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工矿区和城市周围大气中,植物往往受到二种以上有害气体复合污染的伤害。六十年代以来,关于气体复合污染(如SO_2 O_3、SO_2 NO_2、SO_2 乙烯、NO_2 O_3、SO_2 HF及SO_2 NH_3等)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有的实验组合对某些植物的伤害表现为增效作用,如SO_2 O_3,SO_2 乙烯;有的则产生拮抗作用,如SO_2 NH_3;有的只是简单相加或彼此不相影响,本工作对孕蕾期金荞麦受到SO_2、HF单独和复合熏气所产生的反应、伤害症状及其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2.
镉胁迫对小麦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镉胁迫使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降低,造成细胞内H2O2积累,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下降,内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减少,小麦叶片的组织自动氧化速率显著提高。细胞内丙二醛的积累表明,膜脂过氧化发生和膜系统受到损伤。推测小麦镉伤害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代谢失衡造成的膜脂过氧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市区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达一百多种,重约6.14亿吨,其中SO_2 1.46亿吨,约占24%,处第一位。由于SO_2监测过程繁琐,而利用某些SO_2污染敏感的绿色植物来指示SO_2污染程度,检测环境质量,既简便又直观,实用性很强,对监测SO_2污染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一、SO_2对绿色植物的伤害机理。大气中的SO_2通过植物的叶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能降低细胞液的pH值,造成叶绿素中的镁离解,而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种现象是由于SO_2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形成的酸雨所致。同时进入植物体内的SO_2与其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酸的  相似文献   

4.
磷酸-磷铵企业SO2事故排放对植物危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大型磷酸—磷铵企业40万t/a硫酸厂SO_2不同转化率下的事故排放影响预测结果,进行了磷酸—磷铵企业SO_2事故排放对植物危害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气象条件下,SO_2转化率为66%、95%、97%时,事故排放的SO_2对敏感植物、中等敏感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但当SO_2转化率提高至99%或99.4%时,SO_2的地面浓度均低于0.26mg/m~3,接触SO_2 8h使任何植物产生伤害的叶片应在5%以下。  相似文献   

5.
<正> 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氟污染的污染源,有铝厂、冶炼厂、磷肥厂、玻璃厂、窑厂、搪瓷厂及使用氢氟酸和合成有机氟的工厂等。由这些污染源产生很多伤害植物的氟化物,其中以氟化氢影响最严重、毒性最大,它对植物的毒性要比SO_2大10~100倍,对人体也有很大的毒害。为此,国家已将氟列为重点防治的六种大气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有害气体的复合污染普遍存在于城市和工业区。为了解SO_2 HF复合污染对植物伤害的影响和有害物质含量的变化,我们于1982年对20多种4—6年生的盆栽植物进行SO_2和HF的复合熏气试验。从供试植物叶片看出,两种气体的复合熏气对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影响。植物受害程度有的表现为增效作用,有的则小于两者相加作用。我们试验结果和Hofatra等人所作的结果相仿。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连续搅拌槽反应器系统(CSTR)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进行低浓度SO_2长期暴露试验.结果表明,SO_2在植物可见伤害阈值以下抑制了莱豆生长,叶片气孔阻力随S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植物一旦脱离SO_2污染的环境,气孔就恢复到正常水平.切除子叶的菜豆生长明显受抑,但对SO_2敏感性和留子叶菜豆相同.  相似文献   

8.
氟化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过程,主要表现在对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膜、有机物代谢、遗传变异和植物衰老的影响上。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出现可见伤害症状前,氟化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就已经存在;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9.
空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绪评 《环境科学》1988,(5):65-69,91
空气污染能引起植物多种反应,利用这种反应可以监测和评价环境污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这种指示或报警作用,早在100多年前就已被人们发现。Gridon(1859)和Nylander(1866)首先注意到烟雾和气体的发散造成城市附近地衣数量的减少。人们还发现一些工厂周围的植物出现特殊的伤害现象,后来研究才知道与烟囱冒出的SO_2等烟气有关,1942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现一些植物叶片出现了不同于一般污染物如SO_2、HF等所引起的伤害症状,经过分析研究,才知道是光化学烟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在不同浓度铝溶液(0、30、60、120、240、480ppm)中生长两个月后,转移至高温、低温、干旱或SO_2熏气罩中,结果发现,经过铝培养松苗的膜透性显著高于未经过铝培养松苗的膜透性,且铝浓度越大,膜透性越大,表明铝处理马尾松对高温、低温、干旱和SO_2的抵抗性降低.300ppb的SO_2熏气30h后,未经铝培养的松苗没有明显受害症状出现,而经过铝培养的松苗却表现出针叶发黄、叶缘和叶尖出现明显可见伤害斑点等SO_2受害症状,高温、低温和干旱处理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针叶发黄、萎蔫。  相似文献   

11.
应用祝宗岭等(1982)改进的在稳流下测量植物组织电阻的中段电压降法,测定了小麦叶片在SO_2或HSO_3-引起伤害过程中的叶组织电阻变化,并与离子外渗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小麦接触不同浓度SO_2,如浓度在伤害阈值以下,组织电阻无明显变化.如以引起伤害的浓度处理,在出现伤害的初始症状前组织电阻就开始下降,而随着熏气时间的延长在出现初始症状时则有一急剧下降。浓度高,电阻下降也大。平行测定离子外渗的变化,它与组织电阻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6,回归方程为y=412.7-28.3x。 用不同浓度的HSO_3~-处理小麦离体叶,组织电阻也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试验结果说明,测定叶组织的电阻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叶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程度。这方法可应用于原位叶或离体叶测定,也便于作动态观测。  相似文献   

12.
植物对SO2污染的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SO_2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煤、石油燃烧和含硫矿石的冶炼等。随着世界对能源和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SO_2污染日趋严重,SO_2的气相和液相两种形式都会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气相SO_2明显地危害植物、动物、人体和建筑材料等,SO_2和大气水蒸气相互作用形成液相SO_2,最终以酸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转化法将类脂包埋到醋酸纤维素(CA)中,制备出了具有对水中低剂量亲脂性有机污染物高效吸附去除的平板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表面特征.利用机械搅拌方式和超声方式对类脂进行分散的实验表明,超声对类脂的均匀分散具有强化作用.同时考察了铸膜温度(室温、0℃)对类脂分散的效果,表明低温有助于形成小的脂滴.另外,通过复合膜的红外谱图证实,类脂和CA属于物理混合,不会改变类脂的分子结构,从而不会影响类脂对亲脂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通过荧光分析法分析复合膜在正己烷溶剂中的稳定情况,表明类脂已被完好地包埋到膜中,因而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不会从复合膜中渗出.  相似文献   

14.
SO_2熏染的小麦、绿豆幼苗,体内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积累增多。各种植物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各不相同,含量高的污染后伤害小。这与逆境下游离脯氨酸积累有利于抗逆境的论点相符。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硫胁迫下拟南芥miRNA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检测二氧化硫(SO_2)处理后拟南芥植株的小分子RNA表达谱,筛选SO_2胁迫响应microRNAs(miRNAs)分子,研究植物miRNAs对逆境胁迫的应答机制.结果发现,30 mg·m~(-3) SO_2处理72 h后,拟南芥地上组织小分子RNA长度分布发生改变,在对照组和SO_2组中均有大量特有的小分子RNA序列,说明SO_2胁迫可诱导拟南芥小分子RNA的表达改变.SO_2胁迫诱导186个保守miRNA和16个新miRNA分子差异表达,其靶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调控、信号转导、代谢、刺激响应等生理过程.差异表达的miR160和miR393可通过生长素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参与植物对SO_2的胁迫响应.本研究揭示了植物中参与SO_2胁迫应答的miRNA种类及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了miRNAs在植物抗逆应答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硫(SO_2)是一种有毒的大气污染物,主要经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目前对于SO_2毒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氧化损伤方面,关于SO_2对植物脯氨酸代谢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谷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SO_2气体暴露对叶片气孔运动、脯氨酸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g·m~(-3) SO_2熏气对谷子幼苗的叶片形态、相对含水量、气孔开度、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30 mg·m~(-3) SO_2暴露24~72 h后,叶片出现明显的受损症状,相对含水量降低,叶面气孔开度减小;30 mg·m~(-3) SO_2熏气导致叶中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明显升高.同时,长时间的SO_2胁迫可诱导SiPDH基因表达上调,而脯氨酸合成相关基因SiP5CS、SiP5CR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此外,谷子幼苗暴露于30 mg·m~(-3) SO_2时,叶中超氧阴离子(O■)产生速率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从而将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上结果表明,SO_2对谷子的毒性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高浓度SO_2暴露下,谷子能够通过控制气孔开放、调节脯氨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过程来适应SO_2胁迫.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SO_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前期研究表明,过氧化氢(H_2O_2)和一氧化氮(NO)参与调控SO_2诱导的胡杨细胞毒性.脱落酸(ABA)是一种植物逆境激素,目前关于ABA在植物细胞响应SO_2胁迫中的具体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本文以胡杨愈伤细胞为材料,采用SO_2衍生物处理,研究外源ABA在植物细胞SO_2毒性缓解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发现:2 mmol·L~(-1)SO_2衍生物处理胡杨细胞9 h后,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和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外源施用5μmol·L~(-1)ABA可明显缓解SO_2对胡杨细胞的毒性,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和细胞死亡率.2 mmol·L~(-1)SO_2衍生物胁迫下,与SO_2单独处理组相比,添加外源ABA能够使胡杨细胞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23.9%和48.0%,从而减少胞内H_2O_2水平.此外,SO_2胁迫下,外施ABA后胡杨细胞的Pe Nia1、Pe Nia2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细胞硝酸还原酶(NR)活性降低24.1%,胞内NO合成减少.以上结果表明,SO_2胁迫下,外源施加ABA可有效降低胡杨细胞内H_2O_2和NO水平,从而缓解SO_2对胡杨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丁卯 《环境科学》1988,(1):96-96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Clifford Wetmore提出,地衣可能是空气污染物(尤其SO_2)的可靠监测计,地衣是由存在共生关系的藻类细胞和真菌细胞组成的植物,Wetmore在苏必利尔湖中的罗亚尔岛国家公园进行了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地衣考察,仅花费13000美元。若使用精密监测仪器进行,费用将会高达200,000美元,虽然罗亚尔岛是一个相当原始的地区,但Wetmore发现了SO_2对地衣的伤害,他把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采用零价钴(ZVCo)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罗丹明B(RhB)废水,考察了初始p H、ZVCo投加量、PMS用量、常见无机阴离子(如Cl-、SO_4-、SO_4(2-)、NO_3(2-)、NO_3-、HCO_3-、HCO_3-)和天然有机物(NOM)对ZVCo/PMS反应体系的影响;探究了RhB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为7时,Rh B的降解效率最高,在6 min内其降解效率可达98.5%。Cl-)和天然有机物(NOM)对ZVCo/PMS反应体系的影响;探究了RhB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H为7时,Rh B的降解效率最高,在6 min内其降解效率可达98.5%。Cl-的存在对Rh B的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HCO_3-的存在对Rh B的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HCO_3-和NOM能够较大限度地抑制Rh B的去除;SO_4-和NOM能够较大限度地抑制Rh B的去除;SO_4(2-)和NO_3(2-)和NO_3-几乎无影响。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HO-几乎无影响。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羟基自由基(HO·)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硫酸根自由基(SO_4(·-))均参与了Rh B的降解过程,且SO_4(·-))均参与了Rh B的降解过程,且SO_4(·-)是该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ZVCo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材料经重复使用4次后对Rh B的降解效率仍高达98.4%。  相似文献   

20.
在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液吸收含碘废气的过程中遇到了亚硫酸钠被空气氧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在静止吸氧和鼓泡充氧二种条件下亚硫酸钠被空气氧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吸氧条件下,pH值对Na_2SO_3的空气氧化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该氧化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鼓泡充氧的条件下,Na_2SO_3被氧化速率显著加快.在不同的pH值、温度以及催化剂存在情况下,Na_2SO_3的浓度均随时间呈直线下降.本文也给出了用亚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吸收含碘废气的实际工艺过程,回收碘的质量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为减少空气氧化造成Na_2SO_3的损失,亚硫酸钠溶液宜新鲜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