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43-43
英国东盎格鲁大学A.L.彼莱等科学家考察了气候变暖对北海鱼群分布的影响,发现在过去25年问,北海许多鱼种有明显向北移动倾向。如鳕鱼、才鳕、琵琶鱼等有重要商品价值的鱼类均已往北迁移了500~800km,这些鱼种对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水温升作出了明显的反应。据称,过去25年间,约有2/3的物种在平均纬度和深度分布上均已有变动,几乎所有鱼种(仅一种例外)均向北迁移,其中,生命周期短且体型较小的鱼种向北迁移较明显。气候变化是通过生长条件、存活环境、生殖系统和营养水平等因子对鱼群的丰度和分布产生影响的。如果目前趋势继续下去,至2050年,有些鱼种会在北海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
电动力学技术修复苯酚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动力学技术对苯酚污染砂土的修复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苯酚污染砂土电动力学修复的可行性及在不同电场强度下苯酚的迁移特征和机制.研究了采用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控制液(柠檬酸和NaOH)等对迁移效果的影响,以及苯酚在砂土中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苯酚在砂土中发生富集.在电场强度为2.0V/cm时的苯酚富集效果明显,比在电场强度为0.5 V/cm时苯酚多增加30%,且向阳极的迁移距离增大了12 cm;在阴极添加不同浓度的LAS,苯酚在砂土中的富集效果不同,LAS浓度越大向阳极迁移得越快富集效果越明显,当LAS为0.046 0 mol/L时苯酚最高增加了143%;向阳极添加NaOH,苯酚在阳极区增加了136%,比向阴极添加柠檬酸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研究了温度层结对三维街区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层结对街区流场和污染物均有一定影响.随着不稳定性的增加,气流涡旋中心向地面靠近.中性温度层结下,污染物随着街区内的涡旋先向背风侧迁移,然后主要随气流向下游迁移,很少向上游街区迁移.而不稳定温度层结下,上游街区污染物浓度也随之增加.根据污...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十氯酮的多介质环境行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QC模型模拟十氯酮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归宿和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土壤是十氯酮最大的贮存库,在稳态平衡条件下,残留率达到95.0%;在稳态非平衡条件下,十氯酮单独排放到水体,有37.5%残留在于排放的水体中,其在大气的浓度水平和质量分布均很低,在沉积物中的质量则来自于水体向沉积物的沉降迁移;十氯酮主要通过水体的水平迁移和土壤的厌氧降解输出;十氯酮的主要界面迁移过程是大气向土壤的迁移,其次是水体向沉积物的沉降和大气向水体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氧化塘建成前,鸭儿湖(面积8千亩)被农药废水污染对水生态系的影响,业已报导.污染对鱼类影响尤为明显.鱼产量大幅度下降,一些经济鱼类消失,鱼体严重畸形(见附图),残留超标(超标率平均达50余倍).1966年放养45万尾鱼种,不到一个月死亡殆尽.从此,一个年产20—30万斤鲜鱼的高产湖,停止生产.鸭儿湖变成废湖.  相似文献   

6.
污泥土地利用是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在中国西北黄土地区更有前景和意义.污泥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弥补黄土的贫瘠缺陷,改善黄土肥力、增加植物产量.污泥施入黄土后,灌溉水对污泥重金属的淋滤迁移和污染风险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研究旨在了解重金属Cu、Zn、Cd在黄土层中的淋滤迁移特征,为黄土地区污泥的土地利用及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选择污泥中含量或毒性大的Cu、Zn、Cd 3种重金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土柱对表层堆肥污泥中2种源强的重金属进行1年灌溉用水量的淋滤对比实验,测定淋滤前后土柱中和渗出液的Cu、Zn、Cd总量、有机质及pH值,以期分析重金属在黄土中的淋滤、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淋滤作用可使堆肥污泥Cu、Zn、Cd发生少量迁移并富集于土柱中、上部,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重金属仍滞留于耕作层(0~20 cm);淋滤使堆肥污泥Cd与Cu向下迁移约30 cm,Zn向下迁移约20 cm;渗出液呈弱碱性,其中Cu、Zn、Cd 3种重金属的浓度较入渗水均有增多,但随渗出液从黄土柱中溶出的重金属量极少.实验表明,耕作层重金属源强对Cu、Zn、Cd在土柱剖面中的淋滤、迁移和滞留作用以及溶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堆肥污泥土地利用可以明显改善黄土肥力,灌溉对耕作层污泥有机质的淋滤损失量较小.并得出,堆肥污泥在黄土地区的土地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3大山脉中的多座冰川在过去20多年里正加速融化,距离城市最近的乌鲁木齐一号冰川40多年以来已缩小了1/5。中国西部绵绵群山深处,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许多海拔超过4000m的山峰,终年被冰雪覆盖,这些冰川因此被称作“固体水库”:冬季它们储藏降雪,待到夏季融化成溪,滋养绿洲生灵。据统计,中国四成以上的冰川资源分布在新疆。  相似文献   

8.
据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最近预测 ,由于使气候变冷的二氧化硫排放将减量 ,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采取减少措施 ,预计到 2 0 1 0年 ,全球变暖温度可升高 1 .4~ 5 .8℃ ,较 1 995年预测的 1~ 3.5℃高出40 % ,海平面将明显上升 ,较严重的干旱将影响农业和供水 ,森林和珊瑚系统将遭受更严重的破坏 ,热带和亚热带谷物减产 ,干旱地区洪涝灾害和传染性疾病增加。不少国家的首脑对全球变暖十分关注 ,美国将重新修订清洁大气法。据 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预测 ,如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全世界每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 GDP)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研究了有机垃圾焚烧过程中温度、水分、无机氯及有机氯对几种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焚烧垃圾过程中焚烧温度对重金属分布特性的影响特性不一,重金属锌和铅容易转移到气相中去,而重金属镍和铬大部分是以固态形式残留在底渣中;水能与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反应,引起物质转变,影响重金属的分布;氯的存在也影响重金属的分布特性,氯的参与使重金属更易向飞灰或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10.
中国部分城市污泥中矿质元素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数目迅速增加,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泥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从北到南的五家污水处理厂消化污泥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分布,为污泥资源化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消化污泥总体呈高有机质、高氮磷、低K、高矿质元素营养的相似性,但其理化性质如阳离子交换容量(CEC)、pH等差异较大,对矿质元素的形态分布与生物可利用性有明显的影响。同种元素在不同污泥中含量的差异较大,相差数倍,甚至十倍以上。污泥中不同元素含量明显不同,Fe的浓度最高,次之是Mg、Zn、B的浓度最低。连续提取研究表明,污泥pH对污泥中矿质元素的形态分布有明显影响,酸性污泥(厦门污水处理厂)中各矿质元素酸溶/交换态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污泥。Cu主要分布在氧化态;Zn的三态分布百分率均在10%以上;Mg、Mn的酸溶/交换态含量较高;Fe主要分布在残渣态;B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百分率较高。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污水处理厂污泥品质调查,为污泥合理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垃圾焚烧过程中影响重金属分布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转式垃圾焚烧炉和固定床加热炉中,研究了有机垃圾焚烧过程中温度、水分、无机氯及有机氯对几种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焚烧垃圾过程中焚烧温度对重金属分布特性的影响特性不一,重金属锌和铅容易转移到气相中去,而重金属镍和铬大部分是以固态形式残留在底渣中;水能与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反应,引起物质转变,影响重金属的分布;氯的存在也影响重金属的分布特性,氯的参与使重金属更易向飞灰或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12.
半山地区位于杭州市北郊,是该市重工业区,分布有杭州钢铁厂、玻璃厂、汽轮机厂、重型机械厂及火电厂等大中型工厂。该区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工业氟污染。由于大气中的氟污染,使树木的叶片含氟量明显地高于风景区,还影响了蚕桑业的发展;土壤中含氟量较高,使局部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因此,对该地区氟污染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着重通过多种试验对该区氟在水土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苯系物在红壤中垂向迁移的研究闫剑飞袁华焦峰邱丽娟刘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苯系物在红壤中垂向迁移及分布特征。在淋溶过程中收集淋滤液并对其进行检测以分析苯系物对地下水的潜在影响,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淋溶液的pH探讨酸性降水对苯系物在土壤中迁移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淋溶水的流动,苯系物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各土层中乙苯含量最高,苯和甲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2组人工配置沉水植物群落,以增温5℃增温组模拟微宇宙环境暖化,通过沉水植物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速率、优势度、多样性指数等来研究暖化对沉水植物生长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上覆水各形态磷、沉积物各形态磷的测定来研究气候暖化条件下2种人工配置沉水植物群落对磷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极端高温不利于人工配置Ⅱ(金鱼藻占60%,黑藻和菹草各占20%)的生长,但秋冬季暖化可延长沉水植物的生长期,总体来看其相对生长速率、存活率未受影响。气候暖化降低了物种多样性,不利于沉水植物群落稳定。对于磷迁移,钙磷(Ca-P)在增温条件下高于未增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区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我国高原地区某铬渣污染场地进行钻孔取样,分析场地工程地质特性,对场地铬的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质结构较单一,地下水丰富,土质的渗透性强,渗透系数在1.78×10-3~0.243 cm/s之间;场地铬污染严重,总铬与六价铬的浓度最大值分别为22 485.6 mg/kg和7 495.2 mg/kg,地下水中六价铬的浓度最大值为107.2 mg/L;通过剖面铬浓度分析:铬在纵向上浓度分布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均呈现表层4 m浓度较高,4 m以下浓度较低且变化较小的规律。由Kriging插值法绘的铬浓度分布等值线图可清晰看出场地表层土表现出向沟谷位置迁移趋势,地下水中残留的铬向地下水流场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某电子垃圾拆解区周边66个土壤样品中25种多溴联苯醚(PBDE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种PBDEs总质量浓度为0.13~11.80ng/g,其中BDE209的质量浓度为0.10~11.60ng/g,占比达到了50.9%~98.3%。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该拆解区土壤中PBDEs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来源于八溴联苯醚商业工业品,一类来源于五溴联苯醚和八溴联苯醚商业工业品。一至六溴代的低溴代PBDEs在土壤中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能够从高浓度地区向低浓度地区迁移,而八至十溴代PBDEs在土壤中不易迁移。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元素在冻土与融土中迁移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寒区经济的发展,冻土地区的矿山开采活动不断加剧,随之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冻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恢复.针对此问题,室内模拟了尾矿矿渣在冻土与融土中的填埋及其对填埋场周边土体的影响,通过检测填埋场各处土壤的温度、含水量以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温度和水分对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影响很大.土壤温度越低,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越慢;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重金属元素均随着水分从土体的暖端向冷端迁徙并聚集于冻结锋面.重金属元素在冻土中的迁移比融土中慢,表明冻土环境不利于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在土壤质地、温度和含水量等相同的情况下,Zn的迁移性较强,Pb和Cu的迁移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针对菲污染土壤修复建模的问题,通过对电动力学作用下菲污染土壤的迁移现象的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影响菲迁移的电渗流、电迁移、对流和弥散4个主要过程,建立了电动力学作用下菲在污染土壤中的迁移模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软件结合迁移模型的各项方程和选取的参数对菲的迁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孔隙率分别为0.33、0.38、0.43和0.48时,菲的最大迁移率分别为31.89%、34.78%、37.97%和41.74%;当电压从0.5 V·cm~(-1)增加至2 V·cm~(-1)的过程中,电渗流通量增大,最大迁移率可达到44.35%;修复区域的浓度均呈"碗状"分布,模拟计算得到在中间靠近阳极区域的菲的浓度达到最小值2.14 mol·m~(-3),迁移率最大为38%。模拟计算的菲迁移分布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用于电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痕量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和迁移及其环境背景值的处理. 文中讨论了关于:1)不同层次土壤中25种元素的含量;2)我国某些地区若干元素背景值;3)若干微量元素分布频率图;4)京、津、唐某些土壤类型中的元素含量;5)25种元素在不同母质土壤中的比值;6)京、津、唐地区不同地域土壤含量比较;7)其平均值及95%的置信域.  相似文献   

20.
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在外加有机质(电子供体)进行强化还原脱氯时,存在有机质消耗快、pH持续降低等影响脱氯效率的问题。利用乳化油(EVO)与胶体氢氧化镁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兼具电子供体缓释性和OH-缓释性的双功能缓释剂EVO-Mg(OH)_2;成功制备了不同EVO∶Mg(OH)_2配比的EVO-Mg(OH)_2试剂,并对其稳定性、分散性及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向模拟砂柱中注入不同体积的EVO-Mg(OH)_2,考察试剂的迁移性能以及试剂注入对三氯乙烯(TCE)迁移的影响;开展了EVO-Mg(OH)_2强化TCE还原脱氯摇瓶实验,考察了该试剂对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EVO∶Mg(OH)_2配比的试剂稳定性及分散性良好,粒径无明显差异;EVO-Mg(OH)_2可以有效地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并实现部分滞留;注入量对EVO-Mg(OH)_2的迁移性有一定的影响;EVO-Mg(OH)_2可以促进TCE溶解和迁移从而减小EVO-Mg(OH)_2和TCE之间的传质阻力;EVO-Mg(OH)_2能够实现电子供体及OH-的双重缓释,有效促进脱氯微生物的生长,提高TCE的降解速率(k=0.128 d-1),同时抑制pH的降低(pH=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