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舒  曹庆 《环境保护》2007,(7):77-78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城镇、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缺乏规划和规划管制不力;大量农地非法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引发农民上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流转不合法,隐性土地交易严重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显了我国在土地利用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周舒  曹庆 《环境保护》2007,(4A):77-78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城镇、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缺乏规划和规划管制不力;大量农地非法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引发农民上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流转不合法,隐性土地交易严重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显了我国在土地利用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率快速升高,增加了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是我国的土地资源变的稀缺,因为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土地利用状况,完善相应的土地利用制度,来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强化我国的对于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加快土地利用的转型,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频繁利用土地,降低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为了改善目前这一状况,土地转型已经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任务了。本文主要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和改善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人们赖以生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在探究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时,并认清其重要性,还需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进行探讨,充分剖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混合利用倡导不同使用性质/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是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途径。当前,土地混合利用主要应用于城市用地演变与规划实践领域,伴随着城乡互动加剧,城乡界限趋于模糊,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与功能逐渐多样化,也呈现显著的混合利用特征。基于此,尝试将土地混合利用应用到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与规划中,在回顾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按照“内涵特征—定量测度—驱动机理—实践路径”的逻辑思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进行系统解析,并以天津都市郊区的姚村为例实证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在理论上丰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内容与方法,在实践中为编制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成渝经济区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应用RS和GIS技术,提取成渝经济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2000—2010年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及转移特征;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成渝经济区人工表面、林地和耕地面积变化十分显著,其中,人工表面面积增加2 337.03 km2,林地面积增加2 719.15 km2,耕地面积减少5 840.27 km2,耕地主要转换为林地和人工表面;人口压力的加剧是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次强驱动因素,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土地利用变化也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作为人类一切活动载体的土地,其生态环境显得愈加重要。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度量生态经济发展协调状况及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是基于Bicknell的投入产出模型探讨了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一定区域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为衡量土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定量工具。并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研究流域中的土地利用,目的是通过分析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流域中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有效地指导流域管理的实施。本文从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手段以及土地利用在流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探讨了土地利用研究在流域管理中的积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流域内土地利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统一,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在遵循基本步骤的原则下,大胆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流域的特点,切实地做到流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与地球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互作用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土地利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为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要从源头上防控土地生态系统破坏及污染问题,严守生态红线,加强国土空间格局重塑与用途管制,推进土地科技创新,以推进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绿色化、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连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目标、布局等进行评估,掌握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新一轮规划实施的成效和问题,通过定性与定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结论,并提出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措施和下一步规划调整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土地规划方面不断提出整治实施措施,主要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手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人们生存的环境。保障编制的土地整治规划顺利实施,真正发挥其作用,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子孙后代整理出健康、高效、多样化的土地,是土地整治事业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规划环评),是指在宏观结构方面及规划布局方面所做的土地利用设计与规划对生态和环保的潜在影响进行的预测性评估。文章从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出发,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西南生态脆弱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西南生态脆弱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该生态脆弱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对西南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以及造成这种问题原因的粗浅分析,并以贵州省为例,系统化、数据化的将贵州生态环境现状呈现出来,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入手,深入的剖析了造成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总结了几点解决西南现状的对策,利用山区优势,加快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使经济呈良性循环,同时也极大的利用了山区的自然资源,使其达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对土地的利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国家的土地整理成为当前各个地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土地利用特别是城市等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处于不断探索当中。因此,更需要国家及社会各层面结合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土地的整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规划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今我国实施可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与土地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究新时期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念进行了深入解释,并根据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评价机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了重点探究,促进我国土地规划水平和土地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土地承载力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指导区域规划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归纳总结出其特点,回顾了国内外土地承载力研究概况,重点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土地承载力研究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土地资源利用等相关数据库,便于对土地承载力进行更准确有效的动态及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将研究应用于区域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做到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土地资源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实现土地生产潜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规划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为了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有必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必要性、应用技术及研究方法,并结合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和趋势面拟合扩展,使评价工作更科学,评价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研究-以盐城大丰为例.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对研究区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大丰区概况、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生态视角下沿海城市土地利用的保障对策,主要有:特色开发,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城乡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评估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盐城大丰为例,分析其在土地利用中的情况和特点,并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就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情况而言,存在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浪费筝现象。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同时规划的实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入手,对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