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在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征既书写了震撼世界的长征故事,也熔铸了永放光芒的长征精神,形成了厚重渊博的长征文化。长征文化是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为基础而生成、发展的文化形态,也是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始终与历史发展合拍前进、与时代脉搏同频跳动。新时代长征文化建设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复杂挑战,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短板和发展瓶颈。加强长征文化建设必须紧贴新时代新使命、聚焦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努力推动长征文化各个领域全面转型跃升,牵引长征文化整体建设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14日,齐鲁石化公司召开2005年度安全工作会议,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公司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克服“重形式、轻效果”的倾向,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由状态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由制度管理向文化建设的转变,为公司今年管理效益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企业循环经济评价重物质、轻价值;重通用、轻特定;重数理、轻实践的不足,文章以资源流转平衡为核心,以铝加工企业资源的物质流转路线为基础,通过描绘并追踪其生产流程过程的资源投入、消耗、产出及废弃的价值信息,从投入、消耗与循环、输出3个环节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其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供冶金、建材、造纸及食品加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借鉴。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所获得的第一次胜利,在八年抗战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的形成涵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受到"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践行着"从道不从君"的牺牲精神。探析抗战精神的文化渊源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以抗战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项事业发展的源动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目标,环境宣传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实现九大转变:环境宣传教育理念从"以我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环境宣传教育主体从专职干部为主向人民群众为主转变;环境宣传教育内容从一般化的内容向有明确针对性的内容转变;环境宣传教育方式由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为主向渗透式、感召式与菜单式为主转变;环境宣传教育目标从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为主向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为主转变;环境宣传教育重点从环境知识技能为主向公众环境权益维护为主转变;环境宣传教育组织从单打一的宣传教育向全社会大联合的宣传教育转变;环境宣传教育方向从重城市轻农村向城乡并抓转变;环境宣传教育资金从政府单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老区创建的政治意识形态,老区精神具有拯救民族的担当精神、勇闯新路的探索精神、献身革命的牺牲精神、忠诚为民的服务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五大价值内涵。这些价值内涵是中华民族价值传统与具体时代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老区精神对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民主、人民幸福的孜孜追求,是中华民族在特定时代对于民族文化价值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见,老区精神上承近代以来富国强兵、民族复兴的民族渴望,下接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内容的中国梦,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传承的重要环节。所以,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根脉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老区精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历史使命是为了人类的解放。从理论高度看,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又以"现实的个人"为落脚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实现历史使命的主体力量。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的历史使命是对贫苦大众艰辛生活的积极回应,是资本双重逻辑不断演化冲突的必然结果,是植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运动。从价值维度看,马克思的历史使命以"现实的个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自由个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思想为科学内涵,生动反映出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因此,从理论高度、实践角度、价值维度解读马克思的历史使命,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实现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成区密度大幅下降,城市低密度蔓延问题突出。本文以城市蔓延为切入点,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规划价值取向、组织要素、功能内容、实施执行四个维度分析了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部分城市规划偏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重发展轻保护、组织要素政府主导型突出而约束机制不足、规划功能内容忽视资源环境禀赋及影响、规划实施中政绩工程先行而长效工程滞后。基于此,提出城市规划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价值取向,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指南,以规划环评为约束,由扩张性规划转变为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引导城市获得发展与保护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9.
针对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通过研究中生代的构造分层、盆地演化、火山活动构造环境等,分析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认为研究区中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由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向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方向的转变和由挤压-拉张-挤压-拉张的构造环境变化;构造体制环境从晚侏罗世开始,到早白垩世早期基本完成转换过程。伴随构造环境的转变,研究区内形成了中生代不同类型的盆地。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过程动态演化机制及其稳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补偿是通过调节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安排。论文从微观维度对生态补偿问题进行研究,将生态补偿利益群体分为实施群和受益群,建立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群体利益关系的复制动态、演化稳定策略和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举报惩罚"制度存在的情况下,两群体间的演化博弈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策略(保护、补偿),即实施群选择"保护"策略,受益群选择"补偿"策略,其中实施群决策主导系统稳定性;利益群体各决策选择的比重是稳定均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实施群和受益群选择"保护"和"补偿"策略的比重,可加快稳定均衡策略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1.
四年之后,若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指标能成功实现的话,回顾"十一五",我们会发现,2006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回顾红军长征苦难辉煌、艰苦卓绝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成功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解决当时紧迫而又复杂问题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路上,巧妙自如地运用"五大思维能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尤其是面对当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我们借鉴和增强红军长征路上的"五大思维能力",就能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长征精神的萌生与发展并非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中国共产党主动建构的结果。它通过长征故事的历史叙述、长征精神的提炼与社会化建构三个层级的逻辑演进,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代表,同时又融入到民族精神的灵魂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长征精神永恒的生命力。这一过程既是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我们理论自觉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面临着的现实需求和复杂问题,迫切要求开展相应的系统性研究工作。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内154处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使用GIS、Gephi等研究方法,对其网络关注度和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红色旅游资源网络关注度普遍偏低、差异明显,5A级景区和重要人物是最受网络用户关注的资源类型;(2)旅游流网络结构松散、小世界效应显著,在湖南、贵州、陕西省内分别形成了“△”“网状”“双核”结构模式;(3)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流网络具有关联性和差异性,据此识别了湘中、黔川、陕北等重点红色旅游区,以及川陕、闽赣等红色旅游发展潜力区。基于以上分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以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实施分类施策、分段开发、扬长补短的发展策略。围绕高高、高低、低高、低低四种不同类型资源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分别采取“节点”“斑块”“廊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5,(3):1-1
三月在雨水里洗过,大地便开始绿了起来。这时候当你去掉厚厚的冬装,把相随了的一个季节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再以一派缤纷的色彩和一个好心情去触摸三月的体温之时,在不经意间春天已经来了。春天已经来了,在春天来了的这个时候我们正走在路上。在路上,在你也转身来春天的路上。  相似文献   

16.
宁阁 《环境》2005,(8):70
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在生活中已不鲜见,如亿万富翁排行榜、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大学排行榜等等。此类排行榜中,不少排行带有“表彰先进”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2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广州开发区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环函【2005】70号、71号)。  相似文献   

18.
北江万古流     
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支流,全长582km,流域面积有4.7×105km2。北江是晚第三纪以来形成发育的,塑造了著名的丹霞地貌峡谷。水力、矿产、动植物和旅游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广州的大河     
戴胜德 《环境》2005,(1):30-31
珠江流经广州,分三岸,一岸是河南,一岸是河北,河西是芳村。其实广州古时也是水城,所以城中桥多,诸如状元桥、太平桥、恩宁桥、龙珠桥、环珠桥、越秀桥……城中多驶舢板,舴艋小舟,俗称屎艇。巷陌中常有小艇来往,村民从村中带来香蕉、番薯、芋头之类,换回一船的人中黄、人中白。村民多赤着膊或穿汗衫,孖烟囱的牛头裤,裤裆甚大飘然欲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