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全面实施,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关注.空气质量指数以数值的形式表述空气质量状况、便于公众简明、清楚地了解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及时、准确的向公众提供易于理解的当地空气质量状况.基于EXCEL软件计算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方法有助于AQI算法在基础应用层面的实现,也有助于验证开发技术软件平台中涉及的数据统计算法的准确性.本文以苏州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为例,实现了基于EXCEL软件的AQI计算,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时间序列广义可加模型分析2013-2018年丽水市大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关系,构建丽水市不同人群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及分级方法,比较AQHI、调整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_a)、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对健康效应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①如以AQI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评价,丽水市春夏季主要污染物为O3,秋冬季为PM2.5;如以AQHI来评价,则O3为丽水市全年最主要的污染物,其次是NO2.②在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AQHI比AQ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AQHI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相关性比与AQI的相关性好.③4种指数在秋冬季对健康效应的预测准确度均高于春夏季,AQHI_a是4类指数中预测健康效应最好的,其次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研究显示,需高度重视O3污染问题,建议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构建AQHI或AQHI_a来反映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咸阳市国控监测点2018年度环境空气监测结果数据统计,通过空气质量AQI指数法评价,分析出咸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以及空气质量年内时空变化情况、年度变化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美空气质量指数(AQI)对比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中美两国空气质量指数(AQI),特别是颗粒物分指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利用2013年4月至12月期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开展了典型大气污染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研究、制订和发布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所包含的污染物指标更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空气污染的特征,也更贴近居民对空气质量的切身感受;中美计算颗粒物小时AQI采用的方法不同,对比发现中国采用颗粒物24 h平均浓度限值代替1 h平均浓度限值的计算方法会将污染等级倾向于严重化;中国在计算颗粒物AQI时设定的颗粒物浓度限值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AQI200时,PM2.5/PM10的比值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对奥体中心监测点数据分析显示,AQI50时,PM2.5/PM10比值小于0.5,且PM2.5/PM10的比值随着污染指数等级的增大而增大.建议尽早修订和调整颗粒物实时报的浓度限值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收集了地处高原的云南省全省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共40个监测点2015年全年(2015.01.01—2015.12.31)的大气PM_(2.5)、PM_(10)、SO_2、NO_2、O_3、CO、O_3-8 h日均浓度数据,计算出年均浓度值、空气质量指数AQI,并根据《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对云南省各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PM_(2.5)年均浓度值最高的是文山,为37.89μg/m~3;最低的是丽江,为16.21μg/m~3。空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2015年整体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是香格里拉,空气质量指数为35.76;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昭通,为68.26。SO_2、NO_2与PM_(2.5)的关系呈现正相关,PM_(10)的变化趋势与PM_(2.5)的变化趋势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西安市2013年环境监测站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及环境空气状况与监测月报资料,对空气质量等级、AQI变化情况、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及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浓度比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2013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达标率为37.8%,年均AQI值为151,SO2、NO2、PM10和PM2.5的月监测浓度变化趋势无显著意义,采暖期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非采暖期平均浓度,PM2.5采暖期均值是非采暖期均值的3.09倍.由此可见控制SO2、NO2、PM10和PM2.5的排放是改善西安市空气质量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空气污染指数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以空气污染指数API报告各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我国各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差异很大,该方法在报告城市空气质量时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不能综合反应污染状况。本文针对现行的API指数法进行了模式推算和改进,新的计算模式可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成都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法在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中存在因素较为单一等缺点,文章综合考虑多评价单元的多种指标,运用熵权系数法对成都市各区域AQI进行计算,以区域AQI年均值,区域年污染天数两个评价参数,构建成都市现阶段各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成都市21个区县,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进行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郫县,青白江区和新都区综合评价等级最高,均在8.5以上,体现出这三个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综合评价等级较低的都江堰和蒲江县AQI年均值也较低,污染天数很少,其余区域的评分和其AQI以及污染天数均相符合,可以得出该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很好的很客观的反映出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聚类分析呈现出较好的聚类效果,整个成都市各区域空气质量均值分布分为四大区域,较符合实际结果,可以为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出行和健康,创建便于查询的空气质量显示系统,可以使人们简单直观的了解当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信"逐渐成了人们日常通信的重要工具.本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提出了空气质量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来建设空气质量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从各个区内监测点得到空气质量指数数据,进而将每日各个时段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动态图的方式直观清晰的展示给用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2):46-56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空气质量逐渐恶化,空气污染已经发展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随着监测技术的提升,空气污染数据迅速增加,人们对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的研究逐渐向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靠拢。而现阶段对年际时间尺度空气质量评价的方法较少,常用年均AQI作为评价指标。由于AQI是单一污染物指数,抵消了多种污染物的累计效应,产生的模糊信息会掩盖其他污染物对健康的实际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中国AQI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权重的特定的年际时间尺度空气质量评价模型——综合空气质量指数(CAQI),用于修正中国空气质量指数在年际空气质量评价中的缺陷。通过对模型验证发现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在年际时间尺度空气质量评价中效果较好,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AQI与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选取哈尔滨市2014年-2015年AQI日报数据,分别分析了供暖期和非供暖期PM2.5、PM10、CO、SO2、NO2、O3六种主要空气污染物与AQ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QI与6个主要污染物间呈显著性相关.同时建立了供暖期和非供暖期AQI与主要空气污染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CO对AQI起着主要作用.因此,提高供暖过程中煤炭燃烧效率,可有效削减空气中CO的浓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实时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选择京津冀地区8个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邢台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57个站点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该地区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及其首要污染物日报和实时报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8个城市空气质量等级日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其中邯郸市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占比(即出现日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最高,为90%;北京市最小,为50%;其余城市在70%左右.以O3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占比较高的是北京市和保定市,超过20%;秦皇岛市最小,为2.8%.以NO2为首要污染物日数占比较高的是秦皇岛市,为10.6%.②京津冀地区8个城市AQI实时报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情况最多不超过10%,几乎没有以NO2为首要污染物的情况;但在AQI日报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日数占比最高的可达26%,以NO2为首要污染物的日数占比高达11%.③以2015年北京市奥体中心站点为例,当AQI日报仅以NO2为首要污染物时(23 d),空气质量等级日报均为良的情况主要发生在1-3月和10-12月;然而同期AQI实时报白天(08:00-16:00)空气质量等级均呈现优、良,而夜晚(16:00以后)ρ(PM2.5)为中度和重度污染等级;当AQI日报仅以O3为首要污染物时(55 d),空气质量等级日报均为良的情况主要发生在4月和7-8月;同期,尽管AQI实时报中ρ(PM2.5)日变化差异不明显,但ρ(PM2.5)达到中度和重度污染等级的时段明显增多,且峰值多出现在10:00左右.④导致AQI日报和实时报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计算实时AQI时颗粒物质量浓度标准仅参考ρ(PM2.5)和ρ(PM10)24 h限值,这将会导致不确定性及滞后性.研究显示,在全国已有5 a长时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有必要对AQI等内容开展深入研究,以加强对标准及其相关指南和规定的修改与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是提升预报能力的重要助力,为更好支撑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将我国空气质量细化为12个半级别,参照英国预报评估方法,对2020年“2+26”城市AQI、 PM2.5浓度和O3-8h浓度预报开展探索性半级别预报效果评估,通过与AQI范围预报和AQI级别范围预报评估对比发现,半级别预报评估方法可将两者兼容合一,在城市业务预报评估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具体的半级别预报评估结果表明,“2+26”城市AQI和O3-8h浓度在低段级别和高段级别的预报效果明显差于中段级别,不同级别PM2.5浓度预报效果相对稳定;AQI、 PM2.5和O3-8h浓度预报准确率月变化曲线分别呈双峰型、先升后降型和平缓型,PM2.5浓度各月偏高预报显著;不同城市AQI和O3-8h浓度预报准确率差距相对较小,PM2.5浓度预报准确率波动较大;北京和天津AQI预报准确率高于周边省份,北京和河南PM2...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5~2018年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研究了长江经济带AQI的时空变化特征,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气象因素两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了长江经济带AQI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8年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总体趋于改善,平均超标率由19.8%降至16.2%,除O3超标率上升外,其余常规监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7年开始O3的超标率超过PM10,成为长江经济带仅次于PM2.5的大气污染物.AQI月变化曲线大体呈U型,具有冬春高、夏秋低的特点.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改善主要体现在冬、秋两季,O3浓度的上升使夏季空气超标率上升,春季变化不大.AQI和空气超标率总体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上海、江苏、安徽中北部和浙江北部污染最严重,湖北中部和成渝地区其次,云南、贵州和四川西部空气质量良好.春夏季AQI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秋冬季则主要表现为南北向.污染物排放量因子对长江经济带AQI分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气象因子的影响方向则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全年和春、秋、冬3季AQI的分布格局主要由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决定,夏季气象因子的影响力则更大.  相似文献   

15.
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是一套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本文采用这一体系对呼和浩特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根据2003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本市2003年的大气环境现状及季节变化趋势;利用1990-2003年14年间的空气中污染物年均值,分析了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其结论为:呼和浩特市空气的主要污染因子为TSP,而且空气质量虽在逐渐好转,但仍然基本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因此,需要政府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重点城市AQI指数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PM10、NO2和臭氧8 h。AQI指数与平均气温,在年尺度上呈负相关,月和四季呈正相关为主;与降水日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是冷月(1-2月)呈正相关,渐暖月(5-6月)呈负相关;与最大风速,采暖季呈明显负相关;与本站气压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冬季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海口市大气污染物演变特征及典型污染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分析了2014年海口市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6种大气污染物的演变特征,同时,结合卫星遥感和轨迹模式等资料和方法对1次典型污染个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海口市2014年的空气质量主要以优和良为主,6 d达到轻度污染级别,1 d达到中度污染(1月5日,AQI值为158).1月污染最为严重,其中,阶段1(1-6日)和阶段3(18-23日)AQI值偏高,阶段2(7-17日)和阶段4(24-31日)偏低.1月东亚地区天气形势演变对海口市AQI值具有动力影响.AQI偏高阶段,地面高压系统位于内蒙古东部,华南低层东北风场有利于污染物向海口市输送;而在AQI偏低阶段,地面高压系统东移出海,低层偏东风场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1月海口市比率最大(39%)的气流主要经过大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广东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有利于污染物的区域传输.污染个例分析表明,海口市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有密切关系,10 m风速较小有助于近地面的污染物在区域内累积,水平风垂直切变偏弱对天气尺度扰动的发展和大气的垂直混合不利.卫星遥感和后向轨迹分析也表明,外源输送与海口市这次大气污染事件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