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完善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传输管理,造成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数据得不到共享.本文在分析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各类资源、对水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全国统一的网络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历史运用分析、现实分析和发展趋势的展望,提出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完善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通过典型个案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现有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弊端,提出改进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具体建议,使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能更有效地存储和处理环境监测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以图表和图形的形式反映区域环境状况的变化,为环境监测管理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淮河流域环境与健康监测网”获取的环境监测科学数据特征,并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科学数据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环境监测科学数据的5个基本要素,对构建面向社会公众、面向科学研究的多部门环境监测科学数据共享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系统必须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在充分认识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对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内容针对性不强、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详细规范、转变观念、统一规划、应用为主、加强网络安全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使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化在环境保护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环节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水平高低,代表着监测站技术水平的高低。文章联系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人员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重点以及数据合理性分析方法,重点论述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重点,以期提高数据审核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6.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已经非常常见,且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广泛形成常态化的共享应用。笔者结合当前的环境监测相关实际,通过本文简要阐述基于共享应用的环境监测GIS平台的相关研究,旨在为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总结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环境监测数据产品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化技术对监测数据产品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实现数据的管理、产品生成、发布和共享,促进监测数据最大限度满足环境管理、科研和民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监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环境监测管理,是使用定性、定量的各种科学方法,深入研究环境监测活动中的规律,并以监测质量效率为中心,对环境监测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管理的学科。一、环境监测管理的形成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它是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测取、解释、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监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其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环境监测管理,则是随环境监测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除研究环境监测各过程的目标、方法、原理、原则及程序外,环境监测管理还要对系统进行规划、运筹、组织、监督和协调,使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国内外业务共享系统发展趋势,结合各类用户对监测业务数据的不同需求与侧重,提出了建设海洋监测业务共享平台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并给出了完整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市场模式环境监测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和性质,分析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等存在的不足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机构业务能力认定制度、形成环境监测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创建和规范环境监测市场、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等环境监测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向生  施汉昌  何苗  蔡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0):112-117,122
电子鼻是一种模拟生物嗅觉工作原理的新形仿生检测系统,通常由交叉敏感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模式识别算法组成,可用于检测、分析和鉴别简单或复杂气味.作为新近发展的检测方法,它具有通用、快速、多功能、使用简单、低成本、便携、可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优势,在食品加工、环境临测、公共安全和医学诊断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在线...  相似文献   

12.
以昆山为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应用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是针对环境监测的流程化设计,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人员、环境、流程、质量控制、仪器设备、标物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分析报告、数据查询分析、图书资料、文件记录、移动监测、电子签章、数据采集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全面、开放、规范的综合管理体系,大幅提升环境管理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污染废水监测面临检测难度大、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模型的重污染废水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先进的电子微监测分析仪,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引入一种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修正.通过数据修正运算能够有效的对水中的重污染物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实验证明:监测系统可以解决对重污染废水中监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水域中的重污染废水的污染准确检测,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电子测量设备寿命预测,评价其健康状态,提升装备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充分发挥装备性能。方法利用电子测量设备长期观测的性能退化数据,基于Wiener过程建立电子测量设备性能退化模型和可靠性模型,并结合环境剖面参数,进行性能退化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以某型电子测量设备为例,建立了拟合性较好的性能退化建模,并进行寿命预测。结论该方法降低了电子测量设备在寿命预测过程中的试验成本,提升了寿命预测技术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气敏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受气体湿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用于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测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的电子鼻的预处理装置.优选了干燥剂的材质,评价了最适干燥剂的除湿性能和对氯代烃化合物的吸附情况;把预处理装置与电子鼻联用,通过与气相色谱(GC)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了其用于土壤通风净化过程监测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以无水氯化钙和卤代烃分离管搭配组合的干燥装置效果最佳,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各传感器的基线值与对照组接近;②上述干燥剂连续通入湿度为75%的空气,90 min内湿度几乎可完全去除,120 min内湿度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传感器的基线影响较小.③预处理装置未造成检测气体的吸附损耗,通入干燥预处理装置前后的挥发性氯代烃气体浓度差异只有3%~5%;④在土壤通风脱附过程的检测中,通气湿度98%以上的情况下,预处理装置在120 min内对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与GC对四氯乙烯污染物的检测结果线性拟合判定系数R2〉0.99(n=18),表明配以干燥预处理装置的电子鼻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土壤修复过程监测.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GIS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更加完善,实现以环境空气实时监控为主的各项基础信息的快速查询、统计、分析,建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采用W eb-G IS技术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采用数据库、中间层服务器和浏览器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导入鞍山市城区电子地图,实现各监测子站、各污染物及各气象参数的图形动态演示,直观地表现子站及周边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监测浓度的动态变化,实现了环境空气污染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江苏省实施了危险废物市内转移网上报告试点工作,开发了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环境监管,简化审批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通过分析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应用,阐述申报登记、经营台账、查询统计、信息预警、网上转移、日常监督等模块内容,针对系统在危险废物转移实时监控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开发电子联单的二维码标签和系统的手机操作软件,并共享交通部门GPS监控数据的优化建议.优化后的系统有助于降低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真正实现危险废物的全过程安全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电子鼻检测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卜凡阳  文晓刚  万梅  刘锐  蔡强  陈吕军  张永明 《环境科学》2011,32(12):3641-3646
开发了一套以光离子化传感器(PID)为核心的电子鼻系统,用于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快速检测.用气相色谱(GC)分析评价了预处理管对苯系物等干扰物质的去除效果;用标准气体发生装置发生不同浓度的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气体,比较评价了电子鼻与GC检测结果的吻合程度及测试重现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类典型水稻土进行模拟污染土壤的通风净化实验,评价了电子鼻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挥发性氯代烯烃污染土壤修复进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采用RAE-SEP卤代烃分离管进行预处理,甲苯、乙苯等苯系干扰物的去除率可达80%~97%,而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氯代烃的选择性透过率高于90%;②电子鼻对不同浓度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气体的定量检测结果与GC结果相近,线性拟合斜率为1.012,相关系数R2〉0.99;③电子鼻对三类典型土壤通气脱附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的实时监测结果与GC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判定系数R2〉0.99(n=47).因此,该电子鼻系统有望用于挥发性氯代烯烃污染土壤的快速检测,提高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得出本地可能遭受到的雷击形式和雷电破坏电子设备途径。以丹东轴承有限公司空气自动监测站综合防雷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为基础,对空气自动监测站外部、内部综合防雷技术体系进行阐述,通过现代防雷技术方法,有效降低监测设备因雷击而产生的故障率、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雷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陈源  蔡震  李金惠 《环境科学》2023,44(9):5316-5324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导致众多电器电子产品被淘汰,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物,因此电子废物拆解量逐年增加.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废物拆解污染现状和监测评价的需求,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方法相结合的筛选模型.在对电子废物拆解评价因子进行赋值和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污染物综合评分并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中潜在危险优先等级最高的一类,即二(口恶)英类和多环芳烃(PAHs)作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为中国电子废物治理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