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孙景云,左犀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有7亿人口饮用地下水源,半数以上的城市、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在我国地下水水资源的总量大约有8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同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失守的中国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镕 《环境》2013,(4):13-15
资料显示,我国90%的城市地上水已受到污染,部分城市的饮用水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在国家环保部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数据——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我国居民来说,地下水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4.
浅谈河北省城市地下水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是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需水量越来越大,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废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的地下水,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在目前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与掌握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价了泰来县生活饮用水、农业用水。提出了科学管理水资源,分质供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永夏矿区陈四楼矿井位于豫东地方性氟病高发区,地下水中含氟量为2.53mg/L,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1mg/L。为了职工身体健康,该矿采用了分质供水的系统:对一般生产、生活用水不经除氟处理;而饮用水经过除氟处理,该方案实施两年多来,运行正常,出水含氟量小于1.0mg/L。1 除氟方法与工艺流程 陈四楼矿井饮用水除氟采用吸附过滤法,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含氟地下水通过过滤,氟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生成难溶氟化物。出水含氟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地下水模糊数学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媛  蔡荣  孙亚军  陈锁忠 《环境科技》2002,15(3):20-21,24
徐州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徐州的地下水资源以岩溶地下水为主 ,年开采量 1.83亿m3 。地下水作为徐州市的主要水源 ,其水质状况对徐州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市主要以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本文就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地下水水质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水回用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专家们预测,水资源的匮乏将成为我国本世纪面临的最大和最难解决的问题,水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报道,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经常闹水荒,有110个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多万吨,年缺水量达60亿吨,影响了4000多万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缺水,每年至少造成工业产值损失2000亿元。天津、长春、大连、青岛、烟台、威海、唐山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海滨城市大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韩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借鉴韩国对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经验,对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严格缺水区地下水超采;调整用水结构,注重生态用水;设立统一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被污染后,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保护好地下水资源.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城市地下水污染的状况,描述了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对此提出了治污的方法,主要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城市的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从而使之能良好地运行,有效控制城市地下水的污染,使得城市居民能喝上放心水.  相似文献   

13.
摘要:开封位于豫东平原,市区湖泊众多,水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北方水城”之称。但是开封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0%,也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2%,作为全国著名的缺水城市,用水形势异常严峻。开封用水主要靠地下水(20%)及黄河(80%)。据不完全测算,到2010年,黄河流域缺水将达到40亿立方米,2030年将达到110亿立方米,中等枯水的年份缺口会更大。而随着城市规模、人口、企业的剧增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从黄河取水的城市取水量也会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开封城市用水与取水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的尖锐。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如何解决开封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污染这对矛盾,对于缺水的开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我国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但是,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够合理,不仅直接破坏了地下水资源,而且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及次生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应当把地下水环境容量作为地质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约束条件,从而将容量概念引入到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地下水去除硝酸盐的现状目前,许多国家的供水中,都出现了硝酸盐含量增加的趋势。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各国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使饮水中硝酸盐的含量问题更为突出。在荷兰(用水的2/3为地下水),有25%左右的地下水,其硝酸盐含量过高。在我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在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中国东北部某地级市地下水源地补给区,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水中所含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合气象、水文、地质、水质等资料,在地下水水均衡计算的基础上,应用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水质预测模型,并校正模型.提出的建议对研究区地下水多为战略用水,多属风险防控区,其次是需加强地下水环境准入,以生态红线标准管理,以及加快落实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等污染防治责任.通过模型预测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地下水流及水质变化情况,为当地政府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这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规划》的出台是我国污染防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式进入国家的决策层面.  相似文献   

19.
王巧环  陈卫平  王效科  任玉芬  张烨 《环境科学》2012,33(12):4127-4132
再生水是城市绿化的良好水源,但其潜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对地下水及其灌溉水水质的长期监测,探讨了绿化草坪地下水主要理化性质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灌溉用水水质的关系.连续5 a的监测结果表明,再生水氨氮超出用于城市绿化的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总氮偏高,二者变化范围分别为0.05~65.4 mg·L-1和2.56~78.0 mg·L-1,平均值分别为12.0 mg·L-1和28.3 mg·L-1.使用自来水灌溉,地下水水质指标正常,波动不大;用再生水灌溉草坪(冬末初春4个月未浇)对地下6 m浅井水质影响明显,对20 m深井水质影响不明显,主要变化表现在硝态氮浓度值升高.浅井地下水硝态氮浓度与灌溉的再生水溶解态氮呈滞后的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用再生水灌溉草坪可能会引起地下浅层水硝态氮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城市绿化用水量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回用标准,避免再生水回用造成新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类污染物干扰而出现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现象,这就影响城市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力度和综合管控效果.这就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确定合理治理对策,从而保证城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效果.文章侧重分析城市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并根据城市各项污染提出合理对策.保证城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对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