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依据IPCC指南,测算了2001-2010年保定市工业和有关行业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碳排放总量由2001年的694.485 0万t增加到2010年的2 843.659 9万t,增长了4.09倍。其中煤炭类能源对历年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保持在90%以上,而且除2001年外,85%以上的煤炭碳排放集中于工业行业。借助广义灰色关联模型,分阶段计算了能源消费、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人口数量的规模和结构及能源强度与碳排放的综合关联度。通过分阶段结果比较,总结出保定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演变机理如下:规模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仅最大而且日益增强;能源强度表现出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趋势;结构效应较为复杂,最明显的变化是工业结构超过城市化率成为影响碳排放的最重要的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核算及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津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该市能源消费的主体.建立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对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 a内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0.41%,比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低58.53%;工业能源强度持续下降,万元(104元)增加值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2.38 t/万元降至2009年的0.68 t/万元,表明工业节能减排效果较明显;在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57.80%,高于北京、上海等地.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对工业经济规模、行业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经济规模是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导原因;行业结构、能源结构整体上对碳排放量影响较小;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工业节能减排成效的最主要贡献因素,对碳排放量变化的贡献率达-140.80%.通过对天津市工业行业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能源密集型行业严重影响了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将扩展的Kaya恒等式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相结合,以2005~2016年东北三省主要能源消费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优化的碳排放分解模型,测度并分解其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通过与中国同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对比分析,考察各产业(部门)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东北三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东北三省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8.84%,碳排放强度普遍高于中国碳排放强度.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东北三省碳排放增长起拉动作用,其中经济产出效应贡献最大为188%,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利于碳排放的降低.产业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及产业结构效应对东北三省碳排放增长起抑制作用,能源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最大为59%,产业能源强度的调整空间较大.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完善经济政策体制是今后促进东北三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和测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研究基于1980-2008年时间序列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定量分析湖北省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认为经济快速发展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能源效率的变化则是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拉低因素,湖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大量依赖煤炭,所以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变化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影响不大。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从3个层面采取措施实行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的重要民生产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了较多的碳排放,分析探讨该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实现行业的节能减碳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LMDI)建立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并对影响行业碳排放量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91-2009年间,产业规模的扩大是纺织服装全行业、纺织业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拉动因素,能源强度因素的提高对于减少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减少行业碳排放量的效果有限,能源结构调整尚未达到减少行业碳排放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嘉兴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暗含了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的发展战略。运用EKC理论模型,对嘉兴市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分别为N型、倒U型左侧上升阶段、倒U型左侧接近拐点,表明嘉兴市经济增长还处在加重环境负担的阶段,还未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引起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原因分别是嘉兴市产业结构特点和能源结构特点。建议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争取早日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实现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京津冀地区近1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特征,采用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规模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以产业规模为门限变量,碳排放强度影响系数分别为1.003 0、1.527 1、1.202 0;以能源结构为门限变量,能源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化规律;跨过产业结构门限值之后碳排放强度模型曲率是加速递增的。从近10年数据看,产业结构将会是京津冀工业碳排放长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全面核算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明确其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实施及评估黄河流域碳减排策略的依据和保障。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作为研究区,采用LMDI模型,计算了2003—2019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对其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演化特征来看,在2003—2019年,黄河流域的碳排放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逐年收缩;(2)从空间分异特征来看,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碳排放量呈西低东高的区域格局;(3)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分别是减缓和促进区域碳排放量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人口规模效应对于碳排放量表现为正向驱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能源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碳减排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共同面对着能源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5~2014年的能源消费情况,及天然气在不同行业的减排效应。该地区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超过1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量居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但比例偏低;在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天然气对煤炭、石油的替代,不仅促进天然气的消费增长,更具显著的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利用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动力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为分解上海市能源消费CO2排放的影响因素,明晰上海市能源消费CO2排放变化特征,采用指数分解分析方法建立了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碳排放系数4个影响因素着手,实证研究了1995-2005年上海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快速增长是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有利于控制碳排放,而重工业化、能源结构高碳化会增加碳排放.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和上海市情,提出了上海市未来控制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底辟构造是背斜或穹窿中活动的核部岩层冲破上覆地层所形成的一种构造。在同心褶皱作用过程中,随着褶皱的弯曲度越来越大,核部岩层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小。如果核部岩层是强塑性的,那么它们就会向上施加一种压力,冲破顶盖而挤出。底辟构造还可  相似文献   

12.
13.
从晶体化学、晶体结构的角度.根据方解石的晶胞参数、晶体内原子排列的特点等,提出了方解石最小颗粒的假设。通过对纳米级方解石颗粒晶胞数、原子数、表面晶胞数和表面原子数的计算,讨论了它们与纳米级方解石颗粒尺寸大小的相关规律.并结合纳米微粒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冷挤压模具结构的合理设计对于保证挤压零件的尺寸精度、提高冷挤压工作的稳定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等各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此文对冷挤压模具中的凸凹模固定结构,调整结构有独到的见解,特介绍给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人们已知道印度中部存在着大范围的重力高现象。1901年,印度调查所的Sydney Barrand先生根据印度中部出现的正重力异常,认为那里有一条隐藏的高密度山脉。1977年W.E.Warsi和P.Molnar(MIT,U.S.A.)提出了另外的看法,主张这是由于有1km高的岩石圈挠曲所致。P.K.Agrawal、N.K.Thakur和J.G.Negi(GeophysicalResearch Letters,V.13,p.491—494,198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复杂飞行器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方法以复杂结构燃烧室为例,从数值模拟和试验两方面入手,研究不同工况下结构的动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模态频率呈下降趋势,模态阻尼呈升高、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加热对结构的模态振型无影响。结论对于自由-自由状态的燃烧室结构,在加热的过程中,影响模态频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弹性模量的变化,热应力和几何非线性的变化可以不考虑。同时通过开展燃烧室结构的自由-自由状态热模态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南淝河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受污染城市河道南淝河在进行修复前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于2009年10月(秋季)和2010年1月(冬季)在南淝河河道中采集水样,直接从水中提取总DNA,用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对V3区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DGGE(变形梯度凝胶电泳)分离后,获得水体细菌群落的DGGE指纹图谱;同时运用平板计数法对水体的异养细菌进行计数。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位点南淝河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都很丰富,但不同季节优势种有差异;相同季节临近位点细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较高,且有顺河而下相近位点相似性增高的趋势。南淝河水体异养细菌数量秋季为20.3×103~616.3×103CFU/mL。冬季为2.3×103~53.6×103CFU/mL,冬季异养细菌数量比秋季低一个数量级,并且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多。但与其他同等富营养化水平的水体相比,其异养细菌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居民生活中出现新的噪声污染,固定设备通过结构传播影响环境。通过对固定设备产生的低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论述了低频噪声传播方式、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醒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居民生活在良好的声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飞机结构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军用飞机结构腐蚀情况,做好腐蚀的修理与防护,确保飞行安全和经济运行。方法对修理中遇到的典型飞机结构腐蚀进行分析,找出腐蚀的主要原因,并作出针对性修理与防护措施。结果飞机结构腐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维修费用大大降低,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得到保障。结论军用飞机结构腐蚀越来越严重,日常维修中必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腐蚀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针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对课程的跟踪和分析,提出了课堂文化、最佳衔接教学模式等细节化的概念和操作,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高职人才培养的三层架构,指出实施培养工程可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并认为培养要目标清晰化,培养模式要多样化,培养工程要细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