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超 《安全》2020,(5):40-45
为促进公共安全科技及其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对其科技和学科进行科学分类。本文从科学学的视角,依据大交叉综合学科由学科科学、专业科学和应用科学上中下游三层次组成的理论,构建一个能够简洁表达公共安全科技及其学科分类的九宫格模型,该模型使庞大的公共安全科技及其学科有了相对明确的层次和类型,可以表征公共安全的主体科技及其学科、相邻科技及其学科和外延科技及其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应急等领域的科技及其学科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普适性价值,可为未来公共安全科技及其学科的有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针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复杂性与动态性 ,创造性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 ,概述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组成 ,结合实际进行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 ;运用可靠度理论 ,探讨了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量化及其模型建立 ;以Logistic修正模型为例 ,提出了系统评价预测研究的方法论 ,共同构建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城市公共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可靠性理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共安全体系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综合运用可靠性方面的知识,构建公共安全系统混联模型;进而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混联系统的第一层次各单元事件的可靠性目标值,对构成各单元的各个下属单元采取最小工作量可靠度分配方法,从而建立系统中各单元可靠度再分配量化模型。通过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事故实例,详述系统各单元可靠性分配的计算过程。研究表明,可靠性理论可以成功地应用到公共安全领域;使系统在给定的目标值条件下达到系统的安全性优化,实现了公共安全保障效能,减小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吴超 《安全》2021,42(4):前插1,1-8
公共安全管理是当前安全学界、管理界和政界等高度关注的领域,但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非常薄弱,急需开展一些奠基性研究.文章分析公共安全管理概念的延伸过程,阐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归纳公共安全管理的12条核心原理,指出公共安全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构建公共安全管理的学科分类模型.文章充实了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理论体系,其内容可为公共安全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水平,减少社会损失,建立大数据时代风险演化和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在分析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特征、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以"点-链-网-超网"为主线的风险演化模式,结合初步危害分析,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演化模型。基于系统视角,提出以前馈导控为主,反馈响应为辅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创新模式。结果表明:建立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演化模型,有助于精准预测风险要素状态的变化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设计集成视角下的风险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出发,结合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从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恐怖袭击等存在的风险,探讨其风险的特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步骤和原则;强调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和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风险管理的经验;就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现状,提出具体对策并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并指出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理论模型对于指导企业开展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对电网企业的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电网企业进行事故风险控制模型研究。本文基于系统安全和风险控制理论与STAMP模型,结合我国电网企业的特点与安全现状,对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STAMP模型的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基本层次控制结构,各层次控制结构要素间通过约束与反馈实现自适应控制,分别用于指导系统开发设计、系统建设、系统运营3个环节的事故预防与风险防控工作。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电网系统运营和电网企业相关方对电网系统事故预防及风险防控的影响,最终实现电网企业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要素及过程的全面管控。  相似文献   

8.
贾伟  何轲  王茜 《安全》2024,(1):67-72
为厘清我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安全意识的研究脉络,基于文献计量研究的客观性,以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到的公共安全意识研究领域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探讨公共安全意识领域的研究态势和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安全意识基础理论、提升对策、公共安全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公共安全意识研究具有研究体系尚未建立、研究视角局限、研究主体单一、现实需求激发公共安全意识研究的特征;应在加强公共安全意识研究的系统化、推进公共安全意识的学科融合研究、促进研究合作网络的构建、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发展并完善安全人性学,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安全人性学及基础原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安全科学与人性学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学的定义与特性,规范了安全人性学学科属性,确定了安全人性学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的两大模块,并构建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多维结构体系。然后,分别从历史视角、基本规律原理、应用科学及文化区域4个层面确立了安全人性学多层次框架及学科分支,并构建了基于六维结构的安全人性学学科体系。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人性与利益对立统一、安全人性淡忘原理等7条安全人性基础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人性学基础原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构建的“灾害严重性-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武汉市公共安全的4大关键影响因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事故灾害、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010—2017年间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对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提升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
李威君 《安全》2019,40(9):41-45,6
复杂系统事故发生模式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传统的被动式、以失效因果分析为导向的事故预防模型虽然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同类事故的发生,但无法预防未发生过的新事故,因此并不适用于事故模式多样的复杂系统的事故预防。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降低复杂系统的事故风险,需从更加主动的、前瞻性的视角分析如何使系统保持正常的功能。根据控制系统中的功能约束原理,并以功能分解与共振分析模型(ACAT/FRAM)为建模工具,提出一种主动功能约束视域下的复杂系统事故预防模型。该模型通过将复杂系统进行功能分解与抽象,以闭环控制关系对功能进行耦合关联,得到复杂系统要素的正常功能约束结构。基于该模型的事故预防机制在于保证系统各要素以及要素间的正常功能,据此可制定面向多种事故模式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安全人性学科体系,基于安全科学、人性学和系统科学原理,归纳出安全人性学特性、功能等研究内涵;提出由6个维度考量的安全人性学的学科框架和纵向分支,并建立维度关系模型;从历史角度、基本原理与规律、工程应用、所属文化区域4个不同层面建立了相应的学科分支,并枚举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实例;阐述了安全人性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基础。研究表明:安全人性学丰富了安全科学学科体系,构筑了新的人性学研究视角,为具体行业安全人性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给安全学科建设、安全实务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以往安全学科基本问题,得出安全学科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安全科学有事故预防、风险管理、综合概括3个视角,每个视角下,学科基本问题即基本名词、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属性、研究范围、基本公理、学科定义、内容边界均有不同表达;目前在研究内容的包含能力、整体逻辑性、理解的难易程度或实用性、基础理论的完备性等方面,事故预防视角的学科基本问题的表达是最好的;学科建设、安全实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学科视角、思维方式及其学科基本问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安全理论模型构建方法论体系,论述安全理论模型的定义、内涵与结构等基础问题,并提炼安全建模方法论理论基础和构建原则。从系统粒度、安全科学原理研究路径与模型表达形式抽象程度3维度厘清安全理论模型的研究取向,并构建安全理论模型体系空间。提炼安全理论模型构建的一般方法,从已知与未知2个视角探析安全理论建模步骤。基于此,建立安全模型构建方法论的范式体系。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概念辨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公共安全管理学科在国际上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西方国家关于这一学科的若干基本概念,阐明了公共安全管理学科的基本内涵。本文辨析了西方国家关于公共安全管理两组基本概念:“紧急事态”与“紧急事态管理”和“危险”、“风险”、“脆弱性”与“紧急事态风险管理”,通过辨析而确定共同术语,使我们尽快了解西方公共安全管理的学科内涵,实现在同一个层面上使用同样的专业术语开展交流与合作,可促进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角度,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阐述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内容:安全系统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安全系统;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揭示系统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系统的范畴和特性、安全系统管理的规律、实施过程以及方法、手段等。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并研讨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多视角探索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安全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牢固,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但由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等复杂特性,对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鉴于目前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大都没有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城市应急管理评价模式。从系统可靠性的基本观点出发,解析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功能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故障树法构建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可靠性模型,并运用可靠性分配理论,实现了系统内各单元可靠度的量化再分配。以某市为例,详述该市应急管理可靠性评价及可靠度再分配的计算过程。研究表明,可靠性理论能够成功应用到城市应急管理评价之中,并能在给定的目标值条件下实现系统内各单元的可靠度优化。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战略的深入发展,目前各部门行业安装的摄像机数量已超过2500万台,并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公共区域、要害部位的"天网"。全国公安机关也已基本搭建起视频图像信息资源整合汇聚和共享交换的基础支撑平台,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随着公共安全视频共享平台的逐渐完善,让公共安全具备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上帝视角。但是"天网"让泛安防更加强力的同时,由大规模视频产生的海量数据也让监控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平台3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技术平台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笔者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中预防、预警预报、应急反应和善后处置等环节的技术需求;在平台要素和结构两方面讨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基本形态;系统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功能、要素和结构;初步给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基本架构,对该平台在应急救援、城市防灾、重大危险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对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移交下运行安全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合具体机场的机坪运行复杂性,首先引入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构建管理移交机场机坪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随后使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运用欧几里得度量函数进行组合赋权;接着引入集对理论和云模型,结合组合权重使用正向云发生器确定综合云联系度,利用Python绘制等级云图,评判系统安全等级;最后以某大型机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机坪运行管理移交安全评估评价方法经验证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能够为机坪运行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