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提高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江苏省决定从2007年起建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级考核制度。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票否决”指标,也是衡量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监测统计工作已开展3年,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地区上报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以及省环保厅的抽查结果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结合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经济总量以13.5%的平均速度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省环境质量带来巨大的胁迫压力,资源能源消耗迅速攀升,“三废”产生总量持续增长;而由于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质量国情系统技术组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4月5日在北京大学遥感所召开,为了加快全国环境质量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实现全国环境质量信息分析的规范化、业务化和标准化、促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与国际接轨,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曾在1995年2月组织成立了全国环境质量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技术组,以加强该系统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深入考察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规律,需要比较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及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环境的变化轨迹。对江苏省1996年以来,尤其“十五”期间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发展及资源消耗等指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经济投入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苏贤,黄玉平(江苏省东台市环境监测站224200)环境监测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准确、可靠地获取表征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信息。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是表征监测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要素,它决定、影响、控制监测信息的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承担的国家八六三项目“环境遥感监测软件开发及业务运行示范”课题日前顺利通过国家八六三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组在北京主持的验收。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主要参加单位之一,承担了该课题的需求分析、环境质量数据库设计、现场同步光谱测试、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系统测试、业务运行示范等研究和协调工作。该项目技术路线先进合理,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开发的软件系统是国内环保领域首个实现业务化运行的环境遥感监测软件系统,可为开展流域水环境与区域生态状况遥感监测及信息的集成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形成的技术成果能为“十一五”期间环境与减灾小卫星系统建设提供较好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环境监测“九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南京210013)1环境监测概况1.1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八五”期间,江苏全省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3年,江苏国内生产总值提前7年实现了在1980年基础上的翻两番的目...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保局开发监督司于1992年11月17日至21日在杭州召开全国生物监测技术会议,研究制定八五后三年和1993年全国生物监测工作计划,拟定“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生物监测部分的编写大纲和技术规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为了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要尽快开展污染源生物监测工作,尽早研究制定我国生物监测评价方法.会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15日,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瑞斌研究员、江苏省环保厅、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专家对南京市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的“南京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的项目进行了验收与鉴定.市环保局张丹宁局长助理、监科处刘铁处长参加了验收会。该项目在优化南京市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信息化为统领,以自动化为手段,以质控为保障的南京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环境质量管理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监测数据表征方法——时间轮盘表征图技术,研究了该方法的设计及功能实现,并给出了时间轮盘表征图在环境质量数据展示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强有力的时态数据展示能力,可以更加有效地展示环境监测数据的周期性、时态性变化特征和趋势,使环境质量的变化对比更加直观、清楚。  相似文献   

11.
2013年8月,为了解亚青会期间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时空分布和输送规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15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联合观测,监测区域覆盖江苏沿江8市以及安徽部分地区。该次联合观测,江苏首次利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指导开展走航观测,实现了动静、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式巡航观测,并初步揭示了现阶段江苏省大气污染主要特征,观测结果直接服务于亚青空气质量会商,为保障南京市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2014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国内环境标准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地方环境标准制订情况,分析了江苏省地方标准现状及问题。提出,应完成现有地方标准修订备案;重点制定新兴行业和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加强技术规范、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编制;建立完善的标准执行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文献调研以及江苏省试点区(县)工作开展情况,从区域环境风险源布局规划、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应急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等方面对行政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指出了行政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在统一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风险特征及试点地区工作经验,不断优化完善指标体系,补充各地先进做法,制定符合本行政区实际情况的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级、分类、精简的设计原则,设计了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预警规则,包括运维人员进行核实,环保部门加强监控(一级预警);运维人员核实后,环保部门短信预警(二级预警);水质明显异常,核实确认后报送纸质版快报(三级预警)。该预警规则在江苏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通过与上下游环保局、督查部门的配合联动,在捕获水质异常信息、预警污染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监测的现状,根据江苏省典型区域环境与健康调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作分析。提出环境与健康监测内容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外暴露监测、内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探讨了属于环保部门职责范畴的前3项监测技术内容及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支撑国家地下水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在系统梳理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地下水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从支撑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的角度出发,研究构建了涵盖点位布设、监测指标选取、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分析测试、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质量评价等全流程的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十四五"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网络建设及业务运行模式。基于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主要水文地质单元、典型规模以上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与重点污染源的考核监测网络,建立了完善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支撑了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有助于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为逐步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研究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的两者发展特征与关系,对于采取经济环境一体化的综合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利用1991—2010年江苏省社会经济、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主要社会经济与环境指标发展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91—2010年间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由此带来的资源能源与环境压力亦持续增加;同时,由于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减缓、控制了污染排放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但仍面临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经济结构偏重、能源消费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影响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为此,提出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并进行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介绍了江苏省组织开展涵盖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和城市内河5种类型"全要素、代表性"水质监测断面(点位)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以及全要素断面设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分苏南、苏北、苏中3个区域,对全省地表水监测代表性进行了量化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全省水质综合指数极差从41.07降至7.17,标准差从3.16降为0.49;采用德尔斐层次分析法分析,设计了水质代表性指数,含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计算表明,调整前全省水质代表性指数得分为69.1分,调整后为88.7分。将调整结果进行论证后再与各市环保主管部门交换意见,取得最终一致后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9.
从江苏省环境安全形势出发,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框架思路,构建了环境安全度量的层次指标体系。从环境安全的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确定相应的指数及对应的评估指标,通过基于德尔斐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计算环境安全综合指数,并建立环境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应用建立的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对2006-2012年江苏省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6-2012年,全省环境安全综合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安全等级由中警状态好转为预警状态,江苏省环境安全形势不断改善。但2012年以来,大气灰霾、酸雨等复合型污染有所加重,环境安全接近中警状态,全省环境安全形势亟需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