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河水中硒(Ⅳ)硒(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水样品4mol/LHCl介质中硒生成氢化物,用氢化物发生法测定硒(Ⅳ)含量。将样品的4mol/LHCl溶液在沸水中加热还原硒(Ⅵ)至硒(Ⅳ)测定总量。总硒量减去硒(Ⅳ)量,分别求得硒(Ⅳ)和硒(Ⅵ)含量  相似文献   

2.
污灌对农作物含汞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取有代表性污灌区6个,样点40个,采集水、土、作物样品442个,通过大量的细致的分析工作,得出的结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现状调查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污灌区污染历史,分析对比该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通州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量。对照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Cr、Cd和As均达到土壤一级标准。凉水河两岸和通惠北干渠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说明污灌区污水灌溉已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监测结果相比,土壤中多数重金属含量处于上升趋势。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其含量水平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说明污灌区蔬菜尚未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4.
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危害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由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3年至1997年造反某污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及其邻近的某一地下水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按梅花布点法分别布设8个测点,对其土壤中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铬和总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藻区5年来综合污染指数变化不大,污染等级属安全级,说明该灌区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而污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逐年增高,1995年  相似文献   

5.
硒是动物和人类必须的微量元素,某些地区水、土壤、植物中硒含量很高而导致家畜发生地方性疾病,硒含量缺乏会使人类诱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引起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的特别关注。生物样品中痕量硒的荧光法测定,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做简便等优点,但样品的消解方法十分关键。 K.Wmiehacl等,比较研究了HNO_3-Mg(NO_3)_2及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玻碳预镀金膜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痕量硒(Ⅳ)在0.5MHNO3底液中的阳极格出行为。于-0.4V处电沉积,在+0.8V(vs.SCE)左右得到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硒(Ⅳ)浓度在0.15—1.6ng/ml和1.6-12ng/ml范围内溶出峰电流与硒(Ⅳ)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和0.9988,检出下限为0.04ng/ml。用水浴加热盐酸还原法将水样中硒(Ⅵ)还原为硒(Ⅳ),从而用差减法测得样品中硒(Ⅳ)和硒(Ⅵ)的分别含量。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硒,高含量镍干扰严重。经试验,用柠檬酸作掩蔽剂,在镍含量高达1000mg/L时,对5μg/L硒的测定仍可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溴酸钾—酸性铬红—CTMAB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痕量硒(Ⅳ)对溴酸钾氧化酸性铬红的褪色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硒的新方法。检出限为4μg/L,硒的含量在20~24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食品中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奎屯市北郊蔬菜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奎屯市北郊污灌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表明,所调查的污灌菜地土壤中铅、锌、镉、砷和汞均未超标,部分地块铜超标,说明多年来因工业废水的浇灌,已造成铜对局部区域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沈抚灌区上游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抚灌区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类污灌区,文章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方法对灌区上游土壤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在787~24570μg/kg,明显高于清水灌溉土壤。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硝酸和双氧水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硒和汞元素的含量,用5%的盐酸作为载流,10 g·L~(-1)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硒和汞元素校正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方法检出限硒0.001 mg·kg~(-1),汞0.0001 mg·kg~(-1)。相对标准偏差硒为3.9%~9.7%,汞为3.9%~9.5%。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加标实验,硒和汞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0%~106.0%和96.0%~104.0%,进一步确认了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水中低含量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量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 ,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但摄入量过多 ,则会引起硒中毒。喝茶是人们的习惯 ,因而对茶水中硒含量的监测甚为必要。今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茶水中的硒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 试验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岛津AA 680 0原子吸收光谱仪 ;GFA -EX7石墨炉 ;ASC - 61 0 0自动进样器 ;热解石墨管 ;硒空心阴极灯。lg/L硒标准储备液 :称取氧化硒 (SeO2 ) 1 40 5 3g移入 1L容量瓶中 ,加入氢氧化钠 2g ,用少量水溶解后 ,稀释至刻度 ,摇匀 ;0 1 0 0mg/L硒标准工作液 :用时将 1 g/L硒标准储备…  相似文献   

13.
污灌对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土壤样点28个,作物样品238个进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做了大量细致的分析工作,分析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宽甸土壤及部分农作物中硼的分布及污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ICP-MS测定了辽宁宽甸23个土壤样品中的硼。背景地区和污染地区的土壤硼含量分别在 39.2~82.4mg/kg和133~1195mg/kg之间。其中硼矿开采区的土壤硼含量高达1195mg/kg。还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背景地区和污染地区几种农作物中硼的含量,结果表明,背景地区的大豆、土豆、玉米和豆角的硼含量(干基)分别为:37.4~47.9、5.8~6.3、24.4~25.5和1.24~2.74mg/kg,而污染地区相应农作物的硼含量分别为:34.0、12.0~12.8、40.7和2.48~2.64mg/kg。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没有使用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如何?有害重金属合景是否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背景使水平呢?对此,笔者在1987~1989年间对北京市区的主要农副业产基地之一,城区近郊的西郊非污水灌区(下称西郊清灌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将其调查结果与北京平原区土壤背景值和北京污灌  相似文献   

16.
奎屯市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奎屯市污灌区蔬菜基地进行调查及对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监测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监测的7个地块蔬菜样品中的Cu、Pb、Zn、Cd、As均未超标,仅个别蔬菜样品中Hg轻微超标。另外,叶菜类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茄果类和根茎类。  相似文献   

17.
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硒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对测定水质中硒的方法进行改进,主要研究了样品中硒的测定条件,通过对不同显色波长、酸碱度显色条件、显色剂用量、酸碱度比色条件的研究,得出比较理想的定量分析条件。采用该方法测定硒,显色稳定,准确度、精密度均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气动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低含量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样用盐酸和高氯酸消化,消化液在氢化物发生器中与硼氢化物钾反应,生成硒化氢,用载气送入石英管原子化器,配以石墨炉程序控制,测定水中低含量硒,线性范围0μg/L~25μg/L特征灵敏度0.5ng/mL/1%,相对标准差6.8%,测定速度90次/h。  相似文献   

19.
王水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经(1+1)王水于沸水浴中加热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的含量。对测定的影响因素:HCl浓度、KBH4浓度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试验条件做了研究并予以优化。荧光强度与硒的质量浓度在30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b)为0.1μg·L-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应用此法对标准物质ESS-3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得硒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  相似文献   

20.
污灌区土壤评价依据 对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国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集一定数量的未污染地区的土壤样品,分析所要评价毒物的含量作为背景值,並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由于背景区常常选在远离污灌区的农田,以至所获得土壤背景水平往往不能反映区域性的环境特征。例如重金属在土壤中分布形态不同,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质地中的含量有着很大差异。所以,进行环境评价和预测时,需要考虑背景值在各区域范围内的分异规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