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规定:凡总载重量为7万吨及7万吨以上的新油轮,均应没有专用压载舱。1978年2月联合国海事组织在伦敦举行国际油轮安全和防污染会议并通过决定,决定将这一规定的范围扩大到载重量为2万吨及2万吨以上的新原油油轮及载重量为3万吨及3万吨以上的新成品油轮。 会议曾认为,制定了新的原油洗舱工艺的1973年公约生效后,必将对防止环境污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英、美、日等国家,相继对原油洗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实际使用于油轮。实践表明,原油洗舱方法不但能防止海洋的油污染,还能提高油轮营运经济效益。因此,世界油运各国既对新建油轮按规定安装了原油洗舱设备,对许多营运中的油轮也正在逐步改建和增设。  相似文献   

3.
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航运公司的瓦尔迪兹号超级油轮,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湾满载126万桶原油,驶往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当航行至离瓦尔迪兹港口以南40公里的勃莱时,油轮偏离航道2.4公里,触礁搁浅,致使油轮的15个密封舱有10个破裂,原油从船底汨汨流出。瓦尔迪兹号油轮长300米,载重量214861吨,有船员20名。油轮有26万桶原油漏入海中,在海面上造成长13公里、宽5.6公里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自1988年在海上开发第一口探井至今已成功投产油井近400口,年产原油210余万吨,需用90艘各类船舶,从事运输作业,其中2000t级原油穿梭油轮2艘,1500t成品油轮1艘,800t原油轮2艘,还需外雇船舶42艘,其中油轮13艘,总载重量1万余吨。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自1988年在海上开发第一口探井至今已成功投产油井近400口,年产原油210余万吨,需用90艘各类船舶,从事运输作业,其中2000 t级原油穿梭油轮2艘,1500t成品油轮1艘,800t原油轮2艘,还需外雇船舶42艘,其中油轮13艘,总载重量1万余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法律法规对油轮的原油及水洗舱要求为依据,从规定的设备种类、数量的要求和设备技术指标以及相关操作程序入手,对洗舱过程前期的证书准备、洗舱设备要求、洗舱数据指标进行梳理,为FPSO原油及海水洗舱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我国几艘新造6万吨级原油油轮,自83年6月份起,根据MARPOL公约的要求先后在日本几个卸油港,进行了原油洗舱效果试验,经船检局检验都取得合格证书。现各船在正常航运中都能按有关规定,在卸油同时进行原油洗舱作业。 本文主要根据实船效果检验和实验室模拟试验所取得的数据及实践经验,分析影响高粘度原油洗舱效果的因素和经济性比较,并提出高粘度原油洗舱时的注意事项和某些设备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世界油船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大战之后的数年里,海上油运输的大部分是由标准船完成的,即美国研制的“T-2油轮”。其运载量为16,000吨(夏李载重线)、船速为14.5节。到1954年,世界商业船队已拥有3,450艘油船,总载重量约37,000,000吨。T-2油轮依然超过平均尺寸,当时最大的油轮只有30,000载重吨。截止1970年底,注册的7,024艘油轮的总载重量已达281,596,987吨,有一百多艘油轮的载重  相似文献   

9.
汉堡UME航海通讯工程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油船清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油对海洋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大大降低治理费用。 根据国际有关组织的统计,每年大约有3—8百万吨油与洗舱水一起注入海洋,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运载量的5%,这也就是说仅一艘10万吨级的油轮因洗舱就要白白浪费500吨原油或成品油。而且,至目前为止,在防治大面积的油污染中施用的化学药剂一般都有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运输原油的油轮,在卸油时利用部分原油作为清洗剂,通过洗舱机向卸完油的油舱舱壁及舱底喷射,以清除附着在油舱内壁及舱底的沉淀物,如沥青、蜡质、胶质和杂质等。使其重新溶解在原油中,随货油一起卸出。这种方法称为原油洗舱。这是目前认为洗舱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每年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中的石油产品的通量约达1亿吨左右。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资料表明,由于海上操作,如油轮压舱、洗舱水所造成的污染(经测定我国油轮装载原油时,压舱水含油浓度C=3%),舱底水和事故跑油以及海上石油作业等排油污量约为400万吨/年。(近年来,由于采取防治措施,污染量已有下降)。由于沿海工业发达,油田、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工业机器,机动车辆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油及成品油的水上运量急剧增长,油轮压舱水对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问题。空载油轮,为了航行和停泊的安全,必须在油舱里充水(淡水或海水)压舱,以增加油轮的稳定性,这些水称为压舱水。一般油轮所装的压舱水量为其载重量的25%~40%以上。这些压舱水在油轮装油前,必须从油舱里排除。因为压舱水中含油浓度为1,000~2,000  相似文献   

13.
消费石油的经济部门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使石油开采速度和海上运油量都飞快地增长起来。早在1950年,经海上运输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就有2亿2千万吨之多,随后,运输量(主要是原油的运输量)每十年都有显著的增长:在1960年为5亿4千万吨;在1970年为14亿9千万吨;在1980年约为20亿吨。 在1980年,运输如此大量的石油和石油产品,曾占用了7712艘油输,总载重量约有3亿4千万吨。同五十年代初期比较,当时运油的3,000—3,500艘油轮,总载重量仅约4千万吨。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船舶防污设备和执行环保有关条例越来越严格,国际海协(IMCO)制定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我国制定的“防止港口和沿海水域污染暂行办法”,规定400总吨以上非油轮和150吨以上油轮必须装备油水分离器。努力防止船舶油污染水域环境,是环保部门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介绍长航船舶造成油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水(洗舱水,压舱水,舱底水)及其治理情况,并侧重对舱底水的处理方法,使用油水分离器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使用性能,提出个人看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艘排水量为14.7万吨的巴拿马籍油轮1997年7月2日上午10时20分在日本东京湾横滨港本牧码头东南方向约6公里的海面上触礁搁浅。这股由日本最大的海运公司——日本邮船公司经营管理的巨型油轮上载有25.7万吨原油。油轮搁浅后,船首部分有两处破损,原油从两个油罐中溢出。日本官员最初估计有13400吨原油流入东京湾,并一度认为这将是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但是7月3日的调查表明,只有约1315吨原油泄漏,仅为最初估计的l/10。尽管如此,溢油仍将对当地海域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威协,而这一海域又恰恰是东京海产供应基地。为此…  相似文献   

16.
"威望"号油轮溢油事故及其在国际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3,24(1):36-42
载有7700多吨原油、悬挂巴哈马国旗的“威望”号油轮于2002年11月13日在西班牙海域搁浅,19日断为两截后沉没,近2万吨燃油外泄,文中综述了“威望”号溢油事故的起因,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及其在国际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在MEPC第十六次会议上,美国通知委员会,在美国港口,码头及其领水或领地内从事特殊贸易的外国藉船舶可以申请免除分隔压载舱,专用清洁压载舱或M A R P O L 73/7813c (1) 条允许的原油洗舱系统和美国一九七八年港口油轮安全条例的要求。美国代表自愿向委员会提供这方面的申请免除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交通环保》2005,26(3):30
2005年4月4日,载有119574吨原油的葡萄牙籍油轮“阿提哥”号在大连海域触礁搁浅,并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大连有关部门派出油轮转运“阿提哥”号上的原油,并使用“围油栏”全力阻止泄漏的原油在海水中扩散。4月5日下午,借涨潮机会,总吨位达20万吨的“阿提哥”号在搁浅了近30个小时后,依靠“自然起浮”的方法成功驶离搁浅海域,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在全部卸完船上的原油后,4月16日15时,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月5日英国一艘在利比里亚注册的8.9万吨的油轮在苏格兰北部设得兰群岛的海面上触礁,大量石油涌到海岸上。这艘油轮载有8.45万吨原油。大片浮油带沿海岸向北延伸了约40公里。1月21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艘在新加坡注册的25.5万吨的油轮在从阿曼驶向日本的途中在安达曼海与另一艘空油轮相撞。这艘油轮装有近200万桶石油,被撞裂的左舷漏出燃烧的原油,浮油带在苏门答腊群岛不远处扩散了约52公里,并向印度的尼科巴群岛漂移。2月11日荷兰/北海绿色和平组织说,从北海一艘沉船中流出的致命的浓缩铅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巨大…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工作人员帮助卸油臂与油轮原油管口对接。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