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色搜索     
《环境》2012,(6):54-56
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继联合国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之后,今年海洋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全球渔场一大半已经耗尽,另有1/3已经枯竭。关键性海洋环境——例如海草、红树林和珊瑚礁——估计有30%~35%已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以重视地球上的生命.8年前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上,经190多个国家一致同意,到2010年要完成减少生物多样性流失的任务.2010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将在日本名古屋召开,评议进展并将对世界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下一步目标取得一致.在此会议之前,联合国大会将首次提出生物多样性危机.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配合生物多样性年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本刊特别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来临之际,在"业务讲堂"栏目中分两期推出"生物多样性"释义,以期让读者对生物多样性有更准确、深入、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日益严峻,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201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地球上约有800万动植物物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00万种动植物物种将面临灭绝的风险。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呼吁大家采取行动,遏制自然界不断加速的物种丧失和自然栖息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Many Species.One Planet.One Future”,即“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主题呼应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维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绿色简讯     
专家分析说“厄尔尼诺”可能年底形成最近,出席第四届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会议的天文专家对厄尔尼诺作出了预测:厄尔尼诺可能于今年年底前后形成,但估计势头不会强过 1997至 1998年那次。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至每年的5月22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 12月 29日改为 5月 22 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11月,全国七届人大第28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2,(13):10-12
2010年,联合国大会把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国务院成立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方案》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去年6月,国务院决定把"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9.
薛达元 《环境保护》2012,(17):66-68
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许多国家政府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方面已积累了多样性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参考。自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的20年间,世界各国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方面已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然而,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生物  相似文献   

10.
首先,我向大家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天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纪念世界环境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讲话精神.他指出,40年前的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从此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1.
钱立华  周嵘  方琦  鲁政委 《环境保护》2020,48(12):30-34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保障。从1992年各国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国际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国内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在不断完善。随着国内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金融机构在支持大型项目的融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风险事件开始出现,未来可能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需要开始重视并加强管理;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绿色金融支持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信贷以及在多个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将给金融机构带来业务机遇。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作通讯》2011,(6):I0026-I0028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召开了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有关部门拟订了加强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评委通报一下有关情况,并就做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12月7-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顺利召开。中国作为主席国,展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决心,最终推动195个缔约方签署通过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为至2030年及更长时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绘制了雄心勃勃的蓝图。近千名来自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代表深度参与了为期2天的商业与生物多样性论坛及其它相关活动在推动“框架”谈判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23,(5):36-38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程度、国家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上通过的《昆明宣言》,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召开,生物多样性开始广泛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在国内掀起了热潮。但你知道生物多样性一词是怎么来的吗?生物多样性有那么多定义,到底哪个才是标准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又是怎么形成的?公约为什么既要签署还要批准?为什么有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没有成为公约缔约方……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22日通过,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放签字,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个称为"里约公约"的重要多边环境协议之一,目前有194个缔约方,秘书处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形态各异的动物、色彩纷呈的植物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科技助力"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镕 《环境》2009,(6):1-1
1972年6媚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19.
ENN精粹     
<正>人口增长与生物多样性衰退息息相关ENN环境新闻网新闻2014年6月29日全球人口达到十亿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但是近两百年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过去的七倍。事实上,过去的四十年中,每十几年全球人口就会增长1亿。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总数将达到110亿。一些科学家、决策者,甚至是环保主义者都为如此难以置信的人口增长与日益恶化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12,(13):4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目前,人为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神圣职责。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戮力同心,生物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