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铝盐基离子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环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物或粘土矿物可吸附氟离子,但磷酸根离子与氟离子存在竞争吸附效应,造成氟的环境存在量、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更加复杂,影响了环境中氟污染的治理.试验选用典型贵州黄壤和石灰土,通过向模拟高氟污染土壤中添加铁铝盐基离子和磷酸盐,采用两因素最优设计,研究外源物质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6H2O或AlCl3·6H2O都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性氟,而KH2PO4使土壤中水溶性氟增加,对黄壤和石灰土中水溶性氟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FeCl3·6H2O(AlCl3·6H2O)、KH2PO4.同时表明,采用铁铝盐基离子改变黄壤性质,达到降氟效果仍有很大潜力,而石灰土环境在高添加铁铝盐基离子水平下继续添加FeCl3·6H2O或AlCl3·6H2O降低土壤中水溶性氟的作用较弱.从土壤pH看,黄壤水溶性氟受试验因子影响复杂,土壤pH低水溶性氟不一定低,pH在4~6时,氟元素的形态及有效性尤其复杂,而石灰土中水溶性氟基本随pH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利用驯化污泥研究了邻氟苯胺、对氟苯胺、2,4-二氟苯胺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3种氟苯胺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从高到低依次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和2,4-二氟苯胺.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除2,4-二氟苯胺在实验质量浓度8.56 mg/L时为一级反应,其他为零级反应;且它们的降解规律都符合Monod方程;30 ℃、振荡速率140 r/min为氟苯胺的最佳降解条件.同时研究了共基质条件下葡萄糖和苯胺对2,4-二氟苯胺的好氧降解的影响,葡萄糖的引入有促进作用,而苯胺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作用.氟苯胺的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以及多种组分混合废水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蜂窝煤燃烧氟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钙为固氟添加剂,以炉渣及粉煤灰等低氟材料取代全部或部分粘土作为粘结剂来制作蜂窝煤,进行了燃煤降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酸钙能有效降低蜂窝煤燃烧时候的氟排放,当煤:粘土:CaCO3的质量比为70:17:13时,碳酸钙的固氟效果最佳,氟的排放率可降低64.1%.以炉渣为粘结剂制作蜂窝煤能够显著降低燃烧时向外界排放的氟化物量,当煤:炉渣:CaCO3为80:8:12时,蜂窝煤燃烧排氟量较小且趋于稳定.已拌有一定剂量粉煤灰粘结剂的煤中添加15%的粘土后碳酸钙的固氟效果明显改善,当煤:粘土:粉煤灰:CaCO3为70:15:9:6时固氟效果最佳,此时蜂窝煤氟逸出率仅为18.2%,氟的减排率达到77.9%,显著优于未添加粘土时碳酸钙的固氟效果,蜂窝煤添加碳酸钙固氟剂进行高效固氟时,需同时适当增加粉煤灰加入量,以稳定固氟剂的高温固氟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厂排出的高氟污水和深井高氟饮水的毒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诸如电解铝、氢氟酸,氟化盐、磷肥、农药、玻璃和其他冶金、化学工业生产中,多有高氟污水排出,这是大家所  相似文献   

5.
以载铝活性炭纤维毡为电极,在电场作用条件下对模拟含氟水进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载铝活性炭纤维毡正极化可以强化吸附除氟效果,吸附动力学数据很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加电场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4.50 g/(mg·h);其对高浓度含氟饮用水也有较高去除率,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平衡数据。加电场情况下,该载铝炭毡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6.584 mg/g,去除氟离子的最佳pH范围是5.5~8.9。共存阴离子Cl-、SO2-4和NO-3对炭毡吸附除氟没有抑制作用,但CO2-3的存在会导致除氟吸附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氟里昂是一类甲烷氯氟代物的总称。目前广泛应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二氯二氟甲烷,简称F-12(分子式为CF_2Cl_2,B.P.—29.8℃),另一种是三氯一氟甲烷,简称F-11(分子式为CFCl_3,B.P.23.7℃)。它们已广泛用作致冷剂,泡沫灭火剂,搅拌发泡剂和气溶胶包装品。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副产物氟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筛分进行粒度分析,得到不同粒径pH值、水溶性氟以及总氟含量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掺入2种碱性工业副产物作为改性剂对氟石膏化学改性固氟脱酸的效果,从而确定改性剂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氟石膏中氟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掺加5%的电厂干法脱硫灰或2%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灰能很好的起到固氟脱酸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氟是自然环境中的广布元素。它已被确认为动物和人体的必需元素,但动物和人体对其需要量甚少,环境中氟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动物和人类的牙齿和骨骼造成危害,同时植物对氟的反应也极敏感。因此,自然环境中氟的分布状况和人类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氟的重新分布,都可能形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概括起来,我国氟的环境问题有三种: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AlC13和3种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PACl)在不同pH与投量下除氟效果,并对不同形态铝盐除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H对絮凝剂水解后铝形态分布及其除氟效果有重要影响.pH 5 ~6时,Al3+和Al2、Al3等低聚态铝为AlCl3主要形态,且AlCl3更易水解生成可将溶解态氟转化为颗粒态氟的Al(OH)3,从而较PACl具有更佳除氟效果.pH >7时,PACl较AlCl3具有更佳除氟效果,且增大PACl碱化度可促进氟的去除,这主要是由于具有较高Al13含量的PACl更容易与电负性F-结合所致;且絮凝剂混凝除氟絮体ζ电位越高,越利于F-在絮体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10.
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在地壳中的重量克拉克值为0.027%,是一种负电性强、性质最活泼的卤族元素.几乎能和所有元素相互结合,又几乎能分解一切化合物而形成氟化物.氟的大气污染物有氟化氢和氟化硅  相似文献   

11.
植物中氟的测定常采用水蒸汽水解—比色法。自1966年出现快速简便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后,植物中氟的测定主要采用高温灰化一电极法。高温灰化一电极法测定植物中氟是将处理好的植物样用10%醋酸镁(或10%硝酸镁,或2,5%的氧化钙水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研究表明,从定性方面讲,在工业氟污染区,家畜慢性氟中毒主要是因摄入了被氟污染的牧草所致.然而,对牧草氟含量与家畜慢性氟中毒的定量关系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我们选择发病率比较高,对氟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以石灰或烧制白云岩与粘土、低氟无烟煤粉作为包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高氟块状石煤进行了固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包裹石煤固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无烟煤粉和石灰,影响顺序是无烟煤粉>石灰>粘土。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石煤块∶无烟煤粉∶石灰∶粘土=70∶10∶10∶5,固氟率达91.9%。  相似文献   

14.
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臭味而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在同样浓度下,氯气对植物的危害程度约为SO_2的3—5倍,在化工厂、制药厂等都有氯气污染. 另外在炼铝厂、冶炼厂、磷肥厂、玻璃厂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氟污染.其中以氟化氢影响最严重,毒性最大,对植物的毒性要比SO_2大10~100倍.国家已将氯、氟列为重点防治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地质调查表明,萍乡地区属半湿润富铁铝地球化学环境,中性酸性土壤氟聚集区.区内二迭系小江边组原岩经风化作用后,形成的亚粘土、腐殖土中氟含量最高,次为小江边组原岩本身。再次是三迭系大冶组土壤.从岩性上看,高氟主要出现在钙镁质泥岩及泥灰岩上.钙镁质泥岩是萍乡地区烧制砖、瓦的坯土,是烧窑过程中环境氟升高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一、引 言 上海高校协作组承担了黄浦江水质污染的监测与治理任务。在对黄浦江上游吴泾工业区水质的监测中提出了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分析课题。关于氟污染的分析,国内外多是进行植物中含氟量,人体中血氟、尿氟、骨氟和水质、土壤、空气中氟离子的测定,而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氟的测定作了初步探索,即用液-液萃取法或大孔树脂吸附法对废水中的有机氟进行富集,再用氧瓶法分解,最后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本方法对模拟水样、实验室废水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的发展,氟在环境土壤中的污染日趋严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测定土壤中微量氟的方法中,样品常用硫酸—磷酸介质蒸馏或用碱熔融分解后浸出氟,再用氟试剂比色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这二种处理样品的方法操作繁琐,所得样品液的体积较大,以  相似文献   

18.
石灰或烧制白云岩与粘土、低氟无烟煤粉作为包裹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陕西省紫阳县蒿坪镇高氟块状石煤进行了固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包裹石煤固氟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无烟煤粉和石灰,影响顺序是无烟煤粉〉石灰〉粘土。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石煤块:无烟煤粉:石灰:粘土=70:10:10:5,固氟率达91.9%。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杭嘉湖一带主要来自砖瓦窑的氟污染状况.氟污染不仅使蚕中毒、春茧减产,而且还影响蚕种场制种,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查清氟污染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防治春蚕氟污染危害的4条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体中氟化物的含量、活性和运动特征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其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将成为人、畜健康的危害因素或潜在不利条件。因此,对水环境中氟的行为研究是必要的。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的氟化物中一部份成为溶解态均匀地分散在水体中,其余部份可为水体中的悬浮物吸附或为水生生物吸收。进入水体的含氟矿物颗粒部份分散于水体呈胶态,更多的是在克服了水流的平推力和浮托力后形成水体沉积物。在不同条件下水环境中,可溶性氟与沉积物中的氟可发生吸附和释放作用而导致水体中氟含量的变化。对人畜产生危害的主要是溶解态氟,为此我们对不同条件下(温度、酸度、时间、共存阳离子及好气、厌气等)对水环境中氟化物的吸附和释放的影响进行了试验。1 沉积物中氟化物的释放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