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乌海市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乌海市大气污染现状及污染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主要以工业形式为主,而工业发展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直秉持的"先污染后治理"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将环境复原。尤其是近些年来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已经普遍成为我国多个城市的问题,沙尘暴的问题也困扰着某些城市,需要非常重视这些大气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气污染检测从而协助治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3.
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以环境法治手段作保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大污染防治条例》,可以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根据本地大气污染状况,分析污染源结构和特点,针对重点污染物、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污染季节,以及强化环境管理需要,作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解决区域特殊性污染等具体规定,形成长效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信息聚萃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分组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时指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痛下决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不要再重蹈以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覆辙.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现已进入攻坚阶段,总体呈现出以轻度污染为主、秋冬季重污染频袭为常态的特征。本文以减少重污染天数、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为目的,通过梳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执法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比分析大气污染治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特征、污染来源,结合近年典型的重污染实例,探讨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创新环境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以及落实区域协同治理的具体举措。以深化、细化、实化区域协同、环境监督检查机制为主线,提出了落实五步法环保督察、全面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稳固小散乱污企业监查整治结果等具体执行举措。  相似文献   

6.
水泥行业是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龙岩市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粉尘,烟尘和二氧化硫。加强水泥行业的环境监督管理,加快水泥企业的污染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一体化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秋 《环境保护》2014,(17):30-33
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与公共性的特征,并从传统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的复合型大气污染,京津冀一体化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契机,同时,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与环境管理也有助于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文章指出应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同时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控中强调绿色善治,实现区域污染控制社会成本最小化、减排责任公平化、控制标准一体化、发展权益均等化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合作机制。京津冀空气质量管理需构建基于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多方参与决策的区域整体大气污染控制战略与规划,践行区域"受益者支付/补偿"原则,建立区域基金或者区域财政转移支付激励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赢。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汾渭平原焦化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布局、大气污染排放控制现状,剖析了炼焦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的环境要求及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对运动员室外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显著,长期污染环境下进行室外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为了缓解大气污染对运动员体能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评估;对室外训练环境中大气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员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不同大气污染程度对运动员体能有梯度影响效能,导致运动员的体育训练水平下降,影响运动员的体能指标。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缓解大气污染对运动员室外高强度训练时段体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在工业锅炉治理、控制煤炭消费、大力消减VOC、强化黄标车淘汰、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扬尘污染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措施要求。近期,广东省人民政府相继召开全省大气污染会议和全省节能减排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并与各市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状。向大气污染宣战,广东吹响了冲锋号。就大气污染防治热点工作,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大气处处长陈文韬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1.
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调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了对其开展经济、有效的调控,本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环境容量规划和污染调控方案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针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因子,综合考虑污染控制技术措施对于多种污染物的治理或去除效果、采用“差距闭合法”确定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并建立软边界约束条件,以提高模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综合考虑多因子环境目标、污染控制经济技术条件以及环境管理要求等多种约束条件下,寻求区域污染控制措施费用最小的控制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合理、有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间,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其不仅关乎城市精神面貌,更联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尽快治理大气污染情况就成为了政府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分析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的主题,笔者特此以大气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邯郸市作为立论主题,依照邯郸市污染状况作为落笔开端,逐步分析了其污染成因及加重原因,并针对所存问题研究了相关防治对策。望能为正查询污染防治相关资料的读者提供一些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续2014年第6期封二、封三)污染过程观测与解析2013年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一场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灰霾污染。重点实验室利用城市大气污染超级观测站密切跟踪了此次大气污染过程,记录了长三角在城市化、工业化、机动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以警示人们透支环境可能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抗大气污染应用植物规划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佛山市大气污染及不同污染区应用植物受污染状况和有关研究成果,分析应用植物叶片大气F含量与大气HF及降尘PM10之间的关系、交通环境与行道树叶片铅含量之间的关系,认为该市应用植物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工业大气污染和交通污染。提出了佛山市抗大气污染应用植物规划的原则和实施建议,旨在为更好地发挥应用植物的环境功能、合理规划佛山市应用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的保护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的污染随着经济生产的提升而逐渐的趋于扩大,特别是大气的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大气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工业生产所排出的有害气体以及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所导致的。如何进行大气污染的有效缓解需要结合实际的重污染天气和污染源的防治与控制来进行。本文将主要进行阐述重污染天气下的大气污染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针对其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业行业之间的污染负荷和产出效益的差异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选取工业行业水、大气、产出等环境经济指标,分别测度污染负荷和产出效益的行业排名和变化趋势,并对重污染行业的水、大气污染负荷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揭示不同行业环境经济协调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要素的行业污染负荷差异显著,行业内的水、大气污染负荷呈现分化,行业环境经济协调度的结构和趋势变化明显,需区别对待不同行业不同要素的治污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简述了我国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暴露水平,论述了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的关系。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加强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实行定量化管理为中心的既节约能源又改善大气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韩霭 《环境保护科学》1990,16(3):21-26,44
本文选用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大气污染物浓度1986年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居民区四季大气申 SO_2、NO_x、CO 污染物的污染特证及相关性的探讨.经分析表明在进行大气污染统计回归预测时,应充分考虑污染源源强特性、气象条件、区域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从而使大气污染预测建立在可靠基础上,以便提高大气污染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渝北区是两江新区经济开发的核心区域,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大气污染、湖库污染以及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此严峻形势下,渝北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多措并举严控大气污染、湖库污染;加大投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通过勤奋努力,向群众兑现环保承诺。  相似文献   

20.
污染问题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如何避免环境污染是目前我国需要重视的问题,而针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则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做好环境的监测和分析,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借助环境监测能够更好地进行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及治理工作。我国政府已经对大气污染治理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并且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应对目前大气污染给我国环境以及发展带来的危害。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当中,环境监测发挥的作用是尤为关键的,所以就大气污染治理来探讨环境监测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