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适宜领域 水资源配置在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规范用水秩序、提高用水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较早出现的水资源配置是由于水设施或水工程提供的可利用水资源即工程水稀缺带来的用水矛盾所催生的,明晰了用水户利用工程水的权利义务和秩序,解决了工程水配置问题。在我国古代灌区出现的灌溉制度,就属此类。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制度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从制度角度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认为:水资源问题的制度原因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部门间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区域管理体制导致上下游地区间水资源冲突频繁;忽视和挤占环境用水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不透明的补贴方式扭曲价格信号和影响水资源需求;区域内分散的管理体制加剧了流域水资源问题。因此,从制度上解决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需要推行流域水、土地、森林资源统一管理,制定《石羊河流域管理条例》,改革现行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透明的补贴机制和合理的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需要建立可交易水权制度,通过提高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日趋严重的水问题。在制度构建上,需要确立以实际用水户为权利主体的水权,科学合理配置初始水权的用水量和期限,建立电子化的一体化水权登记、交易机制和平台,明确可交易的水权范围以及设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水权交易限制或条件。  相似文献   

4.
水权制度是规范用水行为的基本制度。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受诸多条件限制,即便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水利工程提供的可用水也往往是稀缺的,这就为水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激励。因为这种内在需求,水权制度实际上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用水制度。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基于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河西走廊5市以及三大内陆河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呈对数增长关系,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与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则较为复杂。同时,河西走廊短缺的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而且约束强度在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中部地区城市化的较快发展是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而西部的疏勒河流域,则是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但也是人均用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因此,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是河西走廊各地区实施城镇化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6.
西南地区水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旱灾频繁不少城市供水不足中小河流污染较重径流式电站出力显著下降内河航运不断萎缩。分析其原因,与水资源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分不开。① 来水与用水不协调:坝区地多水少、山区水多地少城市和工业集中区水量偏小、偏僻地区来水偏大用水季节来水少、非用水季节来水多岩溶分布广泛,水资源利用困难。② 枯季径流不断减少:西南水资源70%以上分布在雨季。旱季水很少,且在不断下降。如不改变径流的分配方式,用水危机将会到来。③ 水质不断恶化:西南水质是好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水质变差。重视保护、防止污染是重要的战略措施。④ 水资源的开发必须因地制宜,重视蓄水和跨流域调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及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引入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指标,以喀斯特地区六盘水市为例,对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包括生活用水生态足迹、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和生态用水足迹3个部分,生态环境的扣除水资源量的多少,影响着水资源生态安全,若扣除量为12%,2005-2010年六盘水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六盘水市水资源处于安全状况;若扣除量30%,2007年、2008年六盘水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2005、2006、2009和2010年六盘水市水资源生态赤字,六盘水市水资源处于不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危机正向我们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水资源的分布特性,说明了水资源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其次根据用水情况,特别是大城市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加上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指出了水资源危机正向我们走来,最后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基本途径是开源和节流.即开发水资源,保障供给和建立一个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更为缺水,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水资源,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农业水资源的短缺、农业用水水价低,收取率不高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投入机制、发展节水农业、农业水价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现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