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检测分析了5种水培蔬菜中4种常量金属元素、18种稀有金属元素以及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与对照组陆生蔬菜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比较,评价水培蔬菜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污染水体中水培蔬菜的金属元素富集水平是不同的。常量金属元素平均富集系数为2~150倍;稀有元素平均富集量总体上高于陆生蔬菜;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大多在10倍左右,与陆生蔬菜重金属元素含量相比,两者均在同一水平,低于国家2001年10月1日执行的蔬菜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和利用鱼腥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我国广西,湖南和云南三个不同产区鱼腥草地下茎,叶片和花中S,P,K,Ca,Mg,Fe,Zn,Cu,Mn和Se等十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鱼腥草元素的含量呈现地域差异,鱼腥草不同部位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同一部位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尽相同.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S,P,K,Ca,Mg.分析结果的平均回收率在95.3%~102.8%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且多元素可同时测定,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测定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鱼腥草中元素的含量与其功能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表3,参1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程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了安溪8个乡镇的铁观音茶园土壤中9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乡镇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重金属总平均含量顺序为MnZnVPbCrCuNiCoCd,Mn、Zn、Co、Pb和Cd的总平均含量超过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地质累积指数法和富集系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各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CdPbZnMnCoVCuNiCr,其中,Cd为中度富集和偏中度污染,Pb、Zn、Mn为轻度富集和无污染,其他元素为无富集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表现为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其他元素表现为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各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较高,Cd应成为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质量评价中重点关注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4.
以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76个样品中重金属元素铬、铅、镉和汞的含量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在不同城市不同蔬菜品种之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蔬菜中铬、铅、镉、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19、0.0962、0.0257和0.0014mg/kg,其中铬、铅、镉含量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的允许量的蔬菜样品分别有1.3%、13,2%与13.2%;4种重金属在10种蔬菜中的平均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铬→铅→镉→汞;铅、镉是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富集因子背景值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昌州  平先权  杨文  黄虎  张立东 《环境化学》2012,31(9):1362-1367
为探讨富集因子(EF)背景值的选择,利用黑龙江省甘南县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数据,分别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环境、平均大陆地壳、大陆上地壳为背景,计算Cr、Mn、Ni、Pb、As、Cu、Zn的EF值.研究表明,采用平均大陆地壳和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作为背景值时,Pb、Zn、As等元素的EF均值大于2,元素富集一定程度上与人为输入作用有关;采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作为背景,As元素EF均值小于2,元素在大气中的富集主要为自然输入;通过相关性分析,As与Cr、Mn、Ni、Cu同为自然源,结果与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为背景时判别结果较一致.本文认为,导致不同背景值取得的EF值差异较大的原因为自然条件下元素的富集和亏损,采用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大气降尘中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汞矿地区人发中甲基汞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兰萍  黄一波 《环境化学》1996,15(4):366-369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发中甲基汞,对人发的酸度,浸取时间,人发与酸液的比例,以及无机汞存在的影响作了测定和选择,方法的平均回收率96.6%,精确度2.8%,方法可靠性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核对,结果一致,并对我国某矿区职工,儿童及产妇发样分析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殖及野外移殖三角帆蚌元素积累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湖北公安养殖池塘移殖到三峡库区童庄河自然水域试养1 a和仍在原池塘养殖的同1批次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为对象,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了2地三角帆蚌软组织中K、Mg、Ca、Fe、Zn、Mn、Cu、As、Al、Cr、Ni、Se、Mo、Ag、Cd、Ti、Pb 1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虽然2水域中三角帆蚌软组织内各元素含量间的高低差异具有相似的趋势,体现了三角帆蚌对元素积累的特征,但自然水域蚌中有9种元素的水平高于养殖水域,提示不同栖息环境背景对元素的积累水平能产生重要影响.自然水域单个三角帆蚌体内软组织中元素积累的平均负荷量普遍高于养殖池塘的个体,提示三角帆蚌具有显著的元素吸收、净化能力.本研究为今后通过大规模移殖双壳贝类来监测自然水域元素污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200 m×200 m网格布点法采集开封市城乡交错区表层土壤样品259个.采用ICP-MS测定了土壤重金属(Cd、Pb、Cu、Ni、Zn和Cr)含量,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土壤中Hg和As含量.分别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L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应用IDW空间插值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并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开封市城乡交错区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Cd、Hg、Pb、As、Cu、Ni、Zn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3、0.37、40.77、7.13、33.92、25.28、180.23、49.00 mg·kg~(-1).(2)各样点8种元素平均PLI为1.93,总体上属于轻度污染.其中Cd和Hg为重度污染,Zn、Pb和Cu为轻度污染,Ni、Cr和As处于无污染状态.各样点8种元素平均RI为765.50,属于很强生态风险.其中Cd和Hg处于极强和很强风险,其余元素为轻微风险.(3)PLI的分布与RI的分布有些相似,高值区位于炼锌厂、化肥厂和化肥河(HF河)临近区域,低值区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包括开封火电厂周边,总体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4)Cd和Hg既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又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其来源主要与炼锌厂和化肥厂的废水排放与污水灌溉、烟尘沉降、交通污染以及农业等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华北清洁地区气溶胶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用中子活化分析和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法,测定了华北清洁地区气溶胶样品中几十个元素的含量,对粗粒和细粒两种颗粒物进行了平均元素浓度和富集因子的计算。基于对华北地区获得的颗粒物数据以及不同来源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讨论,得出华北清洁地区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要比城市地区小很多,细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比粗颗粒要高,华北清洁地区人为污染元素的粗细比率与城市地区的相比很低,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由远距离输送来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水体中65种元素的方法.6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09—1.75μg·L-1,线性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应用该方法连续3 h分析加标水样,65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将本方法应用于GSBZ50009-88两个批次标准物质测定,其测定值均在参考范围之内,分析了4种环境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6%—114%.通过优化半定量校正系数,半定量分析也能得到与定量分析接近的准确度,结合ICP-MS定量和半定量同时分析的手段,可以为分析工作者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多有用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道扫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和微波消解仪测定了新疆沙冬青和蒙古沙冬青两种珍稀植物的叶片及生境土壤环境中15种无机元素(Al、B、Ca、Cu、Fe、Mg、Mn、Na、Ba、La、Co、Ni、Pb、Rb和Ti)的含量,其中两种沙冬青叶片及生境土壤中含量最大的元素均为Ca,最小的均为Co.应用两个独立样本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中的曼-惠特尼U检验法(Mann-Whitney U)分析15种无机元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种沙冬青的土壤环境相似;叶片的无机元素除了5种元素(B、Fe、Co、Ni和Ti)呈现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余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通过比较叶片和土壤的元素含量发现,15种元素均呈现显著性差异;通过叶片内无机元素的浓度与生境土壤中该元素浓度的比值比较,发现Pb和Ti两种元素的叶片内浓度与生境土壤中浓度比值存在显著差异.图1表7参25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温州市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及其19种无机元素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分别于2015年1月、4月、7月以及10月(代表4个季度)在温州市区选取4个监测点位采集环境空气PM_(2.5)样品共112个,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分析样品中1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温州市区环境空气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83.6±50.2μg·m-3.温州市不同季节PM_(2.5)浓度最低的均为市站(SZ),春冬季南浦(NP)采样点PM_(2.5)浓度最高.19种无机元素占PM_(2.5)总量的9.90%.样品中主要元素为Na、K、Ca、Si、Zn、Al、Mg和Fe,占所测元素总量的96.7%.龙湾(LW)采样点PM_(2.5)中Fe、Al和Ca元素在多数季节里浓度较高,可能与采样点附近的机械阀门铸造企业和混凝土企业有关.本研究利用富集因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PM_(2.5)的初步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市区PM_(2.5)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煤、交通污染、金属冶炼/加工、建筑扬尘和海盐粒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衡阳市7个样点的大羽藓植物体及相应土壤样品中的Pb、Zn、Cu、Cd、Hg、As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大羽藓植物体内6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0.86 mg/kg、339.27 mg/kg、19.54 mg/kg、0.32 mg/kg、0.27 mg/kg、4.77 mg/kg,基质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8.32 mg/kg、160.40 mg/kg、22.35 mg/kg、0.21 mg/kg、0.38 mg/kg、11.62 mg/kg,均未超过国家标准2级标准.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大羽藓对Zn和Cd具有富集能力,富集系数分别为:2.12和1.52.植物体和土壤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Pb外其它5种重金属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4.
在郑州市区布设采样点,研究了郑州市PM_(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季节分布规律和富集因子。在1年的监测期中,PM_(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为87.4μg·m-3,日均质量浓度超过GB3095─2012日均值二级标准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53%。PM_(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K、V、Mn等10种金属平均质量浓度与PM_(2.5)平均质量浓度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范围为0.516~0.907。Na、Cr和Ti平均质量浓度与PM_(2.5)平均质量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小于-0.6。郑州市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质量浓度较高的有Ca、Na、K、Mg、Al、Fe、Zn,质量浓度较低的有Cd、Hg、Ni、V等。冬季PM_(2.5)中Hg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属元素总量中占比最高的是Ca、Na、K,这3种元素的比例和在4个季节中都大于65%。Cr、Cd、Pb和Hg的比例之和仅冬季超过2%。富集系数的研究表明郑州市大气PM_(2.5)中的Ti主要来自天然的土壤,K、Ca、Mg、Fe、V的来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结合。Cu、Zn、Pb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富集因子远远大于其它元素,是PM_(2.5)中主要的富集元素。Pb的富集因子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对一次典型PM_(2.5)重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_(2.5)重污染时,金属元素的污染也相当严重,且其污染源相对复杂,非单一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不同基体的电子电器材料中铅、镉、铬、砷四种有害元素的方法.对仪器的参数、测试稳定性等作了系统研究,优化了对不同基体样品中铅、镉、铬、砷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条件,探讨了各种材料中基体元素与其它共存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影响.方法检出限为0.0024-0.46μg·g-1,对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参考值相符,相对准偏差为0.6%-5.8%.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利用苔藓监测旅游景点内机动车尾气中元素排放量的可行性并筛选适宜的敏感苔藓生物监测物种,对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原始林景点停车场的(该景点机动车尾气排放中心)中心及其向外辐射区域(半径为0m/120m/1000m)共3条带,采集了两种地表乡土苔藓(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和青藓Brachythecium piligerum)植株样品,利用微波消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机动车排放尾气中13种元素含量,分析了距离梯度上元素含量的差异性,比较了两藓种对元素的累积能力.发现:(1)在青藓中测定的13种元素中,不同距离上的Al、Ca、Cu、Fe、Mg、Zn、P和S8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距离上的K、Mn、Pb、Ni和Cd5种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2)青藓较大羽藓可检测出更多的元素;对于被检测出的元素,青藓的累积量大于大羽藓,其中累积量最大的元素是Ca,为10874.286μgg-1a-1,最小的是Cu,为5.438μgg-1a-1.(3)元素在南、北向上的累积量大于东向上的累积量.研究表明,苔藓生物监测方法可有效监测旅游景点停车场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的典型元素(如Cu、Pb、Ni、Zn、Cd等)含量,青藓较大羽藓能更可靠地监测九寨沟景点机动车尾气中元素种类及排放量,因此是理想的监测藓种.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口岸进口的629批朝鲜、加拿大、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煤炭中灰分、硫、砷、汞、氟和氯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各进口国煤炭中各元素的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推断了各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稳健统计技术估算了河北进口煤整体样本中硫、砷、汞、氟和氯元素的代表值,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整体样本进行了分类,采用因子分析确定了各元素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加拿大煤中砷元素含量明显偏高,硫元素分布较窄;朝鲜煤灰分和汞含量较高,汞主要以硫化物或硫化矿物的形式存在;俄罗斯煤中汞含量较高,主要存在于黏土矿物中,赋存状态复杂;澳大利亚煤中氯含量较高,汞元素主要为铝硅酸盐(黏土矿物).整体样本中硫、砷、汞、氟和氯元素的代表值依次为0.3%±0.208%、0.328±0.137μg·g~(-1)、6.56±3.432μg·g~(-1)、0.028%±0.014%和129.7±79.504μg·g~(-1),各元素含量整体水平较为平均,可区分为3个水平,主因子特征描述为Ash-Hg因子和S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青海湖流域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对流域内11处河口区0~5 cm层沉积物进行调查取样,分析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Zn、Cu、Pb、Hg、Ni、As、Cd和Cr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其来源、生态风险及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青海湖流域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含量和介于151.61~277.31 mg·kg~(-1),平均值为209.65 mg·kg~(-1),略高于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s、Zn、Cr、Ni、Cu、Pb、Cd和Hg,其中As、Cr和Zn占8种重金属总含量的73.63%。青海湖流域重金属元素间具有相似来源,人类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上。重金属地累积系数I_(geo)从大到小依次为As、Hg、Cd、Cu、Cr、Ni、Zn和Pb,其中As的污染程度为偏中度,平均地累积指数I_(geo)为1.67。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值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Cu、Ni、Pb、Cr和Zn,其中Hg、Cd和As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_R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0.76%、25.56%和25.53%。(2)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内的交通运输、农业废水、小城镇化及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造成的重金属排放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能将所有重金属元素均净化至低风险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小河流与季节性河流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和预警,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理和修复措施,保证青海湖流域内不受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干旱区典型的矿业城市-金昌市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Zn、Ni、Cu、Pb、Cd五种重金属的EDTA提取态含量情况,并利用surfer对数据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郊农田土壤中这五种元素的EDTA提取态中,Cu的平均提取含量最高,Ni、Zn、Pb的提取态含量相对比较低,Cd的最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五种重金属的EDTA提取态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EDTA提取态含量与其全量之间也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只有Cd和Cu两种元素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空间分析表明,这五种重金属EDTA提取态的含量均在自家咀和马家崖子附近存在高值区.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西部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岛西部农业用地表层土壤进行了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指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西部农业用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富集程度大小依次为As〉Pb〉Zn〉Cu〉Ni〉Cd〉Cr。各采样点Cr、Cd和Cu元素处于贫乏状态,As和Pb元素达到严重富集,可能与当地农业活动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中重金属As与Pb元素可能存在复合富集与复合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