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某电厂拟新建的2台1000 MW空冷机组无取水定额问题,分析了电厂现有用水系统取水、排水状况,并对电厂一、二期机组各系统的节水工艺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二期机组实施节水改造,将节约的新鲜水作为新建机组水源的用水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们学习上海杨树浦电厂虹吸式脉冲澄清器的经验,于一九七六年在北京焦化厂建立了一座35吨/时工业锅炉给水处理试验台,之后,又进一步与北京一些工厂协作,建立了单台容量10~60吨/时带系列性的脉冲石灰软化水站。 改进后的脉冲石灰软化水系统,工艺流程简化,设备结构简单,出水澄清度有显著的提高(出水混浊度:澄清池<10毫克/升,过滤池<5毫克/升),经石灰软化后,一般可去除水中的碳酸盐硬度 65~85%。 一、脉冲石灰软化法的优点 1.对处理碳酸盐硬度较高的生水效果较好,经济性显著。 碳酸盐硬度较高的生水,采用石灰软化,约可去除生水中碳酸盐硬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吸附法、七铝酸十二钙法、石灰-氯化铝絮凝沉淀法对矿山循环水中高浓度SO24-的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采用吸附法来处理废水,处理后水中的SO24-远不能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实验室制备的七铝酸十二钙对SO24-的去除效果不理想,仅为35%,也无法达到工业用水标准;采用石灰-氯化铝絮凝沉淀法处理废水时,当Al3+投加量为420mg/L,pH值为11时,去除率高达90%以上,可使废水中的SO24-质量浓度从1 800 mg/L降至200mg/L以下,完全可循环回用于矿山的选矿和采矿生产。  相似文献   

4.
对含氟废水的处理,国内普遍采用石灰法。此法除氟效果达不到排放标准,还必须进行二次处理。特别是对含氟量较高的氟化盐废水来说,该法只能是初步处理的手段。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试验成功一种只需一次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的氟化盐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应用同离子效应原理,于石灰法处理的含氟废水中,加入氟化钙溶液,增大钙离子浓度,使钙与氟的离子浓度乘积大于氟化钙溶解度积,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平衡便向生成氟化钙沉淀力向移动,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斑马鱼幼鱼致死试验和SOS/umu试验对以A2O-MBR为主要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及回用中生态毒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建立的水质安全性评价体系对再生水回用中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保障再生水回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A2O二级生物处理可有效削减荧光抑制毒性、藻细胞生长抑制毒性和斑马鱼幼鱼急性毒性,削减了94%以上,不过遗传毒性只削减了50.92%;由于消毒过程的引入,MBR处理出水的4种生态毒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对遗传毒性和斑马鱼幼鱼毒性;当再生水回用于人工湖之后,4种生态毒性都明显降低,尤其是遗传毒性,削减了89.21%;水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经A2O生物处理后污水水质等级由C级升高至A级,产生的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用水之后水质等级由B级升高到A级。研究表明,A2O二级生物处理和人工湖近自然系统能有效降低污水及再生水的生物毒性,而消毒副产物会使MBR-消毒出水毒性增大,并且开放式的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去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未被去除的毒性物质,尤其是遗传毒性物质,从而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水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工艺用水和耗水的分析,结合华北某电厂湿法脱硫系统的设计参数 和运行情况,测试该脱硫系统在满负荷下的水平衡并根据具体的用水、耗水情况提出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7.
肃宁北站总口污水工程设计规模为1 500 m3/d,污水来源主要为办公区、生活区、站区的生活污水以及机务段、车辆段少量的生产污水,采用生物处理法-氧化沟与SBR工艺结合的活性污泥法。回用水深度处理采用成熟稳定的双滤料机械过滤工艺。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砂滤-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的组合处理工艺来处理洗浴废水.利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对废水进行混凝处理,之后将废水通入砂滤柱,废水在曝气池进行曝气后进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IBACF)单元.IBACF固定化完成后,连续运行30 d,去除率稳定之后,处理后的浊度、LAS、S0D_(Mn)平均值分别为2.2NTU、0.12 mg·L~(-1)、2.33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94.7%、84.8%.经处理后的洗浴废水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可以直接回用于洗浴用水和其他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9.
月山污水处理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将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一并引入污水处理站,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消毒处理,达到GB/T3007—2000《铁路回用水水质标准》,然后进行中水回用,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又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锅炉用水进行处理,使之减少或不产生水垢,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我矿锅炉用水,过去是采取离子交换法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设备多,工艺复杂,费用大。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在兄弟单位经验的启示下,我们试验出了用石墨粉处理锅炉用水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高,简便,经济。 (一)操作方法 将石墨粉用水调成稀粥状,灌入锅炉上水管中,当锅炉上水时,与水一起均匀地注入锅炉内。可见示意图。 操作方法:先关闭一、三号截门,后打开压梁螺丝和丝堵,开二号截门,将内积水排走,再关上二号截门,将调好的石墨粉灌入短节管中,盖…  相似文献   

11.
垃圾发电涉及烟气、废水、炉渣及飞灰的三废处理,如何在全厂工艺中合理消纳废水、这涉及各类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结合生产中各种工艺的相互穿插应用,以便在工艺中的各环节,消纳废水。我国垃圾发电行业起步晚,各工艺独立且单一,本文以项目实例,在烟气处理工艺中,采用新型旋转雾化器,引入废水的浓液作为旋转雾化器冷却水,达到烟气处理与废水浓液处理两种工艺交叉,一起重叠处理,在烟气中蒸发,与常规垃圾电厂将浓液泵入石灰浆溶液中再达到旋转雾化器相比,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实地调查典型印染企业用水排水情况和废水回用情况,并对企业各工序废水取样监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设计各种废水的回用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最后得出了优化回用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冯云凤 《环境与发展》2020,(4):63-63,65
本文主要介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现状,同时探讨在当前状态下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的未来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苯酚废水治理工艺的优化,针对传统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工艺方法进行改进,选用磁性纳米颗粒制备磁固定化细胞,将其与电芬顿法结合构建耦合体系,利用耦合协同作用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并依托微生物的良好降解性能与稳定性提高苯酚降解率,进一步实现对苯酚废水治理工艺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5.
洗浴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城市模块的公共浴室和洗衣房排水为处理对象,研究采用合适可行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技术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对洗浴排水进行处理,出水达到中水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中发光细菌毒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障再生水的生态安全是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采用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2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工艺流程中生物毒性的变化,尤其是可能生成有毒副产物的氯消毒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二级生物处理能显著降低污水的发光细菌毒性,但氯消毒显著提高了污水的毒性,并且脱氯后污水的毒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对生态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同时,通过比较2种污水水质发现,DOC(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和UV254(254 nm处的紫外吸收值)较高的水样,消毒后的毒性较大,认为DOC和UV254可望作为预测污水消毒生态风险的水质指标,为污水消毒实践中确定安全合理的污水水质条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水资源能持续利用,就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回收利用的技术单元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处理单元的组合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钢铁行业水资源利用率低,排放量大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鄂钢污水零排放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对综合废水处理站的提质改造,解决了回用水水质差、用户用量少的问题,提高了水循环利用率,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该项目的成功应用,是国内钢铁行业废水处理应用上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宾馆中水回用是城市污水资源化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针对宾馆污水水质特点,就中水回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合工程实例,对宾馆中水回用从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推广宾馆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based on an industrial process of ethanol distillation was undertaken. It was aimed to improve the energy and water usage in the process. Pinch Analysis concepts were used to propose a new heat exchanger network and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the water reuse. The minimization of wastewater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exploitation of recycle and reuse opportunities by process modifications. Through these studies, a new streams circuit was obtained, which resulted in a lower consumption of steam and in a reduction in the volume of water collecting of 12 m3 to 1 m3 per tons of crushed sugar cane. Process changes and economical viability were presented. Two kinds of equipment were studied, cooling towers and aspersion tan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