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三氧化钨/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模拟降解印染废水(罗丹明B溶液)考察其光催化反应活性。通过调整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石墨烯掺杂量等参数,结果发现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2h时,三氧化钨/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活性最好,在光照2h后废水降解率可以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柴外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总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样品预处理技术,探究新型的光催化氧化消解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有着显著的优势。本文拟采用二氧化钛为催化剂,通过使用光催化氧化消解方法对水体样品进行前处理,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磷,并与常用消解方法进行对比,确定本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Fe_2O_3/SiO_2/GR/TiO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SEM、DRS、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吸收光谱、磁性进行表征,并通过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评价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石墨烯可以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增强TiO_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提高了TiO_2的光催化性能。复合光催化剂经多次重复利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处理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粉末,用于水体中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通过不同反应接触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条件的控制对吸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模型以及吸附等温线对吸附过程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大吸附量达到162.87 mg/g,并且具有优良的循环利用能力。显著的吸附量主要归结于石墨烯所具有的共轭大π键结构,可以通过π-π作用与亚甲蓝发生相互作用,以及亚甲基蓝作为阳极染料与石墨烯所带负电之间的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BiVO_4-BiIO_3光催化剂(BVBI)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过程中,体系中的助剂三氟乙酸(TFA)的促进效果及理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TFA可明显提高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率:反应0.5 h后加入0.25 m L TFA后降解率达到92.58%,而不加TFA降解率仅为25.50%。借助电化学分析与自由基捕获实验,我们推测TFA的助催化机理在于其有效地捕获催化剂的光生空穴(h+),促进其与光生电子(e-)的分离,提高e-利用率从而提高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能力。首次利用TFA为光生空穴h+的捕获剂以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研究成果可为光催化助剂高效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进行了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初步考察了溶液的pH、P-25纳米TiO2用量对光催化降解苯酚过程的影响,以获得P-25纳米TiO2光降解含酚废水的较好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8时,降解水体中苯酚效果最佳,强酸和强碱条件均不利于苯酚的降解;在pH 8的反应体系中,当光催化剂用量为0.4g/L时,催化水体中苯酚降解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流水体具有生态系统复杂、污染类型齐全、污染源数量多、危害极为严重的特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介绍了河道曝气技术、生态混凝土技术、阿科蔓复合生态技术、接触氧化技术、生态疏浚、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光催化技术等比较先进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保护城市河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通过微波辅助的离子交换法制备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复合光催化剂在降解水体中亚甲基蓝的过程中呈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插层复合光催化剂对亚基蓝在碱性条件下能发挥更高效的降解作用且对不同初始浓度的亚甲基蓝均具有较好的移除降解效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Ag插层复合光催化剂要比等量的Ag负载K_4Nb_6O_(17),Ag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高很多,使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在净化水体污染物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氧化石墨烯(GO)膜在水处理方面有较好效果,但纯氧化石墨烯膜的稳定性、抗污性差,水通量低,对于油水分离不能达到最优效果。引入功能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改性后,得到氧化石墨烯修饰复合膜和氧化石墨烯基复合膜,其水通量、抗污性和油水分离效率都得到有效提高。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在含油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复合膜去除含油废水的机理,并总结和展望了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1):24-24
<正>水体的自净作用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任何水体的自净作用又常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物理过程、化学和物化过程及生物化学过程常常是同时同地产生,相互影响,其中常以生物自净过程为主,生物体在水体自净作用中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例如:河流对污染物的净化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对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因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光催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不仅具有低能耗、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且对一些特殊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更佳的效果,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城市黑臭水体较为普遍,已经成为水污染防治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目前,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13.
蔡河山  徐文彬  曾敏 《环境技术》2004,22(4):23-24,28
介绍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活性的方法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的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的二维新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电子迁移率高等特性,在环保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简述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石墨烯材料在水处理和大气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TiO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原理及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提出了增强其活性的途径。TiO2光催化氧化可应用于印染、农药、造纸等工业废水及饮用水处理中,研制高效的负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解决太阳能利用问题、开发多功能光催化反应器是今后TiO2光催化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玻璃为载体,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制备掺铁TiO2薄膜以降解室内空气中的苯。结果表明,TiO2薄膜中掺杂适量的过渡金属离子Fe3+可显著提高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提升苯的降解效果;反应体系中水蒸气的含量会影响苯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苯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7.
液相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处理液相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技术。对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综合论述了影响光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如晶粒尺寸、pH值、光照强度、外加氧化剂等。同时,对提高光催化效率的途径以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高级氧化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概述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介绍了臭氧氧化、二氧化氯氧化及光催化氧化等典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情况。结合目前油田水处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硫酸盐还原菌含量高、有机物浓度高、微生物易于繁殖以及结垢严重等现象,对高级氧化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油田采出污水杀菌、油田水的灭藻和除泥、油田地面水体油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道等自然流域的水体污染物进行生态治理,作者提出运用三个独立步骤而形成一道自然水体修复功能:第一步,优选良性微生物株群并持续发展与供给;第二步,运用河道功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第三步,建立流域水体生物链,从而达到流域水体消纳污染物的自净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强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掺杂TiO2/有机改性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弹药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TNT作为目标物,考察了影响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均有所增加,对TNT的60min的吸附去除率和光催化降解率分别达到9.68%和94.53%;影响TNT光催化降解率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TNT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