 mg/L.单因子评价法显示,晋江总体符合Ⅲ类水质标准;使用t检验法发现,TP与NH3-N显著相关,可能是由于二者受到相同污染源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的六价铬能够和显色剂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溶液用自制的数字图像比色装置测定颜色值实现六价铬的现场快速检测.该方法在0.05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 mg/L,标准溶液10次测定结果的RSD为1.6% ~7.9%,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4....  相似文献   

9.
关于溶解氧值代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溶解氧值代表性的探讨狄凌峰,郑连清(浙江温岭县环境监测站,317500)目前国内测定溶解氧的统一分析方法为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电极法,测得的溶解氧值都是瞬时值。用这样的一、二次瞬时溶解氧值来代表某一区域某一时期的溶解氧,与实际的溶解氧有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厦门湖边水库、石兜-坂头水库水体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体颗粒物平均含量以坂头库区最高,石兜库区次之,湖边水库最低,平均含量分别为31.9、27.7和23.1mg/L;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水库或库区、不同采样站位间,由于水体颗粒物的来源成因不同,其分布规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从水体颗粒物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分析,湖边水库及石兜-坂头水库两个库区的水体颗粒物与总氮和总磷都有较大关联性。(3)利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两尾)进行检验,湖边水库及石兜-坂头水库两个库区的水体颗粒物均与总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均呈负相关,与其它因子的相关规律性不明显。(4)水体颗粒物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不同的水库或库区,对水体颗粒物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各不相同,湖边水库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石兜库区是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坂头库区是pH、溶解氧和总磷。  相似文献   

11.
浙江近岸海域春季表层溶解氧饱和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年春季对浙江省近岸海域溶解氧的调查结果,结合现场的温度和盐度,得出溶解氧饱和度的平面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饱和度与温度、盐度、化学需氧量、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浙江省近岸海域溶解氧饱和度范围为92.1%~120%,均值为100%。总体呈西部沿岸低,东部外海高的平面分布趋势。溶解氧饱和度高值区与浮游植物丰度的高值区一致。低饱和区域化学需氧量含量基本高于1 mg/L。陆源径流和有机物质耗氧分解是沿岸低饱和区域主要控制因素,外海水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高饱和区域主要控制因素。径流和外海水对有机物质分解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GB7493—87标准方法对湟水河湟水桥点位上,水体中亚硝酸盐氮进行24h连续监测,检测下限为0.003mg/L,上限为0.2mg/L。湟水河是青海境内的重要河流,也是西宁地区和海东地区的主要污水受纳水体,对其水质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分析,找出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新丰江水库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深水贫营养水库。为了解其水库的季节性分层特征,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水库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和叶绿素a浓度(Chl.a)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分层时间较短,混合期为1—4月和11—12月,热分层期为5—10月,夏季和秋季出现明显分层现象。水体分层结构对DO,pH值,TN,IMn和Chl.a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水库未出现较明显的DO分层和季节性缺氧现象,水库表层水体DO值大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类水质标准值(7.5mg/L),但是水体温跃层内DO值从Ⅰ类下降为Ⅱ—Ⅲ类,说明其可能面临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利于水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讨论盐析效应、顶空的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水样的p H值、色谱条件等对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吡啶准确度的影响。优化上述条件后,方法在0 mg/L~3.9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可达0.016 mg/L,测定下限为0.064 mg/L。用该方法对地表水和生活污水做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测定6次结果的RSD为1.7%~5.7%,回收率为93.9%~113%。  相似文献   

15.
结晶紫-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基础上,利用I3-与结晶紫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结合成电中性的离子缔合物,以碘酸钾为标准溶液,与过量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加入结晶紫后在55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原理测定水中溶解氧,优化了试验条件,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在0.002 7 mg/L~0.5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1 1 mg/L,蒸馏水平行测定的RSD≤0.2%,加标回收率为100%~101%,实际水样测定与碘量法和溶解氧测定仪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于2018—2021年对南京市及国考断面七桥瓮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其溶解氧变化特征,采用水质水量联合评价及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并结合水文气象等相关信息,对南京市地表水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国考七桥瓮断面低氧成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地表水溶解氧浓度夏季最低,中心主城区及附近区域溶解氧浓度均相对较低。七桥瓮断面溶解氧浓度在2.25~11.07 mg/L,其中5—9月溶解氧易出现超标波动。溶解氧浓度昼间高于夜间,与pH值呈正相关关系,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均呈负相关关系。水温和上游来水带入的耗氧污染物是七桥瓮断面溶解氧偏低的主要成因,其中,溶解氧浓度与水温相关性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七桥瓮断面稳定达标提供基础支撑,为秦淮河流域精准治污提供技术依据,为南京市水环境多源同治提供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Hg2+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在不喂食条件下死亡率对Hg2+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离散度较大,相关系数为0.813~0.894,48h-LC50值为0.006~0.016mg/L.在喂食条件下,可降低离散度,相关系数提高至0.918~0.986,死亡率和Hg2+的剂量反应关系可用线性关系描述,24h-LC50值为0.008~0.020mg/L.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便的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光催化荆,重铬酸钾为光生电子接受体,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重铬酸钾体系测定COD的方法.COD值在1~100mg/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07χ 0.0069,相关系数为r=0.9992,检测限为0.66mg,L.采用本方法和CODM.国标法对不同水体样品进行比较测定发现,对低COD值样品本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6.3%~100.6%之间,变异系数Cv%=1.1~3.4,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CODMn国标法,弥补了低COD值样品国标法(CODmn)测定不准确的不足,且单个样品测定时间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辽宁省营口市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监测地块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监测分析,在稻田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化肥、农药的施加等情况下开展氮、磷污染物对地表径流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农药的施加均会使受纳水体中总磷、总氮质量浓度升高,施肥后总氮质量浓度上升最显著,绿色种植在扣除总氮背景值后达到37.7 mg/L,有...  相似文献   

20.
东平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平县环境监测站从1996年开始,对每年发生的第一场洪水进行水质跟踪监测。结果表明,SS是主要污染物,涨洪段和洪峰段监测值分别超过《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181倍、215倍,TN的高峰值出现在退水段1和退水段2,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级标准6 54倍、5 68倍,洪峰的COD监测值为133mg/L,超标5 65倍。洪水入湖后湖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老湖镇入湖口河道污染最重,除上游洪水带入大量污染物外,洪水入湖后冲击养殖区,使大量含有机质的底质泛起,加重了入湖口附近的水污染。指出,悬浮物的骤然增加和溶解氧的持续过低,大汶河流域内地表水水质恶化以及养殖区规划不合理和养殖方式不当是导致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