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燃煤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生成机理以及减少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的途径,认为燃烧固硫是当前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技术经济方案。同时,文中在讨论燃煤固硫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向燃煤固硫效益的主要因素──钙硫比、炉内温度、燃烧时间、固硫剂等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谈清洁煤生产中的微生物脱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洁生产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正越来越为全世界的工业企业所认同;电力生产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将一次能源转化成清洁方便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污染,其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脱硫技术和工艺以炉后净化和炉中固硫为主,由于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固硫型煤渣烧制水泥熟料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固硫型煤工业是治理煤烟型大气污染及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燃烧固硫型煤将产生大量固硫煤渣,对环境构成新的威胁。本文从实验探索的角度,研究开发利用固硫渣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旋流水膜脱硫技术,烟气经过电除尘器除尘后,从脱硫塔底部进入塔内,循环吸收液则从脱硫塔上部进入。烟气自下而上流动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气液接触,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循环吸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将二氧化硫除去,脱硫效率高,对烟气进行脱硫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燃煤锅炉的脱硫已势在必行,DCL型燃煤固硫剂脱硫技术是中科院“九五攻关”项目之一,其技术原理是通过添加助剂提高固硫剂的吸附表面及其活性,同时将SO2转化为SO3或使MeSO3转化为MeSO4,从而使CaO固硫率大大提高,本文介绍了DCL型燃煤固硫的技术特点,因硫原理,固硫工艺和固硫设备及其在广州石化热电站的应用效果,通过运行数据分析和成本比较,证实DCL固硫剂固硫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硫磺制酸装置在新排放标准颁布实施后存在的问题,通过脱硫方案的比较,以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在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硫磺制酸装置脱硫中的应用为例,从催化氧化脱硫原理、二氧化硫吸收动力和传质分析、关键设备和控制指标分析比较等方面,阐述了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在净化硫酸生产尾气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溶液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通过二级吸收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能够低于0.05%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工业固硫洁净型煤的开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系统地阐述了一种固硫洁净型煤的工艺和技术,通过实验室试验和中试,该固硫洁净型煤固硫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和降低燃煤中的硫对大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高于1200℃的燃煤固硫因CaSO4的分解而因硫效率不高。CaS在高温下不会分解,若以CaS形式能将硫分固定下来,可以大大提高固硫效率。从热力学研究着手,计算预测了以CaS形式固硫的可行性;在富煤还原气氛燃烧时,在高于1227℃可达90%的固硫效果;在贫煤燃烧时,由于局部存在还原气氛,也可达到一定的固硫效果。本文实验表明,固硫剂中的某些非钙基添加剂可以在高温下形成玻璃态物质,更好地抑制CaS的氧化  相似文献   

10.
纳米助燃固硫添加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作为CaO固硫添加剂,用热分析法对纳米TiO2催化煤燃烧以及催化CaO固硫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燃烧后煤灰的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固硫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CaO共同作用条件下对煤燃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燃烧反应活化能E下降,同时纳米TiO2还能增大燃烧后煤灰的孔径,提高固硫率.氧气的存在抑制氧化钙的固硫转化率,纳米TiO2可以消弱氧气的抑制作用.对固硫反应的影响表现为在反应后期(即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与固硫转化率和孔径分布的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讨论了纳米TiO2催化燃烧催化固硫的机理,纳米TiO2导致碳晶格的扭曲,增加表面活性部位,加快氧气的吸附速度,使添加剂周围燃烧速度加快,煤灰孔隙增大从而强化燃烧,促进SO2转化成SO3的本征反应,促进二氧化硫向氧化钙内部的扩散从而提高CaO的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小玲 《环境》2006,(Z1):59-61
固硫剂是固硫技术中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普通钙基固硫剂及复合固硫剂的应用和进展,指出其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催化燃烧固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纳米TiO2催化CaO燃烧后粉煤灰的成分分析和燃烧烟气中SO2含量的测定确定固硫效果,探讨了纳米TiO2添加量、Ca/S摩尔比、不同条件制备的纳米TiO2及燃烧温度对分析纯CaO固硫的影响,比较了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以及不同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果,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CaO共同作用时,纳米TiO2最佳的添加量为8%;在Ca/S摩尔比为2、燃烧温度为850℃时纳米TiO2催化分析纯和工业纯CaO固硫效率达87.8%和60.3%,比不添加纳米TiO2时增加13.4%和29.6%.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燃烧时CaO固硫有较好地催化作用,能够促进SO2转化成SO3的本征反应,同时增加煤灰的孔尺寸,促进二氧化硫的扩散从而提高CaO的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介绍了几种较受重视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脉冲电晕放电气脱硫技术,膜吸收法,微生物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4.
煤粉炉燃中固硫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粉炉燃中固硫技术研究的背景、目的及煤粉炉燃烧特点,研究探讨了在煤粉炉上进行燃中固硫应采用钙系化合物作为主固硫剂,并添加助固硫剂,将提高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汶矿业集团煤炭化学固硫技术于1999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技术采用重介旋流脱硫和化学固硫技术,将一定比例的固硫剂添加到煤炭中,煤炭燃烧后,使硫份固化在煤渣中。经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测试,其固硫效果洗煤达到44.7%~50.4%,原煤达到51.2%~53.6%,高硫煤含硫量由3%以上降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硫测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避免了使用含汞的吸收液,但如何实验条件控制不好,试剂空白值及标准曲线的斜度就会不符合《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的值,本文郑重从操作技巧方面对二氧化硫测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工程讲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工程讲座张慧明,林小妍(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山东国际天马实业有限公司)第七讲工业固硫型煤脱硫技术互概述工业锅炉、工业窑炉以及铁路机车是我国量大面广的热能动力设备,也是我国ffe排放量最多的设备.目前我国工业锅炉拥有40多万台...  相似文献   

18.
型煤是解决民用散烧煤用户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市面上的型煤固硫率仍较低,仅为40%~60%,且存在高温下SO_2的二次释放和受潮易破碎的问题,据此研发了一种新型固硫剂和新型黏结剂,具有较高的高温固硫率和较好的经济性。采用与之配套的新型生产工艺设备,制备出的型煤在燃烧过程中能"定温、定时、定向开花";经实验测得该类型煤在Ca/S为2、燃烧温度为1 100℃条件下,固硫率近100%,二氧化硫趋于零排放,燃尽率达到95%以上,达到节煤目的。同时,新型黏结剂的使用,提高了型煤的防水性,改善了型煤贮存性能。  相似文献   

19.
Fe-Si添加剂对型煤燃烧固硫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型煤燃烧固硫效率,用微量Fe-Si氧化物作为固硫促进剂加入钙碱吸收占,经1200℃以上高温燃烧后进行固硫率计算,其固硫率可达65%。用炉渣产物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进行物相鉴定,发现生成一种热稳定化合物CaFe3(SiO4)2OH,实验证明其有利于型煤燃烧固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溶液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通过二级吸收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能够低于0.05%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