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车趣事     
晓霞 《安全与健康》2005,(12):43-43
回想当年学车的情景,至今还是记忆犹新。2000年秋天,我和同事一起学车,同一辆车,同一个师傅,这样也好有个照应。上车的前几天练揉库,哥姐几个都极有兴趣,都抢着练,生怕自己考试过不去。练揉库就是累,因为我们练的可是吉普车。到了吃午饭时,一个个就象民工一样,专挑肥肉吃,记得二姐最爱吃鸡蛋,每次都朝我饭碗里“抢”蛋吃,以后每次吃饭时我都主动把蛋送到二姐碗里,到现在每逢遇到二姐时,还跟她开玩笑:“每顿二蛋”!  相似文献   

2.
学车真累     
儿子最近不知犯了哪路“车疯”,竟三番五次纠缠要学开车。自打他开始学车后,总是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眼下学车人太多,可我家又没车,因此每次约车都是托人去约或自己去约。那天周日,驾校的约车时间是八点半,我和儿子早晨七点出发,打算早到排个好位置。  相似文献   

3.
记得前年很多朋友去学车时,我因为胆小,没和她们一起去。不久,一个朋友收到了生日礼物——“奇瑞瑞虎3”。这个惊人的礼物让我们这群死党朋友跟着受益,并从中体会到开车的好处。去年暑假,小O提议和我一起学车,我乐滋滋地与母亲商量此事,可是遭到反对。经过几天的唇枪舌战,母亲终于被我说服了。7月初我就和小O一起去驾校报名了。  相似文献   

4.
学车纪事     
那年春雨嗒时节,我去学驾车。 都一把年纪了,且腰病缠身,为何还去学车?细说起来,缘由好几条。但主要因学车、买车、玩车是眼下涌动于我们这个国度里的时尚大潮。我这回随波逐浪去学车,便证明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俗人。  相似文献   

5.
学车的感受     
我曾是个典型的“坐车”一族,妻子说劝我学车比登天还难。就我学车一事,我们开过了无数次的家庭会议,不管是正面谈话,谆谆教诲,还是循循善诱,拉拢腐蚀,甚至民主表决,她都以失败告终。万般无赖之下妻子想出了一条妙计,不怕我不就范。那就是“不以我的用车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6.
每次提到“安全”二字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总会闪现出父亲离开电工岗位前抚摸着用了近十年的安全带说过的一句话:这根安全带呀,是我美好生活的桥梁,它的一头系着我的生命,另一头系着一个幸福的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安全”二字的分量。  相似文献   

7.
记得前年很多朋友去学车时,我因为胆小,没和她们一起去。不久,一个朋友收到了生日礼物——"奇瑞瑞虎3"。这个惊人的礼物让我们这群死党朋友跟着受益,并从中体会到开车的好处。去年暑假,小○提议和我一起学车,我乐滋滋地与母亲商量此事,可是遭到反对。经过几天的唇枪舌战,母亲终于被我说服了。7月初我就和小○一起去驾校报名了。  相似文献   

8.
陪练也惊恐     
晓志 《安全与健康》2007,(4):37-37,50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还未走进办公室,就听到急促的电话铃声,表妹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嚷道:“我拿到驾驶证了!”我怔了半天,脑子里迅速转动着几个词:闪电学车、马路杀手。还没等我回答,她的连珠炮轰过来了:“这个周末你得陪我练练。”随即,电话挂断。我差点没晕过去,因为我知道表妹是赶在4月1日新的驾驶证考试政策实行前报考的,说她学车一个月,实际上开车的时间还不到24个小时,这学的是哪门子车?倒霉的是我要领教这样的类似“马路杀手”型驾驶员了。  相似文献   

9.
车是身份的象征,这在现代社会里似乎是一条定律。我不仅爱车,更迷车,对车的迷恋程度可谓有增无减。 我的迷车史,要从我初次学车开始。那是在一九九0年,驾校设在黄山,学习先是从理论入手,后到实践。当时,由于车少人多,我们练车是一个个轮着练。我参加的是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教练很严格,也很干练,叙述操作要领简明扼要、示范操作过程干脆利索,不是必需,决不重复。我所分配到的驾车队人特别多,轮到自己上车操纵方向盘要等将近一个小时。所以,要想在短短的三个月内真正掌握驾驶技术,就必须认真去看、去听、去琢磨。包括:听教练的分析、指点;看动作、看距离、看轮印;边看、边琢磨、边与自己所操作的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事给人的印象太深,以致于几年过去还记得。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当年在大连当市长时,他几乎每个春节都要和的哥的姐一起度过。一个政府高官与一群出租车司机在新春佳节的“亲密接触”,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劳动群众的关心。大连的哥的姐当年率先在全国出租车行业推出“爱心的士”,免费接送老弱病残乘客,宏扬了社会正气,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薄熙来给的哥的姐拜年时没有说“恭喜发财”,而是深情  相似文献   

11.
情系波泥河     
正(一)虽然我是第一次走近你,但我对你早已是魂牵梦萦。当年,刚刚走出校门的二姐随着知识青年下乡的洪流就落户在你的怀抱,你用你巍峨的山峦和弯曲的河流,缤纷着二姐绮丽的梦想和玫瑰般的憧憬。记得二姐每次回到营城矿区时,你的名字便在她少女的脸颊上演绎为一种自豪与荣耀。你的乡亲给予煤城儿女的温暖关爱,质朴、勤劳、坚韧,就像清粼粼的波泥河水一样,  相似文献   

12.
有车已十多年了,总是我当车夫,多次动员夫人学车,她都不干。一年春节,外地的堂哥说他那里的冬天很美,于是,历经16个小时的艰苦驾驶,行程1600余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行程的最后几个小时完全是坚持,绝对属疲劳驾驶,夫人在旁边干着急帮不上忙。回来后,夫人就有了学车的决心。恰好我一哥们新开一家驾校分校,当即登高一呼,把夫人送进了驾校。  相似文献   

13.
正说到考驾照,我自己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年,我在驾驶训练班学车时,也是死记路面的标志,方向盘左转几圈、右转几圈,就去参加路考。幸运的是,我一次就考到了驾照。不幸的是,这样考到驾照的我,第一次开车上路时险象环生。从此之后,我得了"开车上路恐惧症",不敢开车上路。那一阵子,我忙得团团转。有在医院实习急着要交的病  相似文献   

14.
据报称,吉林省德惠市的一名违章“的姐”暴力抗法,15分钟打了两个交警40个耳光。而交警就直直地站在那里,就那么挺着。读到这里,令人心寒并困惑不解。凭心而论,交警是代表国家执法的公务人员。违章“的姐”抗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人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在德惠市里违章“的姐”不知可有什么背景,敢如此蛮横、放肆?!  相似文献   

15.
有车已十多年了,总是我当车夫,多次动员夫人学车,她都不干。一年春节,外地的堂哥说他那里的冬天很美,于是,历经16个小时的艰苦驾驶,行程1600余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行程的最后几个小时完全是坚持,绝对属疲劳驾驶,夫人在旁边干着急帮不上忙。回来后,夫人就有了学车的决心。恰好我一哥们新开一家驾校分校,当即登高一呼,把夫人送进了驾校。  相似文献   

16.
“体验”     
作为教师,我拥有一辆私家车是很自豪的。 2000年夏天,学校的同事学车,也“钩”起了我学车的瘾。想想在自己的交际圈中,有些朋友早已经有车开了,说真的,心里除了一方面羡慕,一方面有点不服——我也一定能开好车! 7月底,我报了名,跟着同  相似文献   

17.
偶然的机会,在车上邂逅了莆田人称好“的姐”的李玉钦。约好在她交班后的傍晚6点钟,在莆田某茶馆见面。可是左顾右盼许久,依然不见她的踪影。正当我转身欲行时,李玉钦仙女般地飘至眼前,歉意地说:“对不起,刚才有件事情耽搁了,让你久等了。”李玉钦,仙游大济人都叫她冰儿。喝着木兰溪源头水长大的她,人长得水灵标致。不认识她的人,很难想象她是每天在风里来,雨里去,饱风霜之苦的“的姐”。说起她当上“的姐”和她始终奉行着助人为乐的品格,可真有故事呢。那年冰儿正好20岁,那天,她刚从省外回来看望  相似文献   

18.
车夫的引申     
老公不会开车,也不张罗学车。我想,家里有了车,也许会促使他产生学车的冲动,再加上我旁敲侧击的刺激,一定能让他对学车产生兴趣。然而,我的做法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对我的激将法,老公给了我当头一棒:“有什么了不起,说好听是司机,说通俗一点就是车夫。”这样一句话从他嘴里冒出来,说的我很无奈,可谁让咱喜欢车呢。  相似文献   

19.
有一则笑话说,古时有一人,好吃急食。妻把饭端上,他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每次都被烫得鼻涕眼泪直淌,嗷嗷乱叫,痛苦不堪。妻问他:“您等一会儿待饭稍冷一些再吃不好吗?”他便回答:“吃急食是我家传统,我爷爷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伯父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父亲亦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也将因此而死,你要早作准备。”妻说:“那您不能改改吗?”答:“我是传人,这一传统怎能在我这儿失传改变呢?” 睢,笑话中的那个人愚得可以,自己的祖父、伯父和父亲业已因吃急食死了,自己也屡屡深受其害,且明知自己必将因此而死,但仍不思悔改…  相似文献   

20.
以身作则硬道理在兴安驾校,学员都亲切地管黄盟叫“黄直率”。当兵出身的他,碰到问题不是当面“指责”,就是以身说法,直率的性格,让人感到他说的话有些难听甚至带有责备,但总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你在我手下学车,没有达到我的标准,你就出不了驾校这个门,更别说拿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