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当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应用中,对颗粒污染物地面浓度模式修正,气态污染物地面最大浓度模式选用和求长方法,静风条件下地面浓度模式及其参数选择等方面容易出现疏忽或失误的问题提出了来讨论,并提出了正确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空气中颗粒物来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已成为济南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扬尘、煤烟尘和风沙尘.三类尘对TSP和PM10的贡献分别为扬尘:34%和30%、煤烟尘:25%和19%、风沙尘:18%和22%.文中在阐明颗粒物源解析的分析方法及结果基础上,提出了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有机热载体炉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并对有机热载体炉与蒸气锅炉的基本特性及其烟尘测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有机热载体炉大气污染物的适用排放标准应按照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4.
水中氮类污染物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叙述了水体中含氮类污染物的来源,种类,相互转化方式和条件,表征意义等,以便对水中氮类污染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浦东新区建区以来的环境空气质量,浦东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1994年-2001年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SO2,NOx,TSP的质量浓度和分指数结果相比较,TSP占有最大权重,处于污染主导地位,其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粉尘,烟尘,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建筑施工及道路交通产生的尘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宝鸡高新区黑碳(BC)气溶胶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的BC气溶胶浓度、PM_(2.5)质量浓度以及风速风向数据,对该地区BC气溶胶质量浓度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宝鸡高新区BC和PM_(2.5)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35~6.18μg/m~3和8.01~192.20μg/m~3,平均值分别为(1.67±1.22)μg/m~3和(46.96±33.18)μg/m~3。BC气溶胶的背景质量浓度为(0.81±0.76)μg/m~3。BC与PM_(2.5)的相关系数为0.673,呈正相关。观测期间10—12月BC质量浓度较其他月份相对较高,其季节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这可能与采暖季用煤及气象条件不同有关。BC气溶胶的日变化有峰谷值,峰值出现在07:00—09:00和20:00—22:00,谷值出现在14:00—16:00。BC和PM_(2.5)质量浓度均随污染等级加重而增加。宝鸡高新区BC污染在西北风向下较为严重,且此时风速较小,BC质量浓度与风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呈负相关,静风和非静风条件下B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0μg/m~3和1.53μg/m~3,表明静风条件下,污染物容易累积,导致BC质量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京市工业区——迈皋桥、居民区——草场门、清洁区——玄武湖3个监测点连续1年的SO2、NO2、PM103种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3种空气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指出大气扩散条件的日变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日变化是造成空气污染物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小城市及县乡级医院不具备单独处理医疗废物的条件,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介绍了FSL型热解焚烧炉对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的工作原理,对其焚烧医疗废物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FSL型热解焚烧炉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现行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燃油锅炉和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种类及质量浓度的差别,对1999年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燃油锅炉和燃煤锅炉的测试数据以及环保系统其他监测站燃油锅炉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2类锅炉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指出,燃油锅炉与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燃柴油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较低,对烟尘、SO2和CO污染有显著的消减,对NOx也有一定的消减。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分析,在城区内用燃柴油锅炉替代小型燃煤锅炉是可行的;对于大中型工业锅炉,燃料仍以煤炭为主,污染物的控制须从除尘、脱硫和脱硝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利用PM2.5质量浓度、地面气象要素、NCEP、ERSST_V3、GBL等资料,研究了2021年12月7—11日长株潭地区一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高空平直环流、无明显槽脊影响,地面弱冷空气活跃是本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环流形势特征;地面均压场、小风和升温增湿是此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与主导风向和污染通道密切相关,本地风速对混合层的高度、污染物水平扩散影响较大,600~700 hPa逆温层有利于污染物在主导风作用下近距离传输及在低层交换积累。我国中东部污染物积聚是长株潭区域重要的污染来源,长株潭地区存在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低层流入长株潭区域气流轨迹差异及地理条件是长株潭污染物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兰州铁路所属11家企事业单位1996年废水及污染的排放量调查和评价,找出了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技术路线及要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中国污染物宏观控制目标出发,阐述了中国实施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的技术路线、监测项目以及相关技术要求。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分析方法的应用、采样及测流等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见解。以1998年污染源调查统计资料为例,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方案及有关监测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国家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各国对于气态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体积比浓度和质量浓度2种方法,对于颗粒物浓度的表示方法则普遍采用了质量浓度;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有标况浓度和实况浓度2种表示方法,在中国标况浓度和实况浓度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此差异大小亦不同,一般情况下,实况浓度低于其标况浓度,且实况浓度能够更加客观反映颗粒物污染状况;建议修订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的表示方法,使用实际状况下的质量浓度来表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以保证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中美两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功能区划分、标准级别、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等内容。指出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频次高于我国;污染物控制项目较我国少;标准级别的制定和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总体上较我国宽松。但是,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注重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如PM2.5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圳市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五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相互关系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与人们活动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深圳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及变化规律,为环境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模拟装置,研究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研究表明,模拟绿地对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有较好作用。降雨0.5h内污染物质主要被0cm-15cm层土壤所吸附,2h后各层对有机质、氮磷的吸附能力基本相同。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中COD、NH4^+ -N、NO3^- -N及TP去除率为37.6%~49.9%;降雨期间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和吸收作用,因此对土壤NH4^+ -N、NO3^- -N及TP的吸附过程用Langmiur方程进行拟和,发现土壤对NH4^+ -N及TP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自发进行程度较强,对NO3^- -N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难进行。且降雨后微生物开始降解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和植物根系的污染物,降雨后第5d~8d,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雨后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降雨后第2d-8d内,且t4d~17d土壤污染物含量基本降到降雨前水平,土壤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毛细饱水带的水动力学特性,指出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污染物在毛细饱和水带和潜水怪具有相同的水平运动规律,并以实例分析说明该带对污染物运移的重要性。建议在研究和一非饱和条件地下水及污染物运动问题时把毛细饱水带与潜水含水层统一为饱马毛细饱水带顶面作为饱水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泥麻砂沟内砖瓦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现状监测结果及污染腐蚀机理分析,找出了造成沟内变电站机械传动设备腐蚀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新建变电站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中美两国固定源测试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并按照辅助类参数、烟气类污染物、烟尘类污染物、有机类污染物、元素及卤化物、在线监测规范进行分类并比较,指出两国测试体系的异同。结合目前形势指出中国烟尘、烟气及VOCs类污染物监测体系面临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灰霾期间武汉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2013年的全年监测数据,分析了灰霾期间武汉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征。霾日主要出现在春季、秋季和冬季。霾日与非霾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湿度、静风是武汉城市区域霾日的重要气象特征;PM1、PM_(2.5)、PM_(10)、NO_2、CO、NH3的质量浓度,SOR、NOR值以及PM_(2.5)中的二次无机离子(SO2-4、NO-3、NH+4)和部分元素(Pb、Se、Cd、Zn、K)的质量浓度均在霾日明显高于非霾日,而霾日SO2质量浓度仅在冬季略高于非霾日。选取2013年1月的连续灰霾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组分主要来自当地排放(包括直接排放和二次形成),并受当地气象条件影响。此次灰霾过程中PM_(2.5)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来自气相反应,气态NO_2主要生成了气态HNO_3,而不是HNO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