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突发性大气污染风险源识别、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及大气扩散、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源控制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形势提出了开展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并结合研究需要,提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流域生态风险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框架,从风险评估三要素风险源-生境-受体出发,构建了危险度-脆弱度-损失度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综合模型的构建、指标体系选取、等级体系划分与评估单元确定等内容,并以太湖流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生态风险整体以中等风险为主,呈升高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8年高、较高生态风险所占面积比分别增加了0.39%和5%.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管理逐步从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向环境风险预警方面过渡。该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从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物浓度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预警四方面,对构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土壤环境"时间-预警-空间"三维体系,并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土壤环境风险与预测工作,加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程序与方法技术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环境中能够检出的有毒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多,基于制定环境标准来控制有毒污染物的传统方法正在受到挑战,而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加强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认识区域具有潜在风险的有毒污染物环境暴露与环境效应的关系,探讨风险评价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已显得尤为紧迫.综述和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深入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域环境风险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行流域环境管理制度存在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不够,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预警性不足,对环境风险的综合决策性不强等问题,引入流域环境风险管理的理念,为解决流域环境管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对国内外环境风险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流域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测量,流域环境风险识别、流域环境风险监测、流域环境风险评估、流域环境风险预警、流域环境风险管理政策研究等进行了讨论,试图找出我国开展流域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本文对比研究了美国著名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评价框架,欧盟EUSES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框架,以及Briggs(2008)构建的一个综合污染源、危害、环境风险、剂量反应等过程的环境健康范式及风险评价框架。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研究制订的系列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的框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为我国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是实现尾矿库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工作。从风险系统的组织结构视角出发,构建较为系统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建立基于综合加权模型和三维坐标模型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方法,并以张家口部分尾矿库为例,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对该区域内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与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尾矿库的环境风险等级,其中三维坐标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风险的反向回溯追踪分析和实现不同侧重面的风险控制方面更有优势,对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方法的建立,为《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的研制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流域复合污染控制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大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8):1572-1576
流域环境的复合污染及其所导致的生态与健康风险,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流域复合污染呈现大量常规污染物与微量有毒有害物质共存的突出特征,在污染成因、生态响应和控制途径上更具复杂性.本文综合论述了本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流域环境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复合污染的生态与健康效应、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的集成技术体系构建、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模式等方面,阐述了需要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外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公众健康是环境保护的最根本宗旨,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手段在控制环境健康风险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发达国家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方面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结合我国环境管理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推动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一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环境与健康能力建设,开展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研究发布本土化的基准/标准;三是识别日常环境监管中各个涉及公众健康的关键薄弱环节,探索将健康风险融入环境监管的渠道和路径;四是紧密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工作;五是建立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六是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应用于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风险评估的重点由单一源、单一传播途径、单受体转向多来源、多传播途径、多受体的评估,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概念辨析和文献调研的方法,综述了美国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的发展历史、评估流程,并对国内外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国内开展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方法不完善、基础科研工作不足、宏观环境管理政策亟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应尽快明确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概念与管理要求,制订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的流程、框架与技术指南,加强基础数据库建立和实践探索,为长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